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会“说谎”的帝陵:皇帝为防盗13年来对天下人宣称是薄葬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12

欢迎来到溜溜达达看世界古墓系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唐昭陵。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作为唐代功绩最卓著也是在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的陵墓自然是恢弘无比。但鲜有人知的是,昭陵却暗藏着李世民向全天下人撒下的一个弥天大谎。

唐以前的皇帝多是封土为陵,而李世民决定改成因山为陵,原因就是他想要节省成本,在《唐会要·陵议》中记载着李世民的一道圣旨:昔汉家皆先造山陵,既达始终,身复亲见,又省子孙经营,不烦人工,我深以为是。从这里能看出,唐太宗因山为陵的初衷是薄葬。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开始命人修筑昭陵,皇后遗愿也是希望薄葬,当时修建昭陵的工匠仅仅100余人,仅修了10天就修完了。此外,唐太宗还亲自撰文刻在碑上:“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刑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按照这段话,李世民告诉天下人,我胸怀天下,我的陵墓中啥也没有,你们想盗的也别惦记了。

因帝后这般慷慨言辞,天下人对太宗薄葬的举动深信不疑,但此后的十几年里,李世民一边向百姓标榜自己开自古帝王薄葬之先河,另一方面却在大规模的营建昭陵,自贞观十年首葬长孙皇后起,至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昭陵修建持续了13年之久。

昭陵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000公顷,周长60千米,地面上的建筑主要有献殿、寝宫、祭坛、后宫等。著名的石刻“昭陵六骏”和“十四藩酋长像”栩栩如生、大气磅礴。此外,唐太宗允许功臣极其亲属死后陪葬,昭陵的陪葬墓高达194座。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李世民向天下人甚至后人撒下了一个言行不一的薄葬谎言。帝王之言可值九鼎,李世民撒谎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节约,而是为了防盗。当初李世民是想效仿刘邦的长陵,务从丰厚,但礼部尚书虞世南认为汉制既劳费民力,还使盗贼生心,所以汉陵大都被盗,帝王的尸骨也被抛弃荒野。他建议李世民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予以说明。

虽然至今昭陵也没有考古发掘,但据《资治通鉴》和《新五代史》等记载,昭陵早在五代时就已经遭到盗掘。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谎言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