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开了一家最文艺的店,把张爱玲、王小波都装进了房间里

 有点骜look_ 2017-05-11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总有那么一些人做着梦。
  
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昆明·橄榄公社
   

一个房间
×
一本书,一个故事
  

以为除了刘二囍,我不会再迷恋其他暖男了,事实证明,我就是个见异思迁的家伙。


点击图片,查看刘二囍

他叫范以西,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大男孩,曾经是一个和书本打交道的文学编辑,不折不扣的文青。
 
平静朴素的外貌下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如今在自己的梦想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2014年初,第一次听到《回到拉萨》时,他就决定辞职,背包进藏。
 
成都、西安、西宁、拉萨,一路向西,他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他认为拉萨是当之无愧的圣城,那片纯净美好的土地可以容纳人们的理想和信仰。

他希望在拉萨有这样一个地方——文艺,不造作,它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一群人,一群有理想有情怀的人。
 
就这样他留在拉萨,并筹集到了开一家客栈需要的资金。
  
“公社,是大家一起建立的,而橄榄,象征着和平与美好。”谈到“橄榄公社”这个名字,范以西说。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色拉南路团结新村东门雄嘎六组18号

处处充满绿色植物的公共区域,一杯咖啡里都含着淡淡的花香。

露台休闲区,能看见四围的雪山和夜色中的布达拉宫。

在构想房间的时候,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都是书里的画面。
  
最后,12间房还原了范以西心中12本文学著作的影像,橄榄公社是全球首创以文学著作命名房间名称。

“小团圆”的房间里处处是老上海的迷人风情,黑胶唱片,留声机,绿色玻璃灯罩的台灯,暧昧中透露出一些甜蜜。

《雪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房间以纯白和淡蓝色为主调,饰以羽毛台灯和冰块台灯,完美再现了冰雪天地的洁净。

在拉萨度过了如诗般的时光后,他想把对文学的感受和所感知的的温度,带回故乡——云南昆明。
  
昆明也是一座能使人动情的城市,有过辉煌而梦幻的文学时代。
  
梁思成和林徽因建起了自己的小屋,沈从文常去串门;老舍在查阜西处听古琴;张充和搬进了杨家大院;朱自清和闻一多也住在同一个院子。


西南联大教授合影

2016年,当他回家时,滇越法式铁路的尽头,300多栋民国法式建筑映入眼帘。
  
范以西决定把第二家橄榄公社的位置,放在铁路的尽头。

他将那栋建于1966年的古老建筑,改造成一间文学民宿,命名为“橄榄公社1966”。
  
他延续了这里的法式建筑风格,使之成为了一座流水鸟鸣的秘密庭院。

地址: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路24号院(与灵光街丁字路口)

在丛生的薰衣草中推开它的大门,没有古板的前台,而是开放的骑楼,还有摆满墙壁的书籍。

这是一间书屋,名字叫不信,是西南地区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
 
范以西说:不信书店,源自独立思考能力之必要,灵魂自由之必要。我们不信一切教条和权威、不信任何人能代替我们思考。

也许是因为都市文化的缺失,公社开业以后,不少文艺男女青年都赶来打卡,拿上一本小书,低头细细翻阅。
  
在这里停留的每一分一秒,都将是灵魂安然的幸福时分。

书屋边的金属走廊取自《霍乱时期的爱情》书中的某个场景,在客栈中,它成为空间之轴和时间的延长线。

橄榄公社因为有了书店的灯光,宁静的夜晚也不再孤独。

范以西平日最喜欢在一楼待着,一本书就是一个故事,多少个下午也不会厌烦。

他爱书成瘾,橄榄公社的客房里没有电视,床头柜会放一本他挚爱的书,房间里也装满各种老式的阅读灯。

楼上便是客房,与其说这是一个有书店的客栈,不如说书里藏着客栈,因为24个房间,也是24本书。
  
穿过一条幽深的橱窗回廊,轻轻推开一扇门,那是《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少爷与哈桑共度童年的地方。

墙壁上,刻意做出斑驳的痕迹,恰似那回不去过去,在记忆的海洋里迷失。

站在回廊下,你会看见一扇朝向庭院的窗口,那里的日历刚翻到1966年,而窗里的世界,正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好危险,差一点爱上你。”床头大镜框里是范以西搜集整整十年的红头文件,似乎看到了那段恍惚的岁月。

“你用胸膛将我包围,我用容颜将你烧毁。”这件房间,他命名为《色戒》,张爱玲是范以西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

房间的整体布局简单素雅,就如同桂枝与易先生的爱情一般。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充满日式物哀的基调。

清新自然的风格,简洁淡雅风,带给人一种清净、优雅的感觉。

“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小王子》的世界,白色到没有杂质的石膏营造出真实梦幻的场景。

一本精美《小王子》摆在案头,是范以西最喜欢的英译版,当然,不能缺少玫瑰。

《吉檀迦利》、《永恒的终结》、《蝴蝶之死》、《老人与海》……
 
一本本书就这样在范以西手中变成了一个个房间,那些作者笔下的故事,也仿佛变成了现实。

踏进一个房间,就像穿越回那个年代。
 
他希望来这里的人,不仅仅是来睡一觉,而是走进书里做一个关于文学的梦。

人生大概就是这么玄妙,你会莫名与某种东西结缘,然后这辈子都会与之缠绕在一起。
 
范以西在布达拉宫的脚下栽种了橄榄公社的第一棵小树,而如今昆明已经有了第二棵。
 
他的梦并没有因此结束,他还想把这棵小树种满每一个美丽的乡村和城市。

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他从书中读来的道理,他还想让更多的人知道。
 
于是他成立“橄榄公社文化公益组织“,让4000万贫困儿童有书可读。

此外,他还发起了“城市阅读计划”,在各大城市建设阅读小站,免费配备几百本书籍。

目前阅读小站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济南、拉萨等11个城市落成运行。

每一本书里都有一个睿智的灵魂,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橄榄公社与他们邂逅,然后相遇自己的美好。
  


   

文字是看不见的房间
在橄榄公社
房间变成了看得见的文字
   
- 晚安 -
  
图 文 | 网 络

  
/  推 荐 阅 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