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0512必须注意的趋势:巴菲特开始拥抱科技股

 napoleona 2017-05-13
2017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已落下帷幕,在惊叹巴菲特先生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非凡投资业绩时,今年,给我触动颇深的是金融与科技的对接。

  从奥马哈归来,最大的感触就是科技的大潮已无可阻挡。

  不管是传统行业的科技转型,还是新的互联网公司的金融科技,科技转型和创新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广泛,连巴菲特和芒格都已经转型投入了科技行业的投资。

  比尔·盖茨在现场的一个交流中谈及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等等的颠覆性运用。

  价值投资大佬马里奥·葛贝里,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前的一个活动中,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对于全球食品行业的供求冲击和整合。

  连传统的可口可乐公司,也在会场推出了一个可以和人语音交流,并同时出售可乐的机器人。


  可口可乐的售货机器人

  笔者认为,投资人需要转变观念,将科技公司的领先技术作为新的“护城河”,结合传统价值投资的分析,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对于科技行业的投资

  抱憾投资亚马逊可转债

  巴菲特今年是87岁高龄,芒格是93岁高龄。但是,他们对于有关科技行业的投资和访谈,今年表现出了超常的热情。

  两位老人给笔者感触最大的是他们积极转型的精神。

  有人说,巴菲特不投资科技公司,这个说法不够全面。客观的说,巴菲特过去确实在公开市场上投资科技行业比较少,并不是完全没有。

  他曾经在亚马逊公司的发展早期,投资过其可转换债券。这笔投资是典型的价值投资做法,就是投资的时候要保护下行风险。

  可转换债券有保护本金的属性,就算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持有人也有权参与公司破产的资产分配。

  投资可转换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债券利息,同时,在到期日前,持有人会拥有一个隐含的看多期权。

  如果债券到期日前股价大涨,持有人可以选择行权,即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从而获得大幅差价带来的丰厚利润。

  遗憾的是,前些年,亚马逊的股价非常差,巴菲特投资的可转换债券离行权价很远,债券到期后,巴菲特也没有获得亚马逊的股权。

  这一点,巴菲特和芒格都坦言深表遗憾。

  这次股东大会,巴菲特反复提及亚马逊,认为贝佐斯是难得的天才,盛赞贝佐斯从零开始,创立了网上电子商务和云计算这两大万亿美元级别的商业模式。

  那么,大家要问:伯克希尔·哈撒韦会不会投资亚马逊呢?

  读者可以阅读【取金】APP陈凯丰专栏【华尔街真相】原文《对话贝佐斯:亚马逊是如何布局未来的?》。


  IBM微盈和苹果大赚

  巴菲特在科技股公开市场上投资的IBM和苹果两家公司都非常值得分析。

  IBM公司是科技业的元老级企业,提出的很多概念都曾经大幅领先其他公司。

  比如,十年前就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开发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多年前就打败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

  在人工智能方面,开发的Watson医疗系统,已经在诊断病人方面超过了人类医生。

  问题是,IBM偏重硬件的商业模式,以及大力发展企业咨询行业业务,这两点和互联网的新思维不太对接。

  等到亚马逊的“云”计算成为市场领导者以后,IBM再奋起直追已经有些晚了。

  巴菲特买入IBM的平均价格是每股170美元左右,算上这几年的股利,现在以每股180美元的平均价格卖出,可以说是小赚。

  并没有很多媒体上误读的“巴菲特买了IBM亏钱了”这个说法。

  笔者认为,如果说损失,最大的损失是机会成本。

  因为,在巴菲特投资IBM的同一时期,美股的五大科技公司股价基本上都是翻了一倍以上。

  反过来说,即便IBM不断进行巨额现金回购股票,发放股利,对于投资人的下行风险也是极为有限的。

  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的手笔更为巨大,从2016年5月份开始,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苹果公司股票。

  苹果在巴菲特开始买入后,上涨超过40%,加上股利分红,巴菲特在投资苹果公司上的收益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从持仓量的角度看,也能说明巴菲特对科技股的青睐。

  巴菲特持有苹果公司的股票仓位已经取代了原来位居第二大持仓量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仅次于富国银行290亿美元的仓位。

  随着巴菲特卖出一部分富国银行的持股,以及苹果公司的不断回购股票和分红,也许苹果公司有可能成为巴菲特的最大的持股。

  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个从很少投资科技股的机构转型为最大的科技股投资人之一,这个事实非常值得大家深思,是否我们也需要转型?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科技实业公司

  除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公开市场对科技领域的投资,旗下的实业公司也有大量的科技投入。

  比如,巴菲特在2015年全资收购的精密铸件公司(NYSE:PCP)。

  该公司垄断了全世界飞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技术,在3D制造精密器件方面拥有极为雄厚的实力,产品还用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非常复杂的机械产品上。

  而且该公司的利润率,已经超过了波音和空中客车等公司客户。

  加之巴菲特去年开始大规模投资航空公司,并成为美国最大的四个航空公司的最大股东,可以说,航空的产业链他都深度参与了。

  目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在更换新一代客机,运用复合材料和三维打印技术的客机,比前一代平均省油20%。

  这样的科技创新都将体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将来的业绩中。


  伯克希尔的飞机发动机样品

  在能源领域的科技投入也是巴菲特投资科技领域的一大聚焦点。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大块业绩,虽然是来自于像中美能源公司、内华达公用事业公司等传统能源公司,但是,这些能源公司在通过传统方式发电的同时,也在投入巨资开发新能源。

  过去几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投资了70多亿美元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天然气发电等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上。

  另外,美国最大的两个铁路运输公司——UPC和BNSF的总部都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历史上,美国横贯东西的铁路动脉就是在奥马哈对接的。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BNSF的全资股东。近年,巴菲特在他的股东信中也多次提及对于铁路运输业的大量资本投入,升级改造传统的铁路基础设施,改建为智能系统。

  奥马哈的金融科技热潮

  奥马哈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美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的中心,实际上,也是美国金融数据行业的核心城市,许多世界级的金融数据大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都纷纷落户于此。

  这次巴菲特股东会其间,笔者还参与了另一个金融科技转型和创新的论坛。

  论坛的会场地点就设在全球最权威的消费者数据分析公司——Gallup(盖洛普)公司总部。

  Gallup公司创办于70多年前,前身是由Gallup George Horace教授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创办的民意调查公司。

  后来公司经过不断发展,全球总部搬迁到了奥马哈。

  在这次金融科技论坛上,来自于美国最大的金融数据处理公司——“第一数据”,和其他专家一起畅谈了金融科技的发展。

  其间谈到,目前在测试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允许任何用户通过“刷脸”,不用任何信用卡或者其他身份认证,便可以从提款机上,提取20美元现金。

  还有的在尝试无人商店,即通过人脸和货品的自动识别,实现无现金、无信用卡交易。

  关于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来在美国的运用,现场也有激烈的讨论。当然,最大的担忧还是付款安全问题。

  笔者也提问了关于这些生物识别技术,将来取代银行零售网点的速度问题。

  得到的答案是:对于金融科技的新技术,在年轻人群中接受的速度会非常的快,对于其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奥马哈除了有Gallup和第一数据,美国线上股票交易的最大的公司TD Ameritrade的总部也在这里。

  由于TD Ameritrade的成功低价策略和便利服务优势,现在正在取代了美国传统中小型券商的交易服务,这个过程对于华尔街的传统交易业务也带来了一场革命。


  Gallup总部

  除了这些总部,美国线上支付的一大公司PayPal也将运营中心放在了奥马哈。

  PayPal可以说是支付宝的美国前身,公司的创始人还包括现在特斯拉和Spacex的董事长马斯克。

  在奥马哈交流期间,PayPal提到,他们已经在奥马哈经营了11年数据中心,业务覆盖全美和加拿大。

  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也正在奥马哈建设一个146英亩的数据中心,计划于2020年竣工。

  大型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奥马哈附近有非常好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新能源的基础服务,也是吸引这些数据公司的巨大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