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哙曾是刘邦的救命恩人,那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下令杀他?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11

我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言大多时候都是逆耳的,可人都喜欢听好话,所以古代的皇帝对说自己坏话或者顶撞自己的大臣大多都是不满意的,即使开明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听了魏征几十年的忠言后还是受不了,唐太宗当初给魏征进谏自己的特权,于是魏征总是给太宗皇帝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仅管太宗的国事,连私事也要管,魏征死后不久,有人一挑拨,唐太宗就对魏征十分不满,下令将其墓碑给推到。可见,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直言进谏听着很正义,但偶尔就好,若是经常说皇帝,皇帝也是受不了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刘邦身上,他就没有李世民这么开明了,由于樊哙多次冒死给刘邦进谏,让刘邦十分不满,在刘邦临终前,下了一道命令,杀掉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恩人樊哙。

我们都知道当初刘邦在项羽的鸿门宴上差点丢掉性命,在关键的时候樊哙闯入酒席,樊哙的勇敢得到了项羽的赏识,他的那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成为了传世的成语,正是由于樊哙的勇猛,才给了刘邦喘息的时间,假借上厕所之意,趁机逃了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樊哙当时的闯入,刘邦的是不可能逃脱的,樊哙有勇有谋,也深得刘邦的重要,刘邦建国后樊哙还当过左丞相,可以说刘邦对他也是十分信任的,那么刘邦为何要对这么一个忠心耿耿儿而且还救过自己性命的人下了杀手呢?樊哙到底做了什么让刘邦生气的事情。

总的来说就因为樊哙“管”的有点过了,刘邦一有不对的事,樊哙一定是第一个冲到刘邦面前对刘邦进行指责。刘邦晚年的时候,身体不适,于是就不怎么上朝,让身边的太监给传圣旨,可是刘邦这病一直不见好转,由于终日和太监待在一起,刘邦对身边的太监十分信任,已经开始让太监代笔写圣旨,这让樊哙等人十分担忧,

因为一旦刘邦去世,身边的太监就很有可能自己篡改遗嘱,那样对国家的治理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樊哙就冒死进谏,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进谏,可每次进谏都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樊哙进到刘邦的住处,跟刘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口气还十分强硬,颇有几分不满刘邦的意思,刘邦最终被他给说回来了,继续打理朝政,可这一次让刘邦对樊哙已经很不满意。

几个月后,燕王造反,刘邦就让樊哙前去镇压,樊哙一走,宫中的奸吝小人就开始向刘邦说樊哙的坏话,说他多次顶撞刘邦,而且还准备帮吕后除掉戚夫人,因为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而刘邦最爱的人则正是戚夫人,他一听到有人说樊哙有加害戚夫人母子,加上看到了一些小人伪造的证据,已经对樊哙不满的刘邦顿时就大怒,下令将还在镇压燕王的樊哙给杀死,不过由于樊哙为人正直,深得人心,前去抓樊哙的官员并没有直接杀死樊哙,而是准备将樊哙带到刘邦面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没想到的是,樊哙等人才走到一半,刘邦就去世了,吕后知道是小人加害于樊哙,就下令将樊哙无罪释放,樊哙此时心灰意冷,厌恶了官场的生活,归隐家乡,带着金银珠宝过了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