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在边喊孩子边拍照吗?它的危害是你无法想象的

 相忘 2017-05-12

毫无疑问,每一对父母都想用相机抓住孩子开心的笑脸,用相片记录他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企图将这些照片保存下来。等他长大以后,作为礼物送给他,让他长大后还可以回味自己快乐的童年。所以,不管孩子在做什么,父母都会大呼孩子的名字,让他看着自己的摄像头,企图捕捉快乐的瞬间。

今年秋天,我带着小龙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去呀路古热带植物园游玩。这个植物园里有一个恐龙乐园,再现了恐龙生活的场景。

在一株植物下方放着一个恐龙蛋的标本,恐龙蛋破壳,恐龙宝宝即将出生。孩子们都被这个破裂的恐龙蛋吸引住了,纷纷围着它转,好奇的看来看去。

就在他们看得正专注时,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给孩子们拍照,紧接着,孩子名字的呼唤声也随之响起,“园园,看奶奶这里”、“岩岩,看妈妈这里”……孩子们完全被那恐龙蛋吸引,他们上瞅瞅,下瞧瞧,甚至钻进恐龙蛋里去探索,根本没有时间来回应家长的呼唤。

有一个奶奶喊了好几次,终于因为总抓不住孩子的表情而生气的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喊你半天都不应。”那个小女孩见奶奶生气了,眼泪涮的流了下来。奶奶丝毫不觉得孩子委屈,还一边抱孩子,一边说:“哭什么哭啊,喊你半天也不回应一声。”小女孩更加委屈了。

看着小女孩一下一下地抹着眼泪,一股瑟瑟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但当时大家都忙着带孩子参观,小龙也跑开了,我急忙追了上去。再回来见到这个女孩时,她又开心地跟小伙伴玩到一起去了。

我相信这样的场景基本上在每个家庭里都上演过,我们家长以为给孩子拍照片,记录他的童年生活, 这些照片将来就会成为孩子最好的礼物。可是,家长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不过是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行为而已,哪里是在给孩子准备礼物。

你还在边喊孩子边拍照吗?它的危害是你无法想象的

我们对孩子的干扰不仅体现在拍照这一方面,也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孩子玩玩具玩的正专注时,我们一会儿问他渴不渴,一会儿又问他饿不饿,一会儿又问他冷不冷……

这一幕曾经也在我的家里上演,出门去玩时,爸爸总喊“小龙,看爸爸这里”;在家里,奶奶一会儿拿水给他喝,一会儿又拿吃的塞在他的嘴里。我深知这样干扰孩子的危害,有一次终于忍不住,刻意找先生谈了谈,我说:“你想想你自己,如果你玩游戏玩得正开心时,我一会过来问你要不要喝水,一会过来问你打得怎么样?你会是什么感受?你肯定很不耐烦,我这种行为不是在表达对你的关心,而是对你的一种干扰。对孩子来说,这种干扰不仅会破坏他的注意力,还会阻止他探索事物的兴趣。”

你还在边喊孩子边拍照吗?它的危害是你无法想象的

经我这么一说,先生翻然醒悟,从那以后,他给小龙拍照片,都尽量选取角度抓拍,而不是再喊他看自己这里。后来,遇到爷爷奶奶去打扰小龙玩时,先生就会主动跟爷爷奶奶沟通,让爷爷奶奶等小龙玩过之后再去问他。在先生的努力下,爷爷奶奶慢慢也有所改变。后来,我们通常是把水放在他够得着的地方,当他口渴时,他自己就会咕咚咕咚地喝一气。在过去三年多的时光里,我努力把这份最好的礼物送给我的小龙。

你还在边喊孩子边拍照吗?它的危害是你无法想象的

不干扰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许有些妈妈会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干扰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前提条件。

经常有妈妈向我发牢骚——孩子总是不集中注意力,喜欢这玩玩,那玩玩,不好好学习,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始终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重在预防。如果你总破坏孩子的注意力,那么不管你想多少办法来培养他的注意力,那也只是枉然。所以,我们大多数父母做的就是一边努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又一边有意无意地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位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是的,注意力是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的准备状态,是大脑进行感知、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一切学习与做事的根本……由此可以断定,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所以,不干扰孩子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前提。

你还在边喊孩子边拍照吗?它的危害是你无法想象的

龙春华,四川南充人,畅销书作家,公益育儿讲师,情感细腻,文字深入浅出。著《婴幼儿行为心理学》等畅销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