分享

福建:南屏县光泽新甸古街

 liao057 2017-05-11

  斑驳的古民居建筑,整齐的鹅卵石路面,店铺、书院、码头、油坊、庙宇遗址,还有古井、石臼、水车……走进光泽县的新甸古街,处处感到古意浓浓,仿佛走进一段久远的时光岁月,走入一部沧桑的人文历史。

  这里曾有“北路第一街”的美誉,这里曾是南来北往水陆商埠集散地。明清时期的新甸街,曾让许多人追思向往。

  新甸街位于县城北面百里的司前乡新甸村境内,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块面积开阔的平地。清澈的北溪源头在这里形成大溪,穿行而过一路直下光泽而流入闽江。陆路从这里南下光泽进福建,往北过司前到江西省铅山县和贵溪县等地,是闽赣两地水陆来往的重要交通路口。过去光泽北路没有公路,陆路山地行走推车挑担辛苦万分,所以水路航运比较发达。司前和江西等地每年大批的竹木、大米、茶、菇、笋等由陆路到这里上船运往福建沿海一带,而沿海的海货、布匹、日用品也从水路溯流而上到这里,再通过陆路运到司前和江西各地。因此,这里成为北路一带货物重要的商埠集散地。

  据老人介绍,很早以前新甸这里是一块荒原草野之地,不知是姓张还是姓官的人逃荒走到这里看到有山有水,平地广阔,就停下来建屋安家,拓荒开田,故起名叫新甸,又叫新建。到了明朝初年,南来北往商人从这里过,居住在此做生意,人开始多起来,都是沿街开店,很快成了商贸一条街,所以又叫新店。当时街上各种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沿河码头船来船往,陆路商人不断,后来形成了2里多的长街,并分出前后街,街上住有不少商家大户和读书的官宦人家。民居、商铺、书院、祠堂、庙宇都有,有的建筑规模宏大。特别是村尾的李家墩大院号称“厝王”,占地约20亩,有“千根柱子落地,36口天井”之说。当时房子前面的街檐从头向尾延伸,下大雨时你不用打伞,从街头走到街尾不湿衣服。新甸街明清年间成了闽赣边境一条名街,号称“北路第一街”,提起来人人都懂。解放后是新甸区公所所在地。当时还有供销社、百货、粮站、卫生所、学校、邮所等,保留很长时间。后来区公所迁到司前,北路公路开通,水路陆路中转少了,这里的商贸慢慢消寂下来,昔日的繁华已不再有了。

  然而,新甸古街上保留的许多民居古建筑依旧会见证昔日曾有过的辉煌。

  当你来到新甸古街,依然会感受这里当年的繁华。古街的轮廓依然完整,主街从北向南由古老的房子分出前街后街,前街有长约800多米、宽约4米还比较完好,后街有长约300多米、宽约2米还比较完好,由10多条小巷交错连接贯通,都是鹅卵石排列整齐的路面向前延伸,损坏的地方很少。主街两边都是古建筑民居,过去很多是店面、货栈,现在都是民居,而且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约莫还保留五六十座。一座座规模很大,远远看去,屋顶层叠,高高低低,飞檐斗角,错落有致。门楼高大气派,门墙开阔,院落宽大,方砖瓮瓦,条石结构,大多是二进三进五进的房子,显示这些主人当年的富裕和豪华。有的虽然已经破损,但基架还在。街中段的进士公府,地处后街,三道院门而进,各有门楼,正门中间有牌楼。街上老人介绍说:“过去上面悬挂着‘名登天府’的横匾。”里面阡陌交错,院中套院,鹅卵石地面在主院中央砌成花状。院中有主房、花园、绣楼、池塘遗址,布局显得十分精致典雅。延伸过去30多米还有一座进士公自家的宗祠,与其他旁枝宗祠分开。大门为牌楼式建筑,呈八字开门,正中门楼上方石匾上有刻“恭膺封号”字样,里面有前厅中厅后厅,由天井分开,两边厢房现在居住人家。前街中间还有一座上官宗祠,为清乾隆壬申年(1812)建,门楼为牌坊式,三叠式飞檐,上面石雕、木雕人物动物花卉,精工细琢,建筑精巧。大门口石狮蹲立,影壁呈八字开门,高大气派,立于街中央,彰显富豪官宦人家的气派。

  数百年来,古街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让人感慨。周围的月山、笔架山、新甸水与古街相得益彰,得益于仁山智水,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离街2里的月山下是有名的月山书院,明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黄伯皀的外家就是新甸街张家人,他小时在这月山书院读书,后来科举及第出仕,官任陕西监察御史。清朝乾隆年间,新甸街的张翼翱、张其藻父子双双中举,张翼翱后参加会试被授“明通进士”,出任永春县学教谕,后任湖南祁县知县。其在任革除旧习,惩强镇恶,抚恤百姓,官声很好。后因母病辞官回乡尽孝,就再没出去为官,最后在新甸街去世。家中有官府和友人送的牌匾10多块,大多在“文革”中被毁。至今张家后人还留有清祁阳知府申大年赠送的“学有本源”牌匾,以及“选魁”、“克敦孝发”等三块牌匾。月山书院后移至新甸街尾的观音堂内,到民国作为小学,请清朝拔贡等任教,教学质量享誉全县。街上姓官的人家也出了不少读书为官的人,更多是做生意发财的人。相传一年,张官二姓斗气,张家人晒出满街的诗书,而官家人晒出满街花边,轰动全县。每年过大年,都是张官二家包三天大戏供全街人看。街上各姓每年都出一班灯,夜夜到各家演出。整条街灯火闪亮,吸引四里八乡人来观赏。

  历史的风尘已慢慢散尽,岁月给新甸古街留下满目的沧桑。当年留下的古建筑和古遗址见证昔日历史的同时也在呼唤人们的保护。古街的建筑很多是历史文物,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精华,很多历史文化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思考。县文化部门和文史工作者为此多次到这里考证其应有的人文价值,并准备申报文物保护项目,进行有效维修并保护利用。村里也积极唤起村民保护意识,不得随便拆建。相信不远的将来,这条昔日的古街将重放异彩,重振“北路第一街”风采。

  整理:美讯在线-建筑中国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