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于担当才不负厚望重托

 指间飞歌 2017-05-12

来源:求是网  作者:马俊

林则徐有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在国家利益面前,甘愿牺牲自我,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在国家危难时作出的伟大抉择。同样,在今天,国家大业、民族事业乃至人民利益都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作为的重要标尺,只有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才能肩负起国家、民族和人民重托,才不负“领导干部”四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民族、人民生死,乃大义。老一辈革命家们正是秉承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为国家和社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从而练就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而今,敢于担当更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要敢于担当;在群众利益面前,也要敢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牺牲、敢于担当,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才能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不含糊其辞、退避三舍;才能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敢于担当并不一定就是承受灾难,一味享受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所谓“为官避事平生耻”,“见难而无苟免心”,前有文天祥、林则徐为榜样,后有焦裕禄、孔繁森为楷模,既为领导干部,便无路可退,只能勇挑重担、不怕困难、勇于牺牲,才能真正担起人民重托,挑起历史大任。

苟利事业生死以,岂因荣辱趋避之。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大小,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以功劳大小、名声好坏来衡量做事原则,做事前恭后倨、前瞻后顾,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怕引火烧身,怕功劳被人抢、怕名声有损;或者一些领导干部习惯当太平官、搭顺风船,遇事先为自己打算,不敢触及矛盾、不敢面对冲突,不敢解决难题,使人民群众利益受损、党和政府形象受损。殊不知好干部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担当意识,“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自觉,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行动自觉。领导干部的事业就是守护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当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应做之事,成应成之才,立应立之功。

苟利人民生死以,岂因得失趋避之。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乃人生常事,党员干部更应以平常心待之,既不为一时得意沾沾自喜,也不为偶尔失意自暴自弃,更不应以个人得失权衡利弊。一个党的干部,如果总是患得患失,整天想着当老好人,拉关系,谋私利,不惜以牺牲国家、人民利益满足个人利益,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得利,也会被人民所唾弃,被其他党员干部所不耻,最终声明尽毁、利益尽失。而一些看似“很傻、”“很愣”的干部,一心只想为国家做事,为人民谋利,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失利,换来的却是国家信任、人民赞誉,百姓爱戴、人民拥护。因此,一时之功非永久之功,一时之利也非长远之利,只有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不为任何私利所困,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稳住心神、沉下心来、潜心聚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不负百姓厚望、国家重托。

(作者单位:中共内江市东兴区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