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往前,让我们约会吧!三种依附类型怎么做?──依附理论系列(四)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5-12

交往前,让我们约会吧!三种依附类型怎么做?──依附理论系列(四)

2017-03-08 猫心侦探 心理Kr
心理Kr

psykr360

心理客,是一个专业服务于心理咨询行业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结合优质的心理咨询行业资源,为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免费提供包括学习、交流、成长和工具等在内的专业、全方位综合服务。 We Serve.


在前几篇介绍完基本的依附理论概念之后,本文即将带读者进入爱情的浪漫世界中了!


等等,在进入恋爱之前,是不是还少了些什么?没错,就是约会。什么,你说约会也在依附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喔?


没错,依附理论就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从母子、父子、朋友、伴侣、暧昧对象,甚至连儿子女儿长大之后,如何照顾年迈父母的方式都无所不包的理论,只是我将这一系列文章的重心定位在伴侣依附之上罢了。这一篇文章,就要来谈谈不同依附风格的人,在交往前的约会与暧昧当中,会展现出什么样的风貌。



从朋友关系慢慢升级成「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接着再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调情(flirting)和约会(dating)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由于调情互动以及约会,是一件充满情绪的过程,在这之中,可能会引起害怕失败与害怕被拒绝等担心的感受[1]。因此,依附风格的不同可能会影响约会历程的进行。


例如,有研究透过让受试者想象和假想的潜在约会对象互动的情形,发现受试者会把他们本身的依附模式套用到这个想象的对象身上[2];除此之外,如果过去交往过的对象和现在的约会对象特质越相似,我们越会把过去和前任伴侣的互动经验套用到现在的约会对象身上[3]


依附风格如何影响约会过程?




既然依附风格会影响到约会历程,那么实际的情形又是怎么样呢?试想你今天和你心仪的女生来到了一家简餐店,结果你们才坐下来点餐没多久,她却突然接到公司老板的电话,说有急事需要马上赶过去处理。这时候你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你要是结屎面给她看,可能就会给她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如果你能够有风度地跟她说没关系,她或许还会觉得有些亏欠,而主动约你下一次的行程。


而安全型依附的人呢,就如同前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他们比较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压力,自然而然地也比较能够掌握约会互动当中的这些威胁,并且享受、品味约会关系中的浪漫,创造一个舒适、正向的约会氛围[4]。因此,安全型依附的人在约会互动当中比较能够体验到正向的情绪[5]

有一个研究就是针对不同依附类型的人,「在一次社会互动当中会展现出哪些不同样貌」为主题而设计的,参与这个研究的受试者,在一周当中,只要每进行一次超过 10 分钟的社会互动,他就要完成一份名为「罗查斯特人际互动记录」(Rochester Interaction Record)的问卷(要是我的话,我就会在家里耍孤僻一整周,然后领受试金)。


结果发现,安全型依附的受试者和焦虑型或逃避型的受试者相比,他们在这些互动当中经历到了较多的正向情绪[6][7],因为在这些社会互动当中,焦虑型的人可能会不断担心对方不赞同自己或是拒绝自己,逃避型依附则会感到无聊且无法专心投入在他们的每日互动当中。


约会中的秘密分享


两个人要变得更熟悉彼此,进而发展成为伴侣,分享秘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了,你知道了我很多秘密,我也知道了你很多秘密,代表着彼此都握着对方的把柄,喔不是啦,代表着彼此都很信任彼此(虽然有时候吵架或是分手之后确实会成为对方的把柄啦QQ)。在心理学研究当中,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之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根据过去的研究发现,安全依附的特质能够促使一个人在约会过程中愿意自我揭露[8],这听起来并不难理解,毕竟安全型依附的人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善良的,因此比较不会害怕和其它人分享秘密。


而焦虑依附者呢?他们总是害怕自己得不到对方的爱,但同时又渴望被爱,因此他们的焦虑,常常使得他们太快地向对方吐露秘密[9]。可能双方才认识两天,他们就急着向对方吐露自己的心事,期望对方可以了解自己的需求,但是对方可能根本就还没有准备好,反而觉得这个人怪怪的,怎么还没那么熟就不断讲自己的秘密了,所以他们常常因此感到挫败。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再次印证了「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想法,「对方果然是没办法接受我的。」他们总是这么告诉自己,但其实只是他们讲得太快了而已。


我个人就曾经遇过这样的人,在认识一两天的时候,就不断向我分享自己的黑暗面,而在这背后呢?我猜其实对方担心自己不够好,认识久了迟早会被讨厌,与其到时候再来受伤,不如一开始就把自己的黑暗面都告诉对方,好让对方早点认清事实;但同时又期望对方在听到这些之后仍然能够承接住自己,能够幸运地遇到一个人,能接受如此糟糕的自己。


「我是一个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人」、「我还是很渴望有一个人来爱我」,这两个冲突的概念,不断地在他们心中拉扯着,因而造成了他们容易太快吐露心事、黑暗面的结果。


而逃避型依附呢?如同我先前所提到的,逃避型依附的人害怕和对方过于亲近,因此在约会关系中也很少谈及自己的秘密,总是在讲其他人的事情[9][10][11],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而其他人也不值得相信,他们害怕说了自己的秘密之后,会成为其他人攻击自己的武器,因此当他人触碰到自己的秘密时,他们总是顾左右而言它。


逃避型依附的人害怕和对方过于亲近,因此在约会关系中也很少谈及自己的秘密,总是在讲其他人的事情


我曾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焦虑型依附和逃避型依附的人,对于自己的看法都是负面的(心理学家称之为负向自我概念),他们都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不值得被爱的;在一个实验操弄中[12],实验者试图证实对自己的负面看法,会造成这些不安全依附者对于分享秘密这件事情感到很不安──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因此他们害怕说出秘密将使自己变得脆弱。


实验者的作法是,他们告诉这些参与者在一场竞争测试当中失败了,而其中一半的人被要求告诉他们的约会对象这件事情,另一半的人则被要求「即使心里苦,但是不能说」:


那些被要求告诉约会对象这件事情的人,如果同时有着低自尊的话(通常是那些焦虑依附者[4]),那么他们会比那些被要求不能说的低自尊者,更担心未来的约会关系会变得更糟。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高自尊者,那么当你被要求告知约会对象你的失败经验时,你反而比那些被要求不能说的人,对于未来的约会关系有着更正向的期待。


同时,在另一个研究里面发现,那些安全型依附的人,在「进行自我揭露」和「对于伴侣的自我揭露做出回应」这两点之上,都有着相对较高的得分:他们会对高自我揭露的对象分享更多的私人信息,而且他们会细心的注意对方的自我揭露内容,并揭露自己的秘密来响应对方[9],而自我揭露与响应,正是形成亲密、长期关系的基础[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一个有自信的人,并不会把你的失败等同于你就是一个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人;但是低自尊的人,就常常会把这两件事情连结在一起(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篇关于脆弱高自尊的文章,里面有详细介绍这个概念)。


良好的互动关系,应该是双方慢慢地培养默契,互相接住彼此的需求


而虽然安全型和焦虑型都会进行自我揭露,但是安全型的自我揭露比较像是传接球,他们在丢与接之间不断地培养默契,而焦虑型的自我揭露比较像是打击练习场的发球机,或是日本棒球动漫里面的变态教练,在大太阳底下训练每个球员连续接一百颗内野滚地球,他们不断的把自己的焦虑疯狂的丢到对方身上,也许一开始对方还能给予响应,但是当接球者接了上百颗球之后,迟早还是会累瘫的。


心理学家透过日记研究(diary studies,一种要求 受试者每天回家写日记记录彼此互动关系的研究),再次证实「好的传接球能够培养好彼此的默契」这件事情:当一个人察觉到关系中的互动伴侣是个有回应性(responsiveness),和他相处能够感到安心的对象时,那么他就会做出更多的自我揭露,并且到亲密与爱[13][14]


同样的,另一个研究采取录像记录的方式来研究这件事情,实验者把伴侣请到实验室中,让他们彼此讨论关系中曾经发生过的伤害事件,并录像记录。结果发现在讨论过程当中,「其中一方能够给予有同理心的回应」和「另一方自我揭露的深度(depth)以及广度(level)」有关;同时,如果双方在讨论时,男方能够给予同理响应并揭露自己的秘密,将使女方在讨论之后感到更加亲密[15]。


除了焦虑依附者会像铁血教练一样疯狂的发球之外,或许他们发的变化球也比较多。根据一份研究指出,焦虑依附者比较会对朋友撒谎,逃避依附者则比较会对伴侣隐瞒秘密[16]


另一份研究则指出,安全型的人对于亲密伴侣的互动行为更真诚,同时也比较不会撒谎与欺骗他们;而透过一些实验操弄唤起受试者的安全感,也能增加一个人的真诚的倾向,减少他欺骗、撒谎的倾向[17]。


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人约会呢?



从上面的研究看来,安全型的约会对象比较讨喜,似乎是显而易见的[18][19],例如一些研究就透过让受试者想象和安全型或不安全型的对象约会,来测量他们的情绪变化,结果很显然的,不论你是哪一类型的人,和安全型的对象约会,都会带给我们比较多的正向情绪[20][21][22]。除了你和哪一型的人约会会造成你的情绪感受有所差异之外,你本身的依附型态,也会决定你是否满意一段约会关系:低焦虑或是低逃避的人,比起高焦虑或是高逃避的人,更满意他们的约会对象[详见23]。


暧昧让人受尽委屈,如何发展成伴侣关系又是另一个议题

进入约会关系的人,总是会希望能和眼前的人发展成为伴侣关系(也许某些人例外啦)。虽然高焦虑的人,总是能够期望被爱(hunger for love),但是他们获得爱的机率,往往比安全型的人来得更低


在一个快餐约会(speed dating)的研究中发现[24],焦虑型依附的人在快餐约会当中,往往会采取乱枪打鸟的方式(unselective),他们总是想和每一个对象都发展看看,但是往往招来的结果就是不受大家的欢迎(unpopular)──他们往往会错失了那些可能发展的机会,做出许多的错误尝试,而这是快餐约会当中容易被拒绝的择偶策略[25]。逃避型依附则刚好相反,他们预期约会关系会失败,同时也厌恶承诺,因此比较不会和约会对象发展成长期的约会关系[26];相反地,低逃避的单身者则比较有可能将约会关系发展成为伴侣关系[27]。


签乐透式的约会关系



俗话说「事出必有因」,如果用演化的角度来看,焦虑依附者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依附策略,势必有它存在的原因。其中可能的原因就是,即使失败的机率很大,但是他们的策略就跟签乐透一样:「有买有机会」。伊斯特维克(Eastwick)与芬克(Finke)在他们的研究中,就操弄了实验者的焦虑依附感,结果发现,这样的操弄将会增加受试者寻找接近对方的可能性(proximity seeking)、表达温暖和爱意,以及其他亲近对方的行为[28]


除此之外,焦虑依附者也会对爱情有着较为不切实际的正向期待,尽管在第一次约会当中的幸福感很低,焦虑依附者仍然会预期自己会在接下来的约会关系中变得更快乐(可能是因为他们渴望爱情、被对方支持的感受以及安全感),因此会更积极的去寻求爱情。


但是,他们过高而不切实际的期待,常常是他们的约会对象无法负荷的[29]。这也验证了我们常常说的:「期望透过爱情来救赎自己,往往会让幸福的可能性变得更低」,如果能够让自己过得更好,然后寻找一个能够一起享受生活的人,会比自己过得很糟,期望一个人来救赎自己,更能够找到一段长期而稳固的关系。


延伸阅读


·[1] Zeifman & Hazan(2000). A process model of adult attachment formation. In W. Ickes & S.Duke(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37-54). New York: Wiley.

·[2] Brumbaugh & Fraley(2006). Transference and Attachment: How Do Attachment Patterns Get Carried Forward From One Relationship to the N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ntin, 32, 552-560.

·[3] Brumbaugh, C. C., & Fraley, R. C. (2007). Transference of attachment patterns: How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feelings toward novel peopl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 369 – 386.

·[4]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a).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5]Simpson, J.A. (1990).Influence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871-980.

·[6] Tidwell, Reis ,& Shaver(1996). Attachment attractiveness ,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 diary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 729-745.

·[7] Pietromonaco &Feldman Barrett(1997).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diary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 1409-1423.

·[8] Altman & Taylor(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9] Mikulincer & Nachshon(1991).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321-331.

·[10] Bradford,Feeney&Campbell(2002). Links between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dispositional and diary-based measures of disclosure in dating couples: A Study of actor and partner effects.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9, 491-506.

·[11]Keelan,Dion,and Dion(1998).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 of a self-disclosure explan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30,24-35.

·[12] Cameron, Holmes , and Vovauer(2009). When self-disclosure goes awry;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revealing personal failures for lower self-esteem individu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5,217-222.

·[13] Lippert & Prager(2001).Daily experiences of intimacy. A Study of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8, 283-298.

·[14] Shelton, Trail, West & Bergsieker(2010). From strangers to friends; The interpersonal process of model of intimacy in developing interracial friend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7,71-90.

·[15] Mitchell, A.E., Castellani, A.M. ,Sheffield, R.L., Joseph, J.I., Doss, B. D., & Snyder, D. K. (2008). Predictors of intimacy in couples’ discussions of relationship injurie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2,21-29.

·[16] Ennis, Vrij & Chance(2008).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ying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 Relationships,25 ,105-118.

·[17] Gillath ,O., Sesko, A. K., Shaver, P.R., & Chun, D.S.(2010).Attachment ,authenticity, and honesty: Dispositional and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can reduce self- and other-de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8,941-855.

·[18]Baldwin, M.W., Keelan,J.P.R., Fehr,.B. , Enns, V.,& Koh Rangarajoo,E.(1996).Soci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ail Psychology,61, 226-244.

·[19]Frazier, Byer, Fischer, Wright, & DeBord(1996).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partner choice; 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findings. Personal relationships3, 117-136.

·[20]Chappell & Davis(1998).Avoid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defensive process. In J. Belsky & T.Nezworski (Eds.)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pp. 300-323).Hillsdale ,NJ: Erlbaum.

·[21]B.Feeney, Cassidy & Ramos-Marcuse(2008).The generalization of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to new social situations; Predecting behavior during initial interactions with strang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1481-1498.

·[22]Klohnen & Shanhong(2003).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personality; What is Attractive—self intimacy, ideal similarity, complemetarity , or attachment secu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5, 709-722.

·[23] Mikulincer, Florien, Cowan & Cowan(2002). Attachment security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 systemic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dynamics. Family process,41,405-434.

·[24] 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2010).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of chronic attachment anxiety at speed dating; Being unpopular is onl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bl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ntin,36,1024-1036.

·[25] Eastwick, Finkel , Mochon &Ariely (2007).Selective versus unselective romantic desire; Not all reciprocity is created equal. Psychological Science,18,317-319.

·[26] Birnie, McClure, Lydon & Holmberg(2009).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commitment aversion: A script for relationship failure. Personal Relationships,16,79-97.

·[27] Schindler,Fagundes,&Murdock(2010).Predictor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formation: Attachment style, prior relationship, and dating goals.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17,97-105.

·[28] Eastwick&Finkel(2008).The attachment sytem in fledgling relationships; An activating role for attachment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5,628-647.

·[29] Tomlinson, Carmichael, Reis& Aron(2010).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ccuracy for relational events and anxious attachment.Emotion,10,446-453.


本文系“心理Kr”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