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华山之前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eln 2017-05-11

登华山

蓝田玉

石落云天外 最高五岳峰

松凌绝顶处 壁隐乱云中

暮色棋残古 金镛剑妙空

千年尘世过 杳杳鸟飞声

去华山之前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公历二千一十五年七月二十日早,乘车自西安至华山北站,高铁神速,不足两刻钟,已达目的地。原计划在华山逗留两日,先从东峰拾级而上,转南峰,折西峰,欣赏云海日落之宁静,然后经中峰返东峰,小住旅舍,聆听松壑夜风之萧森,翌日一早,观看晨曦日出之壮观。再履北峰,从容踏山而下。

下了高铁,出租拉活。本善与各地司机乱侃,于是上了出租,他听我计划后,大惊失色。以为甚是不妥,太过疯狂,况又带俩女孩,力劝改变行程。山崖如何刀削斧劈,过道如何摩肩擦耳,台阶如何仅容半足,如遇雨淋湿,如夜半冻病,如大雾失脚,为个太阳,身心遭罪,大不可。他还讲韩愈当年投书求救之故事,女儿外女听后大恐,亦劝我改变方策,况我本是一切随缘之人。再者司机非亲非故,同样挣钱,何苦让一陌生的好心人伤怀,遂听从了他的建议。改为索道上北峰,历东峰,攀南峰,游西峰,自西峰索道下,一天很从容。司机听后大悦,用我听的较费劲渭南话说:“值就对了么,俄宁让你有点遗憾,也不能让哥冒值个险!”大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的成就感。

下出租,坐公交,旋北峰而上,经黄甫峪,一路上奇峰怪石,姿态各异,昨天大雨,光溜溜的绝壁上有千万溪道,一条条宛若山神梳过的湿痕,甚是壮观,汽车贴壁而行,渐行渐奇,沟壑愈来愈深,望石头已小,溪水已细,一路上手机拍照不停,不想放过任何角度观察到的美景。半小时后,到达索道。

上索道厢车,悠悠而上,前望绝壁千丈,有欲倒之势,果然刀削斧劈一般,直立光洁,寸草不生,条条水道展示了它的古老与刚强,此时阳光洒脱,晦明清晰,石壁如矗立天外,巨大得使一切顿显渺小,对面缆车在此背景下,犹如一只飞鸿,由远而近,擦耳滑翔而逝,惊回首,愈行愈远,不见踪影,忽记老杜“决眦入归鸟”句,方知古人观察能力非我辈可攀。低头俯瞰,顿觉目眩,脑袋晕晕然,强做镇静,调匀呼吸,再作下视,始知早已人处虚空,刚才只顾眼前之景,身后之姿,却早忘凭空御风,翩然空中,这一望,明白自己肉体凡胎,并无羽翅,顿觉身重心慌,只盼这车快些到达,祈祷不要故障。此时车内一人说昨日大雨,缆车悬在半空,不能运行,达近二十分钟,我的老天,他们亲临吓个半死,我们虚听也要惊得休克。

去华山之前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八分钟好漫长,缆车终于做了个冲刺,眼前一暗,脚底一震,心顿时归位,觉知脚踏实地了。浑身一轻,忘了刚才惊险。整顿背包,上北山峰顶,转向东峰行进。

北峰之上,传说众多,然多是传说,最真实又最现北峰之险莫过七勇士智取华山,北蜂三面绝壁,自古华山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向导领着七勇士愣自绝壁而攀,临崖而荡,后七人渡过,松树脱落,归程已绝,本是侦察任务,探出一条路。可归路已断,急中变勇,勇中生智,八个人分为四个排八个班,夜里靠诈生生把北峰一百多号敌军全部俘虏,堪称奇迹。惊险丝毫不亚于三国时晋军奇袭蜀国时将士裹毡而下。北峰一下,华山已破,其他山头守敌也纷纷缴械了。这里向导也成了勇士,他也是一个班的班长,石刻上七勇士之称不准,应予修订才是,其中两位勇士杨姓,不由顿生自豪之情。

北峰上东峰耗时费力,已显体能不够,气喘如牛,汗出如浆,望从东峰下者,一步一哎哟者比比皆是,纷纷感叹这下山比上山更困难。倒是十几岁小孩步履如飞,毫不艰难,上下自如,始体会俗语“老毛倒格缩”之深刻。我一行三人,后人只能望到前人小腿部,又每人负重近二十斤,上气不接下气,不停毛巾擦汗,一步一挪向上移动。

石阶全部依山就势锤凿而成,石体之坚硬,山势之险峻,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绳吊索拉,挥锤不歇,当年场景应比现在高楼蜘蛛人更加惊骇,比修长城,修陵墓更加壮观,不知当时工匠们在这种作业条件下是否发明了工作时的腔调或开山号子,如有,百谷回应,那是何等壮观与震撼,百兽怕要震恐,百鸟怕要惊飞,那又是何等景象?

每一石阶,皆内低外高,呈内坡,这样虽只接半掌,但十分牢固,不必担心下滑之险,还有登山托举之功,始感古人作功之精细,考虑之周详,终成千古之必然。叹如今大桥,设计一百年,不到十年过四辆大车完全垮塌,真是丢尽古人的脸,我们没面目自称炎黄子孙的!

脑中思绪纷飞,虽步行步喘,亦意气昂昂,抬望眼,似遥不可及,只好低头动步,不敢仰视,只牢记老人言“不怕慢,寡怕站”,以实际行动践行真理。

约摸走了近一个时辰,接近东峰之顶,回望北峰,已在朦胧中,渐渐有云似雾由谷底沿壁而升。忽记北峰又名云台峰,又忆云台轩上有一对联“山不墨写中华千秋史,水无弦奏炎黄万古诗”当时看后觉平仄不对,现在想来构思不凡。

去华山之前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上了东山,又名朝阳峰,是看日出的绝佳场所,故名。日已早出,是看不上了,但东望已不见底,云海覆盖,又云贴壁而上,速度惊人,直扑面颊,觉人处云端,飘飘欲仙化,冉冉似飞升。心身轻爽,凉风拂面。拍照者腰系飞索,身贴崖边,探半个身躯在外选中景中人,景中人亦如是,惊险绝伦,随咔喳声响,最美景被人占去一角,更显“山登绝顶我为峰”壮志豪情。

东峰之上,稍作休整,补充能量,同时把背部重量移至腹中,不知过后整体重量会不会减轻。此时,都有未能观看日出之遗憾。但人生又怎能十全十美?遗憾本就伴随人之终身,随它去吧,这样想来,倒也达观,反觉自己可与哲人一比,倒也释怀了。

移步南峰,便觉比上东峰轻松许多,坡势稍缓,台阶也宽,登几步有一缓冲带,也就三两步,体能大为改观。加上一道松柏匝道,浓荫敝日,凉气森森,鸟声啾啾,便没了先前不敢抬头望远的绝望。兴致勃勃,怡然自得起来。正高兴间,忽人流停滞,往上一看,一条石阶垂直下挂,且中间呈便腹状,挂有三条铁索,宽仅两人,一条上道,一条下道,其中一妇女上到半道后悔,底下人只好半道都退了下来。此处艰险之处在于鼓肚处,臂无力则艰难。因为此段较轻松,孩子们来了兴致,我便鼓励,教她们“踏稳抓紧”四字真言,目送二女步步登上云梯,也紧随其后把梯踩在下边。上去之后都觉没什么,不明白那妇女为何眼看成功却功亏一篑,看来做事有时再坚持一下方得胜利,好多人因坚持不下去都遗憾终身了。

只要挑战成功一项,便每项都要尝试,鹞子翻身,长空栈道也就都不在话下。忽觉设计者伟大,前段直上,并无缓冲,志在锻炼毅力,此段看似轻松,实则暗藏凶险,提醒人不要得意忘形,同时考验胆量,古人的智慧都在修行二字。

看到南天门石坊,以为到南峰之顶,一看地图,原来南峰有两个峰头,此为松柏峰,向西还有落雁峰,两峰并峙,为华山之首,也是五岳最高峰。南峰传说多与老子有关,其中有两景值得玩味,一副残棋为赵匡胤与陈抟老祖所留,一尊巨石上刻“华山论剑”是金镛的落款。一南一北,各有人拍照留念。古人坐而较枰,今人持剑比武,可见古人重在局势,今人着意功力,这也是人心不古的一个绝妙对照,论剑处人众,品棋处人寡可知。

去华山之前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一路浓荫,竞不知天气变化,忽雷声滚滚,山鸣谷应,四下一望,云海翻腾,头上亦是云来倏忽,正望间,黄豆大雨点疏疏撒落,各自撑伞,檐下避雨,谁知老天戏弄游人,三五分钟,云去雨停,白紧张了。

继续朝落雁峰进发,传说回归大雁常在此暂歇。峰顶乃华山极顶,历代文人往往在此抒发豪情,赋诗作赋,留与后人。峰顶摩崖题刻更琳琅满目,俯拾皆是。李白曾在此感叹曰:“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携谢朓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留有“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

登峰远望,一派茫茫,如回混荒时期,石崖直插云中,边有两棵松树,挂满红绸,红绿相映,煞是好看,祝福绸带迎风飘荡,更显松姿。

忽听游人说四点关闭索道,不明就里,以为客流量大,故弄玄虚,为的是从容应对,又看游客个个急匆匆的样子,全不是登山揽胜之态,心下犯了嘀咕,手机显示已三点二十。抓紧时间上西峰!过孝子峰,炼丹炉,匆匆一瞥,攀登西峰,上到一半,山下广播,因今天高空救援演习,四点关闭索道,让旅客合理安排。靠,真的了!再看手机,仅余十分钟,几乎半跑半颠到了索道,亏得提前买好票,不然晚上旅店已退,大衣没租,真会冻惨。

搭上最后几辆索道车,凌空而下,速度惊人,上时慢悠悠,下时飞逝一般,索道厅瞬间变小,才看到莲花峰甚是奇伟。此时云雾消散,巨石清晰,比来时石更加庞大,完整一块,水道更加整齐,似农夫植苗般有条不紊。朝下看,虽有来时经验,依然骇人。不多时,厢车变慢,直以为要落地,不曾想过了一个厅子,又是一个俯冲,人依然悬在半空,此时车上有三人面色煞白,蹲于车底,抱着别人大腿,抖抖索索,不敢睁眸。这一趟历时十八分钟。

终于到了,依次下车,踱出厅外。回望诸峰,意犹未尽。

再见,太华山,再见,莲花峰!

去华山之前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