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给过明朝两次机会,可惜崇祯的人品没有爆发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12

看明史,像有口痰卡在喉咙,吐不出,咽不下

明末,朱由校宠信魏忠贤,小人当道,朱由检上台,似乎稍有改观,魏忠贤被处死,整个帝国咋一看风正帆满,大有可为,但同时帝国之内却也狼烟四起,关外的女真人逐渐坐大

晚明朱由检的驾临确如一剂强心针让帝国看到了希望,可接下来朱由检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崇祯如果能化挑战为机遇,明朝是否有改变还不一定,而且历史也给了崇祯两次绝好的机会

崇祯十五年,锦州落入清军之手,崇祯便与陈新甲商量议和,以便腾出手对付李自成等农民军

可几天后,崇祯变卦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议和之事不慎泄密,事起泄露,群臣哗然

按说打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和,可跟一个夷狄站在平等地位议和,在华夏历史中是被视作奇耻大辱

碍于所谓的公议,崇祯不愿承担议和的罪名,当群臣来要个说法的时候,他把一切推到陈新甲的头上

于是陈新甲下狱被处死,冤死菜市口,帝国也失去了一次绝好机会

但崇祯还有一次更好的机会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下北京外城,但此时他却派出一个投降太监与崇祯谈判

划分天下,赏银一百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他的封国,同时承诺农民军与政府军一起对抗大清

如此形势之下,开出如此厚道的条件,崇祯当时他也动心了,可同上一次一样,群臣又认为不可

崇祯还是不敢独自承担与贼匪议和的压力,原因很简单,几千年的历史中对于贼匪从来只有两条路——剿与抚,至于议和,不要说说,就是想都不能想

机会稍纵即逝,到最后小朱皇帝崇祯和帝国的面子确实保住了,但农民军稍一发力,小朱皇帝崇祯和他的先祖朱元璋建立的帝国就随着他们的面子死不剩渣,灰飞烟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