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套牢”和“过山车”其实没啥大不了的

 源源阁 2017-05-12


案例1:套牢——1973年买入华盛顿邮报,买入就被套25%


1973年,美国股市开始下跌,巴菲特逆市买入106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理由很简单,该公司旗下拥有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及几家电视台等优质资产,内在价值起码4亿美元,而公司总市值只有1亿美元,股价打了2.5折,巴菲特称自己买入的价格便宜得可笑。


但巴菲特没有想到,1973年和1974年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大跌了17%和30%,尽管邮报经营业绩持续良好,股价却继续大跌25%,巴菲特严重套牢。


巴菲特感叹:本来已经便宜得可笑的价格变得更加便宜了。


在一片批评声中,巴菲特依然坚持持有,他坚信邮报的垄断性竞争优势。


12年后,也就是1985年底,巴菲特当初以1060万美元购买的华盛顿邮报股票市值已经大幅跃升至2.2亿美元,总收益率约为21倍,年均复合收益率约为28%。


案例2:过山车——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先大涨10倍后大跌一半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后,巴菲特开始买入可口可乐,1988~1989年大量买入,1994年小量增持,一共投资13亿美元,1998年底持股市值高达134亿美元,一只股票10年涨了近10倍,赚了121亿美元。


巴菲特也没想到,从自己最爱喝的饮料上能赚这么多钱。一时间赞扬无数。


但可口可乐从1998年4月创下85美元的新高后,一路下跌到2005年10月的40美元,跌去了一半多。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开始批评巴菲特没有及时减持。


巴菲特不为所动,他坚称要与可口可乐股票“至死也不分开”,死了也不卖。


到了2012年底,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市值又回到了160亿左右,不计算分红的情况下,25年的收益率约为11倍。


案例3:险些破产——1987年买入所罗门兄弟公司,几乎亏光


1987年9月,美国股市崩溃之前,华尔街大型投行所罗门公司为了避免被别人恶意收购,于是找到巴菲特,最后巴菲特同意投资7亿美元,成为最大股东,为了保险,他买的是可转换优先股,固定利率9%。


没想到,所罗门公司在1990年和1991年美国国债投标中屡次假冒客户名义,垄断了整个市场。结果丑闻曝光,被立案调查,公司危在旦夕,国债承销资格要被中止,贷款要停,还有许多民事诉讼。一时间公司股价暴跌。


尽管巴菲特拿的优先股,要比普通股好得多,但巴菲特不想白白损失这么一笔钱,于是临危出任临时董事长。很多人劝他拒绝,否则多年的好名声将毁于一旦。


巴菲特大刀阔斧对公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与政府部门进行多方协调沟通,最终支付1亿美元的罚金和1.9亿美元的调解费,保住了承销资格,也保住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仍然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


1992年6月,担任了9个月董事长后,巴菲特辞职了。所罗门股价比他就职前上涨了25%。


1997年,花旗以90亿美元高价收购所罗门公司,这笔10年的投资也有了超过10倍的收益。


看完这些案例,有的朋友也许认为巴菲特的投资无法复制,但通过学习也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格局的,对此,盛总就作了经典的注释:


散户在市场投资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主要在于格局的差异性,格局不够,就会每天被市场的波动扰心骂娘。一个5块钱买进的股票,你为了赚5毛,那么波动10个点就突破了你的格局,不骂娘肯定是不行了。如果一个5块钱的股票买进去,为了赚15元甚至更多,那么一般的波动,你的情绪就没有了。


最后还是按惯例申明一下: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