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听陈老师《中医处方用药思维、方法与技巧》课程体会

 谭一僧 2017-05-12

听陈老师《中医处方用药思维、方法与技巧》课程体会

——ZMZ——

——鄙人评语:很高兴同学们能认真听课,很高兴能对同学们的学医历程、学医理念、医学知识有所启发、帮助与提高。我想,这应该在学生脑海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应该是一辈子的影响!这也应该是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所在与欣慰之处!尽管认识尚略显肤浅,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讨论之处,但大学二年级能有此认识,已属难能可贵,再接再厉!

   
重复听陈老师的同一门课程《中医处方用药思维、方法与技巧》两个学期了,收获非常多。

首先是对自我的认识及肯定,人生是需要积极向上的态度。做人做事做学问,我们都需要树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个人都那么不可取代,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也许我很重要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她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从小我们就被将教育说我们不重要,与许多事物比较,我们微不足道,如沧海之一粟,甚至找不到存在感。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不可取代的: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是永远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病了,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了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以后的孩子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无法取代的。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于很多关系中,都是不可替代的。

 

学贵沉潜,学贵有恒,学贵专一。

在老师的心里奉行着这样的理念,也在实践中践行,并告知与我们。学习贯穿人的一生,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门有艺术的学问。现在的我们在中医学子的位置上,便是要一心投入在中医的世界里,学习扎实的理论,有了丰富的临床,老师的循循善诱教导。放置于四海,无论在什么位置什么样的人,要把一些事做好,就得如此。老师希望看到我们开花结果,我们也得让自己绽放的美丽。我会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踏实,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与君共勉。

 

    传药不传量。

现代临床用药与经方药的味数相比增加的很多。药味之多,品种之杂,势必相互牵制,往往影响疗效发挥。正如汪昂所言:“古人立方,分量多而药味寡,譬如劲兵,专走一路,则足以破垒擒王。后世无前人之朗视,分量减而药味渐多,譬犹广设功围,以庶几于一遇也。然种类太繁,攻治必杂,能无宜于此,而不宜于彼乎?”出于安全考虑,很多用药便有了这样的趋势。就好像撒了一把大网,让药自己去找病在哪一样。简单的说,药物浪费了吧,病人多花钱了吧;再者,疗效会有吗,如果按这种有药无方得到治法,是不会有得到好的疗效的。最后,还不能排出会有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很多医家善用经方,往往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中医之美也在于其量效之间的关系,一味药大中小剂量都会发挥着不同作用,不同配伍也会出现不同效果。

 

王道与霸道。

轻舟飞度法颇奇,霸药斩关沉疴起。王道霸道细思量,大小缓急皆相宜。乱世用重典,重剂起沉疴。上了老师的课,关于王道与霸道也就不陌生了,话是这样说“该重则重当轻则轻”,看老师与各医家将一个个疾病收治在手下,便是用药之有度。在临床中,每个老师的习惯用药还与其所承师派不同而发生变化,有的老师习惯小剂量有的老师又善用大方,都能取得很不错的疗效,在一个方中,药又不只是剂量上的大小之分,还与整方的配伍君臣佐使关系有关,每味药的大小也不是统一的标准,如附子十克与茯苓十克是肯定不能相等的。“治外感方如大将,消灭入侵之敌;治内伤方如丞相,治理国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此为依据,当然中医出来就不是固化的,辨证论治才是其精神。“用药之道,所贵者,首先在于切病。勿好奇,勿执一,勿轻妄,勿畏缩,勿燥焦,勿迟误,必须慎重而精详,圆融而活变,方能获得成功-费绳甫先生。”

 

做学贯中西的真中医。

在没踏入中医这块世界前,我对中医的接触和了解真不多。哪怕是县里中医院也找不到几个中医生,去看过几次病,视触叩听,西医检查手段,西医用药思维,开了西药打针,当然效果是不错的,当时发热,打完针就好很多,我眼中的中西医从来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放置于现在的社会环境,应该说,我们太需要西医知识的补给,在跟诊过程中,总能遇见病人拿着医院的检查单、出院小结以及自己所在服用的西药等多种西医有关知识,老师总能给出良性指导与建议,病人也是很信赖,一方面是为了病人好,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很需要西医知识的保护,现代医疗体系是以西医为主,我们何时收回失地不说,现在也该为中医为自己保留实力。听诊器、血压表还有体温计是西医的老三大件了,在临床用的很普遍,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的诊察,另一方面也能让患者直观了解自己的一些简单情况。一些检查指标不能被冠上某种疾病的代言词,指标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了,不治疗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较大变化,因而不可尽信指标。只有了解才有发言权,其实真正的好西医是不反对中医的,真正的好中医也不会无视西医的,医生的心里应是为了病人好,而不是非得较量个高低。中医的强大魅力在于其兼收并蓄,中医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没有说一家学说出现就把另一家学说给封杀了的,而是朝着不断全面发展,如今世界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中医更应当发挥这一特色,融汇贯通,将中医推向更加全面完善的另一高度。西医学的好,中医学的精,这样才是好。

 

各医家善用方药。

仝小林教授善用黄连治糖尿病;祝味菊老师善用附子;孔伯华先生人称孔石膏,是从燥、渴、喘,呕四处着眼,先生还善用鲜药,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及鲜荷花莲藕等,取其芳香轻清,清灵通窍,除秽透达等;汪逢春先生擅治时令病及胃肠病,在其他杂病治疗,常喜欢在方中加入各种曲类,如范志曲、霞天曲及沉香曲等;赵棻老师善用谷麦芽;朱良春大师善用虫类药等。每一医家,对药的运用都体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把一味药一类药用好,出神入化般。药对的使用,也是我们把方用好的关键,一药得另一药而将药效发挥的更好,减少其他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每一类病证都有不同药对的选择就不一一举例了。从古自今的医家,所传承的流派不同,除中医基础理论下的指导思想往往大相庭径,就从金元四大家说说,刘完素提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因而用药以寒凉为主;朱丹溪提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而用药以滋阴为主;如今我们人人皆知的火神派;在自己的眼中,还是看到杂家的魅力,有自己的用药特色在老师的跟诊中,也可以发现同一类病证老师的常用药,如从常见的小儿感冒举例,或见咳嗽鼻塞或不欲饮食或便秘或腹泻或人疲劳等常用见藿香、云苓、制半夏、厚朴花、陈皮、谷麦芽等,见咳嗽重者加入痰嗽散,见食积加入鸡内金,不好睡者加入夜交藤等。老师用药如调兵遣将,将敌人控制在手中,固护人的本身。泄泻与肝胆的关系,胆囊炎的影响。

 

有毒中药。

对中药的认识是个动态的过程,有的中药从无毒到有毒的认识也有从有毒到无毒的变化。现代中药的毒性分级也不明确。有毒中药的毒与效的关系,有医家认为毒是效的重要因素,也有认为毒无关于效。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面的手段,将有毒中药的毒性降低,如炮制、配伍;有毒中药之所以一直存在着,就一定有着无毒中药不可替代之处:如砒霜治疗白血病有特效已得到国际上的公认;马钱子对风湿痹痛的独特之处。用之不当也为毒,对于有毒的中药的使用,能恰到好处的发挥作用便是最好的,但也要有应对的方案,才能做到全面控制局面,附子中毒后,可以用蜂蜜、黑豆、防风和生甘草等。例如马钱子轻度中毒:(1)香油约50ml加白砂糖适量,混匀灌服。(2)肉桂6~9g水煎服。(3)黄芩60g水煎服。(4)甘草、绿豆各60g水煎服。(5)甘草125g水煎服,每4小时一次,可连续服2~4剂。惊厥严重时:(1)蜈蚣3条,全蝎6g研末,1次冲服。(2)僵蚕9g,天麻12g,甘草12g,水煎2次合在一起,2次服完,每6小时一次。2.西医处理:(1)立即将病人置安静的暗室中,避免外界刺激。(2)尽快使用中枢抑制药如戊巴比妥,巴比妥钠0.3~0.5g或安定10~20mg静脉注射。如病人躁动,一时得不到上述药物,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立即用10%水合氯醛30ml灌肠。禁用吗啡。(3)惊厥控制后,洗胃、吸氧、人工呼吸、输液等。3.其他:对轻度中毒,无明显抽搐者,应用中药解毒剂:蜂蜜6g,绿豆120g,甘草30g,水煎频服;对于中度中毒,有轻度抽搐者,可用防风6g,甘草10g,钩藤12g,生姜5g,青黛2g,冲服或水煎服;对严重抽搐者,可用蜈蚣3条,全蝎6g,研末一次酒服(小儿减量)
   

其中还有两节课的现场的案例分析。

读到大二我们开始和初步接触中医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开始会自己简单分析病症,做出自己的辨证。老师大脑风暴闪过,可能就集中了我们所有人的想法,视野决定智慧,视野来自于博览与实践。我们现在看到的问题观点有局限性,其实,在现在班级,虽然大家都是二年级学生,可是慢慢出现了分化,有些人的中医知识确实很扎实,很多老师也看在眼里,当然也很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得更好。临床是多变的吗,可我们也必须将课本的知识做好,才能让知识活化,脑袋里才有东西。

得师如此,此生幸之,定当勤奋,不负师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