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肉植物小医生前来坐诊,快把家里的多肉发出来看看喽

 lj0279 2017-05-12

一、中心生长点被破坏

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有一些是因为虫子啃食造成,也有一些是因为碰伤造成,还有的是植物自然生长变异,使中心的生长点消失。这种情况出现最多的就是拟石莲花属,这类多肉植物观赏的就是整个叶面,一旦中心生长点被破坏,就完全失去观赏价值了。平时一定要多留意叶心,不论是虫害还是搬运过程中,都要避免损坏叶心

主要表现:整株多肉植物停止生长或者生长速度超慢,有的甚至无法再长出新叶,中心生长点形态变异。

二、缺光徒长

这时大家遇到最多、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缺光徒长其实植物顺应自然的一种现象,阳光不足时,植物就会往阳光更多的高出生长,拔高个子。同理,如果再原生地日照特别强烈,多肉植物的叶片也会卷起来,减少阳光照射到叶面的范围。这都是植物根据自然环境而做的改变,一定要了解植物的本质,再去采取顺应自然的方式栽种多肉。

主要表现:枝干细长,拔高生长,叶片与枝干都变得十分脆弱,叶片间变得松散,并且大部分为淡绿色。

处理方法: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定期浇水和充足的日照。常见的日照是有强度的缺少日照并不是指在短时间内暴晒它们补充能量,植物不是蓄电池,而是需要一个稳定温和的日照环境,保持每天4-5消失以上日照时间,这样才能慢慢恢复过来。

徒长的多肉较脆弱,很容易因外界环境影响造成叶片损伤,所以接受的日照不要太强烈,初期可适当遮挡一下,然后慢慢增加日照强度。浇水是不能断的,因为植物的生长恢复都需要通过吸收水分来完成,一定要保持定期浇水。

还有许多人会问:家里的阳光不足,使用补光灯是不能够代替自然光的,日光灯、节能灯就更没用了。如果购买到好的植物专用补光灯,对这些徒长的多肉来说的确有一些用处。

三、晒伤

晒伤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转换时期,还有夏季。许多人误以为只有夏季才最容易晒伤,其实不然。,许多喜欢露养的爱好者在冬季过后感觉温度回升,于是就把多肉植物拿到户外露养,殊不知初春这个时期是最容易被灼伤的。植物在室内经历了一个冬天,已经被温室驯化,这时突然放到大自然中,必然会受到狠狠的打击。同样,在熬过炎热的夏季后,许多人也喜欢马上把多肉拿到户外露养,让植物颜色恢复得更快,这时也是最危险的,别忘了还有秋老虎。

主要表现:叶面出现许多伤疤,像被烤过一样。初期叶片会慢慢干瘪,后期伤疤颜色会变深。

处理方法:循序渐进地适当增加日照时间,多开窗,让多肉多感受春秋的气息,再一步一步挪到户外去,这是最安全的办法。做法极端的拿到户外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叶片会受到严重灼伤,这时也不要着急拿回来。继续放在户外让植物改变自身状态去迎接新的环境,等新叶生长出来后就抗晒了。这时除非遇到夏季特别强烈的日照,否则一般不会再出现灼伤情况。

莲花掌属因为叶片较薄,是最容易被灼伤的种类,要多加注意。不过它们的恢复也是最快的,叶片新老交替速度很快。拟石莲花属一类也很容易被灼伤,特别是遇到雨后晴天的环境,这样也是非常危险的,不及时处理叶心的积水还可能会腐烂。

四、枝干腐烂

这种情况在一些老杆子的多肉植物(常被称为老桩)中常会发生,特别是莲花掌一类,很容易在换盆时出现。

主要表现:叶面停止生长,长期处于缺水状态,状态较差,在枝干中间部位出现大量气根,或者枝干出现腐烂、干枯迹象。

可能引发的病因:老桩的多肉植物由于枝干木质化严重,重新生根会非常缓慢,在移动换盆时难免伤到根系,一时间无法恢复,造成感染,称为致命伤。

处理办法:平时尽量不要修剪或者清理根系(针对老桩而言,除非根系彻底枯死),避免伤根导致无法恢复,换盆时与移动树木一样,整棵连根和土壤一同移动。如果已经出现枝干腐烂现象,迅速将叶面以下部分进行修剪扦插(土壤中的根系和枝干不用管了,肯定已全部枯死),晾干3-5天后重新插入干燥的土壤中生根。后期养护过程中,如果叶面中心继续出现黑色腐烂现象,则表示没救了。

后期养护时注意:插入干燥的土壤后,等待5-7天微量浇水,后期每周微量浇水一次。仔细观察叶面,如果有变绿现象,说明植物开始生根生长,这时浇水量可适当加大,再慢慢增加日照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