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池与周王室的渊源,远比你想的复杂

 翠谷叠泉 2017-05-12

关于周王朝都城的猜想:周家八百年江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周、东周(春秋与战国)只不过是后世史学家认为的划分。我认为从周开始作为中原商朝西北的诸侯部落开始,周的活动范围就在宝鸡的周原(今宝鸡凤翔、岐山)一带,岐阳(即岐都西岐)就是宗周,意即宗庙所在的先祖之地。

成周,意即从西伯候文王姬昌灭崇东迁、武王伐纣东到周公旦辅佐成王时基本建成的新都,即在崇国崇侯虎的旧地新筑沣镐王城(今西安西南沣河两岸)。而出土青铜器何尊金文中关于周王居于莽的记载也与史记吻合,据考证,莽就是马王的谐音,即周天子居住在马王,即沣西丰京,而镐京则是周武王至成王时期对丰京的再扩建,因新区镐京濒临滈池,故名镐京。

武王姬发伐纣的第二年便英年早逝而归葬于沣镐东南的毕原(今长安郭杜附近),而在临终前托孤其弟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姬诵,代理摄政王,同老丞相姜尚(姜太公、姜子牙)共同辅政。由于周礼施行的奴隶制分封与井田制度,周公的封地之一便是周朝的根脉所在周原采邑(今岐山蔡家坡周公庙),而另一封地便是洛邑(今洛阳)。

由于周公时,国家灭商不久,殷代的旧臣余孽又在东边朝歌(今河南安阳,朝鲜的历史源流)故地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维护新王朝的统一与稳固,也为了方便平叛,所以同时又在前商旧地其封地洛阳兴建东都(副都)洛阳,与沣镐(正都)同时并存。

至周穆王时,多数时间已经移驾于洛阳,但镐京仍为行政首都。后来的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造成共和执政。直至昏庸的末帝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大失民心,从而引狼入室,导致西北的少数民族部落政权犬戎攻破镐京,火焚都城。这就是后来武帝修建昆明池时在镐京城旧址上挖掘出来的灰烬,据此足以说明镐京城的核心区域应该在南部的昆明池基址上,而周代王城是没有城墙的开放式城市布局,类似于今天的城市理念。而因历史久远,地面建筑遗存早已不复存在。

后来,周皇族之子平王无奈之下率众臣民迁往东都洛邑。史学家据此划分西周,东周。而东周后期,随着王室的衰微,在各诸侯国春秋与战国的争雄争霸,逐鹿中原中最终被其诸侯国秦国所日益取代灭亡。

注释:

沣镐作为周初(西周)的全国性都城,可以根据现今的地名猜想周都的大致布局,根据左宗右社,可以推论出沣东新城王寺就是周王朝的皇家寺庙而庙店村很有可能就是周朝的宗庙所在,沙疙瘩就是周都镐京西北的皇陵所在。沣镐村就是周王处理国家政务的行政中心,东边的周吴村就是周王室的居住地(吴与屋谐音,陕西方言管家叫屋,也就是说周吴就是周屋,是周人居住的地方,陕西话是周朝的官方语言),花园村就是周朝的皇家花园。而下泉,上泉,洛(通落,涨水落水)水,普渡(摆渡),白(通摆)家庄,斗门(龙门,闸门),齐曹(曹通漕),谷雨庄,石匣口(河口,进出水口),堰(河堰)下张村,中沣店(沣河)均与水有关。

而这里的水不是指代沣河就是昆明池,昆明池的前身为废弃的镐京和滈池。这也可以解释现在昆明池地图中北边的狭长地带为滈池的缘故,昆明池在镐京城南门外。沣河西南的灵沼以及户县秦渡镇的花园村、周王灵台则是是周天子狩猎巡游的游乐苑宥场所。

太平村与万村交界的东岭高岗(园柳坡)是昆明池东岸豫章观(台)的旧址,也是周朝时公主的居所,所以又称公主岭。阿房宫遗址上的天台有可能是周王祭天登基的地方。绵横在西郊的郿(周至,眉县)鄠(户县,长安)岭便很有可能是周天子巡游中国(上古时指国都附近)的官道。而斗门的官庄也可能是朝中政府官员的住所,河西的客省庄可能是客居在首都的外来人口的聚集区,西王村,户县大王可能与周王和西王母的故事有关。(郭杜玉湾有周穆王陵,俗称塚疙瘩),马营村可能驻扎有周朝军队,这里考古发现有周代车马坑。

另外镐京村有镐京观以及元明时期的镐京夯土城墙城南门楼遗迹,镐京庙观里有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泥塑。从方位上也证明了汉昆明池在镐京城南门外的说法,南面为尊,男左女右,也就是左牵牛右织女(即今石婆庙石爷庙)。现今的镐京薛姓氏族很可能就是西周王朝的遗民,他们的祖先与西周王室的关系绝非一般,甚至他们就是隐姓埋名,留守先人之地镐京的王室一脉。

因此可以推断,宗周镐京的中心区域就在北沣镐村及其以南昆明池区域,这样就可以解释在这里没有发现城墙,宫殿,墓葬遗址的原因了,因为镐京城的市中心先被犬戎烧毁,后又被武帝修昆明池破坏。所以考古出现断代便很正常,司马迁与武帝同时代,权威史记关于周本纪的记载应该不会有错。

微信公众平台@大话西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