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联体登堂:建什么样的医联体?

 txw40 2017-05-12


如何建医联体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医联体,又该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建立新的区域医疗体系,针对这一系列医联体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第五届中国县市医院论坛上,与会嘉宾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随着国家推出医联体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公立医院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医联体建设再次引发业内关注。如何建医联体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医联体,又该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建立新的区域医疗体系,针对这一系列医联体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第五届中国县市医院论坛上,与会嘉宾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高学成:推进医联体,促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高学成表示,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高学成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多种模式和性质的医联体,高学成举例介绍了当下医联体建设的四种主要形式:


城市组建紧密型医联体。镇江市将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并调整,将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调整设置为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增加康复、老年护理床位,社区开设康复联合病房,为患者提供接续性诊疗服务。深圳市罗湖医疗集团获得财政、价格、医保配套政策支持,开展基于医联体的医保总额预付试点。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天津医科大总医院,设立影像、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中心,实现区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


在县域建立以支付方式改革为纽带的医疗共同体。安徽省天长市以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为载体,以医保按人头包干为抓手,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分级诊疗。


跨省域组建以高水平专科医院为龙头的专科联盟。北京市儿童医院跨省域建立儿科专科联盟,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等,发挥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


在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中日友好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500余家县级医院,带动了县医院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朱恒鹏:什么样的医联体?


对于当下医联体建设一片叫好的形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一直冷静思考,他曾撰文指出,“医联体”是希望通过大医院帮扶小医院,增强基层实力,让患者自愿下沉,愿望十分美好。但现实却是大医院不断抽干小医院,虹吸患者、医生,各地医保基金频现危机,患者就医负担不降反升。好好的“互助合作”,变成了大鱼吃小鱼。那么,当下医联体建设全面推开,朱恒鹏认为建什么样的医联体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尤其要注意三个关键词:服务,创新和“互联 ”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


他还分析了当下公立医院的控费困境:2016年,全国人均门急诊6次左右,已经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百人住院人次超过15人次,超过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超过国内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因此,总体上看门急诊量和住院量都不应该再增加;他指出,这就意味着一二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扩张,和三级医院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促进医疗费用和医保支出合理化均意味着控制和缩减三级医院规模,一二级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提高是关键。


徐伟平: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经验


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崇明分院执行院长徐伟平介绍,2011年4月,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启动,也是全国首个区域医联体试点。

通过多年的实践,徐伟平总结了该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几点经验:强化市区医院合作,发挥新华派驻资源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基层,上下联动缓解看病困难;开展基层人员培训,提高社区诊疗学术水平;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提高医院床位使用效率;加强综合能力建设,持续提高居民就医体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崇明分院执行院长徐伟平


孔庆民:构建紧密型城乡医联体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院长孔庆民表示,构建医联体现在已成为该院发展的自觉——政策限制、市场挤压、成长欲望逼迫医院寻找出路。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院长孔庆民


他分析指出,目前分级诊疗多是“能上不能下”,一是基层医院服务能力不强,给病人解决不了问题,病人“不得不上”;二是上下级医院之间不是利益共同体,上级医院不会把病人转下来,把利益主动让给基层;即使转给下边了,但也存在基层能力不强,“接不住”的问题。


他认为,紧密型医联体为实现“放得下”、“接得住”的有序分级诊疗打开了一扇大门,特别是医保控费压力日渐加大的情况下,分级诊疗已成为该院的自觉行动。一是上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迅速提升,病人“接得住”、“留得下”;  二是迫于医保控费压力,上级医院主动下转病人,向下转诊变成医院整合市场、分流病员、疏解医保压力的有效手段。


陈健:医联体建设实践的思考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有三个工作导向:以专科技术提升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互联网 医疗为导向。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健


据该院院长陈健介绍,该院在医联体实践中,建立上下联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建立重大疾病联盟单位的诊治标准;建立双向转诊的标准和流程;建立专科救治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常见病、多发病的监测和防治。此外,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医联体内成员单位诊疗信息共享、互通,统一预约平台;建立了内部远程信息平台,如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病理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网络教学、培训等;还建立了区域化慢病管理信息档案。


通过医联体建设实践,陈健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打造医联体涉及的人事、财政、医保、卫生等诸多政策因素亟待解决。二是结合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定位,如何帮助县市级医院进行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期诊治,建立连续、有序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是当今医疗卫生改革的着力点,还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彭明强:创建专科医联体


中日医院医联体建设的探索有三种,一种是面向周边地区的以常见病、慢性病诊治为主的横向方面的区域医联体,一种是面向全国的纵向方面的专科医联体。


对于区域医联体,中日医院副院长彭明强认为,有它自身的的的优势和局限,有助于发挥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推动区域内常见、多发疾病的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单位医疗能力与水平。由于自身专科水平的限制,难于解决某专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问题。不能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碎片化、不均衡和非同质的问题。


中日医院副院长彭明强


因此,要由普通的区域医联体向提高型医联体(专科医联体)转变,即由在某一专科具有突出优势,居国内领衔地位的医院牵头,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技术辐射作用,集合国内相关医院,成立旨在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推动学科发展的专科医联体。


演讲嘉宾与台下参会人员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