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合璧医泽长昭

 自扶馆 2017-05-13

中西合璧 医泽长昭

(2008-08-26 11:35:16)
标签:

杂谈


                             中西合璧 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陈太羲故居鸟瞰图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中西合璧 <wbr>医泽长昭


家学渊源
    陈太羲先生名俊寿,字明一,号太羲,以号行。1917年7月24日,他出生于兴化城陈氏书香门第。陈氏为宋元时代兴化“顾、陆、时、陈”四大家族之一。明清两朝,陈氏家族先后产生五位进士,先生乃第五位进士陈广德后裔。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陈广德考中乙巳恩科(与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同科)第3甲第27名进士,从而成为陈氏家族中第五位进士。他官至户部主事,为孝母辞归,任兴化文正书院山长,文名赫赫,与刘熙载齐名。著有《蕉根集》、《兴化对》、《周易纂义》等著作。咸丰元年(1851年)与刘熙载同修《重修兴化县志》(梁志)。咸丰四年(1854年)为兴化施氏家族修谱,并著《施氏族谱序》。序中肯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白驹场”,且“耐庵之精于文”,为当代研究小说《水浒传》及其作者兴化施耐庵留下了重要的书证。加上陈氏先祖陈十大曾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参加张士诚农民起义,与施耐庵、卞元亨等关系密切,更为我们今人研究施耐庵留下了十分宝贵而至关重要的线索。“四牌楼”上悬有旌表陈广德的“行为士表”匾额。同时,兴化士绅又增题其名于“琼林世宴”匾上,旌表陈氏“一门五进士”。
    陈氏家族历代人才辈出,除明清四代人中出了五位进士外,举人、贡生及文人墨客代有人出。
    陈太羲先生自小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中,耳濡目染,加之他早年聪明好学,尤喜医书,入塾后,熟读《三字经》、《千字文》和《四书》、《五经》,复读《药性赋》、《汤头歌》、《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内经》、《难经》等医书。为日后攻读、研习古今中外医学名著,撰写医学论文打下坚实基础。

家庭熏陶
    在自清道光年间至上世纪20年代的近百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大江南北医学界出现了常州武进孟河镇的“孟河医派”和江淮东部地区水乡兴化的“兴化医派”。这两大医派的名医名家,不但继承了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精髓,而且有所创新和发展。同时,两大医派又各擅所长,医著宏富,人才辈出,代表了当时我国传统医学的最高水平。
    以“尊经而不泥古,用药轻巧而灵活”见长的“兴化医派”,不但拥有江曲春、赵海仙、魏荫塘、张涤珊、陈子嘉等一批阵容庞大的名医队伍,而且无论是当时,还是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们一代代优秀的弟子、传人遍布两淮、盐阜、扬州和海外。毕生从事研究和倡导中西一元化“世界大同医学”,致力海峡两岸中医学术交流的陈太羲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933年,先生16岁即受业于“兴化医派”中坚人物之一的岳舅魏乐生先生。其后,私淑赵海仙、魏荫塘二师。在刻苦钻研《药性赋》、《汤头歌》、《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等中医基础课程之外,深刻领会“兴化医派”临床诊断及用药诀窍。同时,在外祖父北安丰镇名医龚小白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熏陶下,医技、医德均有提高。20岁出道,即在家乡悬壶济世。日寇入侵兴化时,先生辗转敌后,行医问道。抗战胜利后,应医学名家时逸人先生邀请,出任南京中央国医馆秘书、首都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后又兼任下关诊所主任。为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先生在行医之余,经常与南京名医以及寓居南京的施今墨、谢汇东、章启民、时逸人等国内知名医家、学者、教授谈医论病。此外,与梅健寒、朱亚平等针灸名医交流切磋针灸临床应用心得,以补时方之不足。
潜心著述
    1950年底,陈太羲先生应同仁邀请,客居香港行医。在寓港20余年间,利用诊务余暇,于香港中文大学东方联合书院接受现代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先生在香港中国医学院讲授《针灸学》、《内经》等中国古典医著。此后,创立“东方医学研究所”和“香港中华中医学院”,并创办《东方医学杂志》等期刊。
    在港期间,先生于读书、教学、行医之外,潜心研究《内经》,阅读西医名著,浏览一般科技新书。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先生不断实践一生中三件要事:一是面对西方医学鉴别诊断的新知识,结合中医传统的理论模式或疗法,应用于自己的临床医疗。二是模拟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利用爻、卦符号,套上五行模式,希望将中医系统模式能与理论结合。三是著成《内经医学之科学境界》一书。
    在《内经医学之科学境界》中,先生将成书于秦汉之间的《内经》所集的各种学说,对比西方现代医学内涵,进行系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为现代中医的发展、中西医合璧的探索作出了很大贡献。先生认为:“中国医学的渊源《内经》,乃实事求是、绝不空读的学术,和现代西方医学适应科学方法并无分别。不过,在观点方面,我国《内经》医学偏重于论群,西方现代医学偏重于析类,在检证方面,我国《内经》医学纯粹用宏观方法,西方现代医学注意于微观方法。在理论方面,我国《内经》医学假借阴阳、五行(两个代数系)的规律说理,西方现代医学假借物理、化学规律说理。从表面看,这些治学方法似乎各有短长,无论在结论上,以及在医疗临床的实用价值上并无轩轾可分。例如,我国虽习用针灸和偏方于自然生药,西方虽习用割治和偏向于提纯成药,而达成同病异治的疗效,百分比也不相上下。因此,倘将我国医学,随时将主(机体)客(激源)体相提并论的相对观学说,以之与西方前比的细菌病理、当代的应激(内分泌应力)学说、日拍(生物节奏)学说三者混合起来概括比较,当可了解中西医学实无半点矛盾。其中应激学说,相当于我国的脏气学说;日拍学说,相当于我国的运气学说。”由此,先生呼吁:“从整个医学立场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将中、西医学从理论上求其正确的、切实的、全面的、赶快的结合起来。”
名动海内外
    1975年,先生在陈立夫、马光亚、陈紬艺等人的邀请下,到台湾主持中国医学研究所工作。针对当时台湾社会上有些人不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广博内涵,以为中医只能诊脉、看舌和开药方一点点学问,所以将医研所分为六个组:一、中国医经医史学组;二、解剖(人形)、生理(脉象)、病理(病机)学组;三、诊断学组;四、方药学组;五、疾病防治学组;六、针灸推拿学组。
    1982年,先生放下医研所工作,担任台湾中国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时,在院中设有中西医合作的肾功能小组、中西医合作的高血压小组、中西医合作的脾胃科以及中西医合作的肿痛科小组。他认为,将来这类小组日渐增多到饱和的程度,院中的中、西两部的制度势必中止。到时,就会出现名副其实的中西医合作的教学医院了。
    陈太羲先生为实践自己以上中西医结合的崇高目标,在医院中,邀请中西医专家级医师,分别为同一患者作双重诊疗,依据患者的意愿,由中医或西医治疗,从疗效中进行对照性临床研究,为培养兼通西医临床现代化的中医师作不懈努力。
    陈太羲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医药的弘扬和发展。他经常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讲学,推动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频频出席世界中国医药学术交流会,论述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学及其对世界医药学的巨大贡献。
    陈太羲先生虽然长期寓居港台,但十分关注祖国大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除了利用自己的信箱将大陆中医药书刊介绍过去,同时积极推介自己家乡“兴化医派”的临床医学经验,使“兴化医派”在港台得到弘扬。他在香港再版了“兴化医派”赵双湖先生(赵海仙祖父)的《医学指归》一书,并为其写了《前跋》。跋文称:“双湖先生指归之论,仍当适用于今世,虽旧犹新,谁曰不宜?”
    1988年秋,先生应邀赴厦门参加海峡两岸首届中医药学术交流会。以后,他每年都回大陆,足迹遍布北京、南京、厦门、上海、西安、安阳、兰州、咸阳、西宁、昆明、扬州、江阴和故乡兴化,为弘扬中国医学,让中国医学增进人类健康殚精竭虑,操尽心血。1996年10月17日,陈太羲先生在郑州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不幸去世,享年80岁。先生去世后,陈立夫先生为先生亲题的“医泽长昭”挽联被悬挂于兴化故居,对先生一生从事中医学事业以及主张中西医合璧并身体力行所作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可谓盖棺论定。

著述与学说
    为了奠定中西医理论基础,先生于1959年撰写了《东方医学范畴》和《十二经脉解剖图谱》,分别由“香港实用书局”和“台北正中书局”出版发行。
    翌年,先生又在香港发表了《穴位解剖意象图》。先生在书中首先提出了人体集合观,并建立“穴树”学说,即从解剖学的角度,阐述人体经穴与表面血管、神经、淋巴及筋膜的关系,试图揭示经穴的解剖实质。经过十多年对人体经脉穴树的研究,先生发现前苏联(今俄罗斯)比洛果夫教授所说的血管神经束与我国古代《内经》中有关经脉的描述极其相似,而比氏却忽略了皮下组织的血管神经结构。为此,先生的研究更进一步发现人体经穴中除了血管与神经交合的束状组织(即血管神经)之外,当包括束状组织向皮下组织延伸出去的各种结构,其状似树枝,故名“穴树”。
    先生将“穴树”分为“浅穴”和“深穴”两大类型:“浅穴树”发自机体浅层,由肌肉之上的经脉分向皮部,多见于肺、大肠、胆及肝经各穴。“深穴树”发自机体深层,由肌肉之下的经脉分向皮部,自然较深,多见于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及三焦经各穴。由此,不同病位,采取不同针刺深度,通过肤刺,针锋穿过真皮,即取得效应。通过经刺,针锋要深入经脉之间,才合要求。先生提出不同的疗法采取不同的针刺深度,即“刺穴治皮深度”、“刺穴治脉深度”。“刺穴治肌深度”、“刺穴治筋深度”、“刺穴治骨深度”。
    先生对穴树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医解剖学的研究,是对中西医整合打下的理论基础,得到经穴学家、解剖学家的赞同。
    1975年,由他和汪叔游教授共同指导的纪鸿明硕士论文———《内经五脏脉之判图与真脏脉之预后》,曾获台湾科学展医学组首奖。1979年,在澳大利亚亚洲传统医学国际会上,他发表了《固有筋膜以上的穴树图》论文,并当选国际亚洲传统学会理事,后又当选该学会台湾分会会长。此后,在他的倡导、组织下,台湾陆续召开了:台湾针灸研讨会,第一届国际针灸研讨会,第一、二届兽医针灸研讨会等。
    陈氏之所以成为针灸名家,除了学有渊源,更重要的是他能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师古不泥古,创新而有据。陈氏临证主要特点有:1.重视辨证论治。2.提倡中西医结合。3.整体集合观。4.针药并施。孙思邈指出:“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在这思想指导下,他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并总结了许多典型病例,疗效卓著,信而有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