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古代陶瓷——釉质鉴定
2017-05-11 | 阅:  转:  |  分享 
  
古代陶瓷的釉质鉴定

在传统标形学鉴定中,对古陶瓷的釉质鉴定基本是依靠人眼,最多也只是利用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人们通过釉面的颜色、质地、光亮度、透明度以及釉下气泡的多少大小疏密等做出分析,并得出结论。这种鉴定结论往往因人而异,主观多于客观,未知多于已知,甚至连表述用语都是以形容词代之,含义极其模糊。以釉色为例,鉴别釉面颜色是釉质鉴定的基础,影响釉色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因化学成分的不同产生不同颜色,也可以因烧成环境的不同出现色彩上的差异,前者是辨别真伪的根据,后者只是区别品质的理由,如何区分和理解产生色彩差异的内在因素,是釉色鉴定的关键。

1.灰釉瓷器的鉴定

灰釉瓷器属于胎釉同源,胎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及其含量,在釉中也应体现,否则就不是胎釉同源,而是胎釉分制,由此就可以确认为是现代仿品。我们在使用XRF荧光光谱仪检测釉质成分时要注意亮点。一是X射线的发射能量不能过大,X射线的穿透力与能量成正比,如果能量过强,不但无法准确获取序号较小的轻元素,而且还会穿透釉面照到胎质上,所测数据就是胎和釉的混合值。监测点要尽量选择釉厚处,厚度最好在60微米以上,电压在50KV为宜。二是照射光斑的直径大小要适中,不小于20微米。釉质中的元素分布并不均匀,光斑过小无法反映平均值,最好采用多点扫描,再计算出它的平均值。

2.土釉瓷器的鉴定

土釉瓷器都属于单元釉。虽然各地土釉瓷器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但是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所以建立土釉瓷器的数据库并不难,鉴定过程中只要将检测样品数据与数据库中标样进行比对,即可一目了然。

3.多元釉瓷器鉴定

中国古代多元釉瓷器,多采用天然矿物原料,如果其中某项化学元素明显超标,就有可能是添加了现代化工原料。现代仿品使用的化学原料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各种消光剂和着色剂,如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锰、氧化铬、氧化钴等。

4.化学釉瓷器的鉴定

化学釉瓷器的鉴定难度较大,清代以来多数瓷釉都多少添加有工业化学原料,情况非常复杂。不过我们要鉴定的化学釉瓷器的品种非常有限,主要是清代御窑场生产的各类颜色釉瓷器,因此建立准确的数据库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只要检测样品中的相关数据存在差异,就可以判断为赝品。

5.长石釉的鉴定

以长石配釉是从近代陶瓷史开始,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长石所含矿物成分各不相同。长石中所含的微量和痕量元素特别值得关注,它们往往在传统釉质中很少存在,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就可以准确判断出配釉时所用熔剂的性质。

6.釉质老化鉴定

釉质老化鉴定即釉质的脱玻化检测,也是古陶瓷釉面鉴定的重要方面,可以弥补元素鉴定的不足。釉的性质不仅取决于釉质的化学成分,而且还取决于它的分子结构。最使造假者头疼的就是化学元素相同较易,分子结构相同难办,难于上青天。笔者见到,有许多仿品釉质的化学成分与真品十分接近,就是釉质的脱玻化程度相去甚远,特别是景德镇的仿品更是这样,“火光”四射,否则也不会逼得造假者往釉料里加消光剂了。关于釉质老化鉴定原理前文已经介绍过,这里只是谈一点检测时的注意事项。首先,脱玻化检测数据只能做同类比较,否则就不能比较。其次,比较时还要把烧成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要乘以一个环境系数才能较为准确。釉质老化鉴定对于透明釉和薄釉产品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对于乳浊釉和厚釉产品准确率较低。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