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字文》.地理

 yg760 2017-05-12

《千字文》是南朝周兴嗣所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本帖就文中涉及地理的几句做简单解读!

相传,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周兴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其实说周兴嗣用一晚完成《千字文》肯定是夸张,这是赞扬周兴嗣有过人的才能吧!

孙智永禅师是南朝注明书法家,《千字文》写成之后,孙智永禅师书写了800本散发民间。

历代书法名家不断书写千字文,对千字文的流传和光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文)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解释】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天空成蔚蓝色是大气将太阳光谱中可见光部分的蓝光和紫光散射到黑色的天幕上的而形成的颜色。宇宙空间本是漆黑一片,如果没有大气的散射作用是不会有“青黑色”的。什么是大气散射?通俗地讲,就是大气质点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照射向四面八方的现象。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被散射,可见光中紫光和蓝光波长最短,所以最容易被散射。

从“梁国”所在的地域范围来看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地带性土壤是黄壤。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更是黄土广布。但是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由于气候高温多雨,土壤中的铝铁等元素容易产生氧化反应而形成红壤,红壤在江南丘陵有大面积分布。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月亮的圆缺,都是讲日地月的的运动,地球自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辰宿列张”是说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天体

(原文)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解释】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这几句讲到了四季更替与闰年设置。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春种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但是人们对运动周期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就用闰年来解决,一年多出几天,数年就会累积成一个闰月,这说明我国的农历在当时就很成熟了。

《千字文》中比较明显的讲地理的就是这几句,但是放在全文的起始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