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风韵》微刊第一期
《翠微风韵》微刊创刊寄语 宣 善
地处赣江源头,建县三国东吴嘉禾年间。物华天宝,有翠微峰以丹霞地貌而揽胜东南;人杰地灵,有宋代戴复古、曾原一之“江湖吟社”,明末清初魏禧等“易堂九子”而蜚声海内。而今,国运兴则文运昌。宁都文学艺术日臻繁荣,方兴未艾,被省市文联领导和专家学者誉为“宁都现象”。
自2002年5月以降,我宁都县诗联学会在党政关怀、社会各界支持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在唱响时代主弦,讴歌改革开放及经济和社会事业发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可喜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追求不懈,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中青年诗友,大大增添了学会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加强了与全国各地诗友和诗词组织的联络、交流和互动,博采众长,从而增强了精品意识,诗事活动日益增多,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日前,县学会中青年诗友胡滨、彭日生、余洪琛、龚发林、刘笑澜、邱克明、罗道旺等同志,又热心筹办《翠微风韵》微刊,此举得到本会诗友和各地吟长的纷纷点赞与支持,并在短期内收到各地发来的不少贺章。为此我深表谢意。微刊即将首发,我欣然写了这段话,希望编委会的同志为我“文乡诗国”诗词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以贯之,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使微刊越办越好。亦赋巴歌一首,聊表祝贺与共勉: 善始原知贵敬终,五贤九子是师宗。 斗诗巷畔新军聚,八面来风阵势雄。
宁都县诗友贺作
七律·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罗兵
微刊一角竟堪骄,各寄情怀入碧霄。 杜李雄风凝老事,寒梅骏骨印新潮。 林幽或蕴红旌举,玉冷当凭素手雕。 闹市藏隅承可叹,易堂正气净尘嚣。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新韵) 文/宁桂生
滔滔梅水涌新潮,竹掩易堂天半高。 极目群山花正艳,万千九子看今朝。
水龙吟·寄语“翠微风韵”微刊 文/胡滨
诗心应寄嵯峨,丽英仙子何时隐? 晨岚偶拂,锦湖初涨,春犁又垦。 历历莺鸣,涟涟舟动,骤来桃汛。 结社襟怀阔,五湖四海,微刊聚,群情振。
一任危峰竹引,叹当年、勺庭底蕴。 登高作赋,凭亭吹笛,全由丹寸。 牵念苍生,点评时事,妙言宏论。 倩谁人、看我枝荣本固,翠微风韵。
七律·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彭日生
雪竹坪中古韵长,构诗巷里斗诗忙。 前贤秀句留风骨,后学壮怀追易堂。 一掬银波堪煮酒,万寻丹壁可雕章。 梅江今日千帆竞,翰苑明朝百卉香。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刋开坛 文/余洪琛
翠管浓繁笔势横,微闻诗国复迁声。 风疏梅水春熙景,韵事玲珑扬旆旌。
五绝·贺《翠微风韵》公众号面世 文/龚发林
君到宁都去,休耽其女好。 归时马步轻,诗韵连芳草。
七绝·贺赣南《翠微风韵》微刊面世 文/刘笑澜
翠竹成箫意自闲,微言我亦许千般。 风流不减斗诗巷,韵里依稀九子颜。
七绝·寄语《翠微风韵》微刊 文/邱克明
诗国千年越宋唐,众星捧月翠微光。 文乡大雅呼风韵,真气和春到易堂。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罗道旺
诗国欣闻耸翠微,晴川一鹤挟云飞。 易堂风骨今犹在,欲向青霄揽月归。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号 文/温吁宁
欣迎诗雨沐文乡,洗尽凡尘绿翠岗。 九子风骚期各领,勇攀峦顶续华章。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彭金保
吟坛春暖竞芳菲,风韵无边数翠微。 老凤雏鹰频妙语,易堂真气复来归。
赣南诗友贺作
五律·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邱才扬(上犹)
花事竞芳菲,清吟入翠微。 易堂遗故迹,诗巷占先机。 薪火传承远,风雷益震威。 摩云鹏翅展,万里欲腾飞。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刋开坛 文/廖志斌(赣州)
宁都四月尽芳菲,宋韵唐风滴翠微。 诗国文乡多秀笔,开坛盛举映朝晖。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刋创刋 文/王兰章(上犹)
翠峰重振易堂名,微信频传大雅声。 风暖文乡吟帜举,韵萦诗国九贤情。 注:九贤即易堂九子。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新韵) 文/邱国政(大余)
风韵当年与日辉,诗文美帖展雄恢。 易堂九子今犹在,化作微刊映翠微。
七绝·祝贺宁都《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俞春林(瑞金)
诗坛又起翠微风,网络期刊雅韵充。 九子先贤文德颂,宁都代有畅吟红。
七绝·喜贺《翠微风韵》微刋创刋 文/黄萍香(石城)
盛世唐风何处聚?诗花韵雨竞增辉。 高山流水如潮涌,秋月华星映翠微。
七绝·贺宁都《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江南雪(龙南)
熊熊火炬照清河。千万诗心起浪波。 莫道人间鲜挚友,且听文苑正欢歌。
七绝·贺《翠微风韵》创刊之喜 文/赖佛炎(龙南)
故园才子足缤纷,树帜扬承唐宋魂。 喜有韶音常贯耳,龙门立雪也收银。
外地诗友贺作
联贺《翠微风韵》微刊开坛 文/彭年祥(共青城)
翠染群山 微存大雅
联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胡德棒(四川)
翠屏山上添新韵 微信群中沐古风
五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童怀勤(上饶)
翠微林木秀,待日自参天。 风雅当涵泳,蓬心灿白莲。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许碧霞(宜春)
诗国文乡吟社地,翠微献巧绽新花。 凌云霄汉唐风拂,红土萋迷宋雨斜。
七绝·贺赣南《翠微风韵》微刊开坛 文/吴能武(乐平)
诗坛又涌翠微风,心律交流广聚雄。 古韵新花迎晓露,扬帆四海显奇功。
七绝·贺宁都《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谢永红(共青城) 翠韵开头翘指夸,微刊上线聚精华。 惊人卧虎藏灵地,贺语连篇是大家。
五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号 文/燕淑清(江苏)
一
贺语翠薇鸣,犹闻苇笛声。 客家多少路,满目起峥嵘。
二
豪气入几层,初心一脉承。
驰怀骚墨处,袖底摄天鹰。
三
又见韵红妆,金鸡一派光。
诗心飞百尺,词赋向苍茫。
四
峻岭墨无疆,兰亭一砚长。
欣然开版语,岁月在流觞。
七绝·《翠微风韵》微刊创刊志贺 文/陈天培(福建福州)
凤集鸾翔聚翠微,吟旌高树振雄威。 赣南多少如椽笔,欣看雏鹰正起飞。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林世保(福建)
翠拔苍茫何处展,微波荡漾下宁都。 风摇唐宋凌霄曲,韵洒诗园饮一壶。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开坛 文/林爱惠(福建福安)
杨柳繁枝拂翠微,文轩画意尽芳菲。 吟坛秀笔唐风韵,海水惊涛砚底飞。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号 文/王五洲(福建)
杲日融融照翠微,吟旌猎猎彩云飞。 唐风宋韵新声起,诗国文乡浸碧晖。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面世 文/代古成(海南)
翠竹千竿化作诗,微刊初岀赣南时。 风情才子流觞处,韵国文乡事可期。
七绝 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胡方元(河北邢台)
赣南独秀翠微横,古韵悠悠今又呈。 九子易堂应释憾,再传薪火有群英。
七绝·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 文/苏涛(广西)
春风一夜自纵横,多少遗珠向客呈。 奋把微刊同做大,唐林再出万精英。
七律·喜闻《翠微风韵》创刊 文/何雪辉
诗国忽传创翠微,初闻喜泪满青衣。 却看吟友拳拳爱,全执狼毫字字玑。 惫夜书情须美酒,清风写意有明辉。 俱怀逸兴月中舞,便揽壮思歌里飞。
水龙吟?贺翠微风韵微刊创刊(葛立方体) 文/绿萝婉兮(河北廊坊)
宋唐风骨犹存,隔屏且待酬新旅。 烟波荡漾,东阳照彻,初逢如故。 吟啸徐行,同题分韵,尽情倾吐。 各裁珠寻贝,神游今古,抛名利,谁能阻? 不觉韶光飞渡,久痴迷,字中乡土。 微群唱和,红尘家国,落霞孤鹜。 百将争鸣,山河生色,几多朝暮。 向文坛毕力,长虹架起,扬国粹,齐声赋。
风入松·忆稼轩 兼贺《翠微风韵》创刊(新韵) 文/持戒留白
季春青杏忆封侯,无意弄轻柔。 回睽宋律花飘处,郁孤台、永世堪愁。 红袖杭罗香彻,惯看泛浩银钩。 银花火树话西楼,依旧皱湖收。 千戈万马前朝事,遗桥驻,易马横舟。 非问英雄出处,虔州上绕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