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宋培基《仿大痴山水图》

 百了无恨 2017-05-11

  宋培基,字石根,一字石畊,号凯臣,晚称凯翁,临桂(今广西桂林)人。他能诗善画,精书法,工山水,用笔得王翚遗法,上承黄公望等大家的笔墨精神,笔下物象苍润秀逸、隽雅精妙。

  自董其昌倡导文人画以来,师法“元四家”便成为画坛的一股潮流。元画水墨苍润、意境隽永。清代画家对元画的借鉴与模仿使一系列文人山水图式、风格得以显现。这些作品力避北宗山水画方硬、刚烈的斧劈皴体系,追求圆韧、松活的披麻皴法路。“清初四王”中的王翚专摹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得王鉴、王时敏指导,又广涉宋元名家遗作,被评价为“集宋元之大成”。王翚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宋培基深受王翚艺术理念的影响,上窥宋元绘画堂奥,下追南宗笔墨精髓,以高雅脱俗之格为根基,又汲取北宗山水画的苍劲骨力和丘壑经营之长,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内蕴。

  宋培基《仿大痴山水图》(见上图)为纸本墨笔,纵74.7厘米、横35厘米,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画家在画面左上方题写:“癸酉元日,于古威州客次写寄星屏仁兄大人雅鉴,弟宋培基仿大痴墨法。”钤“石耕书画”朱文印。“癸酉”为同治十二年(1873)。画史对宋培基的生平记载极少,但从此作所呈现的风格以及精妙、老练的笔墨来看,可认定是宋培基的晚期作品。画面展现出的生动气韵,非几十年功力难至。画家并未对黄公望的画作进行全面的临摹,而是在依托古意的同时融入了个人风格。画家取高远法布景,画面以近、中、远的次序层层推进,使山峦显得层叠起伏。画家从画面左下方起笔勾皴山石,至右上角为结,笔触大小、方圆间杂。山峦上绘有形态各异的树木,点叶法、夹叶法兼具,长短曲直、点厾空勾交错。近景中,左侧与右侧的山石、树木结构相互呼应,并留出缺口,使数间居舍半露半藏,展现出可居之意。中景山峦隆起、杂树纷披,可见半掩于树木中的屋舍和建于山岗上的凉亭,透露出可登临游览之意。画家用留白的手法表现山峦后的湖泊,绘数只正乘风行进的渔船以示江南鱼米之乡的富饶。远山由勾皴、点染之笔法向中淡墨平涂过渡,为画面带来左虚右实、意境幽深之感。

  山水画要求“近取其质,远取其势”。近景须笔墨结实而见质感,故勾、皴、擦等笔触应详尽、厚密。远景须虚淡而概括,彰显出整体山脉的走势,故应多以阔笔抹写出之。宋培基显然深谙此道。在《仿大痴山水图》中,画家对近景树石进行了大胆肆意的勾皴、点染。他以披麻皴为主写山石,再加以点苔,为画面融入勃勃生机。中景山石杂有乱柴皴和牛毛皴,杂树以蓬松的笔法随意写出。画家综合运用长短披麻、矾头皴、乱柴皴画远山,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在此作中,宋培基对点线的运用十分精妙,突显出长短、虚实、纵横、粗细、尖钝、疏密、干湿等诸多变化,赋予了画面丰富、和谐的韵律感。此作具有中庸之美,展现出“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孙过庭《书谱》)的格调,很好地把握住了黄公望的山水画精神,又彰显出苍郁朴厚、水墨华滋的美感。从作品的技法特点来看,骨力雄强与积墨沉厚是取法北宗的结果,用笔松活灵妙则源自于南宗之长。

  由于种种原因,宋培基鲜被世人追捧。但观其《仿大痴山水图》,又使人不禁慨叹他的笔墨造诣之精深。可以说,此作为后学带来许多可借鉴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