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有三个硬伤,决定了其欣赏水平不高,甚至严重错误。鉴于互联网对性情的释放,不迷信权威,相当一批初学者有眼不识金镶玉,任意批判辱骂真正的高手名家。 一,技术层面。初学者对于用笔乃至章法的技术训练稚嫩,尚无独立创作的能力。实践上的体会极其肤浅。导致对高级形态无法形成共鸣。
二,见识偏狭。对历代书体书风的形成演变不甚了了,只停留在美观与否,甚至认为写不了楷书的都是伪书家,而对楷书的理解仅限颜欧柳赵。至于六朝碑版,民间残纸,尤其明清以后碑帖融合,没看过,看不懂。甚至连先于王右军的张芝索靖陆机钟繇也看不懂,看王右军最多看个兰亭序而已,至于二王书札自动过滤。
三,对历代书论也完全无知。连粗浅的米芾拜石,四宁四毋,也不能理解。不能辨证地看待真正书家的审美思想。明明自己的字不入门,满纸是病,丑恶俗气,却嘲笑王镛石开曾翔为丑书。 痛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