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行之乌篷摇橹走西塘

 辉爷3672c9idgu 2017-05-12

杭州行之乌篷摇橹走西塘

西塘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嘉兴市嘉善县,和乌镇一样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据资料记载,这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水乡古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元代这里依水而市,商业开始繁盛。进入明清时期,西塘已经是江南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重镇了。难怪有人这样形容西塘“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西塘发展至今,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来到西塘一定要坐一坐乌篷船,感受一下水中观景的惬意与悠闲。我们八个人一条船,艄公站在船尾轻摇船橹,带着我们开始了西塘时而历史时而现实的穿行。轻舟河上,两岸既有百年字号的古老店铺,又有装潢考究的时尚商家;既有陈旧简陋的木屋老宅,又有白墙黛瓦的民居新楼;轻舟河上,你既可以感知昔日西塘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路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发展成经贸重镇的过往,又可以看到今天西塘以它浓郁的乡情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繁荣、富足的旅游胜地的成功;轻舟河上,既可以感叹昔日古镇人们沿河筑屋、依水而居的历史沧桑,又可以领悟今天古镇花园洋房、新楼林立的文明进程;轻舟河上,不但欣赏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也深深品味到了水乡的文化古韵。

摇起乌篷船,穿过荷花塘。顺流而行的沿岸,你还可以看到西塘沿用至今的一千三百多米长的廊棚,这古老的廊棚临河而建,沿街而设,廊棚把河道与岸边的店铺巧妙的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平时既可遮阳避雨,又可让过客歇脚打尖,是千年水乡古镇的特有建筑。如今,廊棚下往来的游客熙熙攘攘,很自然的享受着前人的智慧与善良的成果。

微风细拂,碧水泛花。悠悠的小船载着我们,慢慢的划过西塘古镇的每一个历史角落,穿过每一座古老的石桥。西塘的河流密布,有九条河道在镇区交汇,丰沛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因此,在西塘古镇一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就有27座各具形态的石桥。特别是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年)的“送子来凤”桥,据《西塘镇志》记载,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我们上岸后专门从此桥走过,当然不是为求子或是求凤,不过是感受和领略一下它的历史魅力而已。

西塘除了保存有大量的完好的、具有江南特色的明清建筑群和古弄外,这里还是人才辈出的灵秀之地,历史上出过不少的名人。中国民主革命家、著名诗人柳亚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著名的革命团体“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一生以诗文作武器,追随进步,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成为西塘的千古绝唱。西塘西园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兴建的。

西塘不但是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还是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镇

在西塘,至今还保存着一千三百多米长的廊棚,这古老的廊棚临河而建,这些沿街的廊棚把河道与岸边的店铺巧妙的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平时既可遮阳避雨,又可让过客歇脚打尖,是千年水乡古镇的特有建筑。

“送子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据《西塘镇志》记载,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