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二:自胜者强︱投资茶话

 债牛王者 2017-05-13


 自胜者强 


通过与巴菲特的第一场对话,老子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学问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与投资学息息相通。他希望尽快深入到进一步的讨论当中。

 

于是他继续向巴菲特提问:上一场对话,你谈到做投资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自己的能力圈,那么在认识自己之后接下来又该如何行动?

 

巴菲特:认识自己仅仅是做好投资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要能够战胜自己。

 

老子:你是指战胜自己的贪婪与恐惧等负面情绪?

 

巴菲特:是的。“你可能拥有出色的数学、金融及财会知识,但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绝不能在投资中获利。”

 

老子:那么,靠什么战胜它们?

 

巴菲特:靠理性与自律。

 

老子:怎样在投资中贯穿理性与自律?


巴菲特:在我看来,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老子:所以你从来不跨出自己能力圈半步?


巴菲特:“任何情况都不会驱使我做出在能力圈范围以外的投资决策。”

 

老子:这有点吹牛吧,难道你的内心从来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巴菲特:这还真不是吹牛,不信可以请小舍介绍一下我买100股微软的故事。

 

小舍:事情是这样子滴。巴菲特先生与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好朋友,他们的交往很有戏剧性。巴菲特比比尔·盖茨大26岁,当朋友介绍他们认识时,他们一开始是互相抵触的。巴菲特认为他并不想与小自己很多的比尔·盖茨有任何交集。毕竟,电脑不是他的菜。而比尔·盖茨觉得花一整天与一个只会挑选股票的人在一起没什么意思。

 

但是甫一见面,他们却立刻擦出友谊的火花,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巴菲特先生曾公开称赞比尔·盖茨是当今全球商业界最聪明及最有创意的经理人,微软公司棒透了。他们一起打牌、一起旅游、一起谈论商业,后来巴菲特甚至将大部分资产捐给了盖茨基金会,价值约合310亿美元。

 

可是当比尔·盖茨建议巴菲特投资微软的股票时,巴菲特先生却不为所动。不过为了友谊,巴菲特在比尔·盖茨生日的时候买了100股微软的股票,用的还是自己的钱,而不是公司的钱。

 

老子:这么绝也是没谁了!后来微软的股票怎么样?

 

小舍:非常好,一路上涨。

 

老子:那么,巴菲特先生是否后悔错过微软?

 

巴菲特:没什么可后悔的,我的确可以买微软赚几十亿,“但这不算数。因为我一直搞不懂微软。”

 

“我无法很放心地去预估微软公司的未来盈余,无法计算微软的未来价值。”

 

老子:这确实不容易做到,所以你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巴菲特:或许吧。我确实说过:“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资成就,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别人的愚蠢。”

 

我一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我们必须比别人更有自制力。”

 

老子:那么,怎样才算在投资中战胜了自己。

 

巴菲特:“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会再随着股票的涨跌而波动了,那时你才真正在股市中战胜了自己。”

 

当伯克希尔公司购并成功在望,我希望自己连“心跳都不会加快一下”。

 

老子:你已经成功达到了这个境界。

 

巴菲特:应当说,理性和自律也是无极限的,我还可以做的更好,我也坦率地说过:“有效控制情绪,能让我的投资收益再提高30%”。

 

老子:知易行难,应当没有人会怀疑理性与自律的重要性,关键是怎样才能够做到,这方面你是否有些独门秘诀?


巴菲特:我自己的经验是,培养理性与自律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老子:试举一例。


一涉及到表扬自己,巴菲特照例请小舍救场。


小舍:有一次,巴菲特参加了一场户外高尔夫运动,在三天内一杆进洞的成绩为零。于是,巴菲特的高尔夫球友们决定同他打一个赌:如果他不能一杆进洞,只需付出10美元;而如果他做到了,可以获得20000美元。当场的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巴菲特拒绝了,他认为人应该随时约束自己,通过一件件小事培养自制力。


老子:这个游戏听起来风险并不大,巴菲特先生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巴菲特:老先生见笑。我之所拒绝是因为我一向认为:“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


老子:精辟,还有其他心法吗?


巴菲特:我还有另外一个信念:“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只需要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老子:这条心法很实用,凡事如果能够提前意识到坏的后果,自然行事会倍加谨慎。


巴菲特:一点心得,希望对大家有用。

 

查理,你有什么补充?

 

芒格:我要说的大同小异,“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理想性格(投资性格):毫不妥协的耐性、自律、自控——无论遭受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动摇或者改变原则。”

 

巴菲特:老先生是否认可我们的观点。

 

老子:非常认可,同样是在《道德经》三十三卷中,我说过“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巴菲特:什么意思?

 

老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胜过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巴菲特:老先生果然言简意赅。



小舍小得:投资中“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 


1、“战胜自己”与“认识自己”密不可分

 

一个充分了解自己的人已经在战胜自己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半。反之,一个连自己都知之甚少的人,哪里还谈得上战胜自己。

 

《傅盛认知三部曲》一文将一个人的认知分为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作者指出,人和人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这四种状态。可惜,95%的人都处在第一个状态,他们注定是碌碌无为的人。



这些数字只是一个参照,但是这个原理非常有启发性。生活中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无法清晰判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与贪婪、不自觉陷入自欺欺人、从众、 嫉妒、自负、妥协的人比比皆是,甚至许多成功者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不过反过来看,也可发现成功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将自己的认知从第一个阶段进化到第二个阶段即可。如果能进化到第三、第四阶段,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向巴菲特靠齐了。

 

巴菲特对自己有极为清醒的认识。首先,他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他早年拒绝投资科技股为例,不妨再引一句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中的表述:“即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但问题是——就算我们想破头,也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

 

其次,他知道自己知道。“我们唯一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我们是在能力圈之内运作良好,而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力圈的边界……伯克希尔公司总是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正是由于他充分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并不慌张。“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


良好的自我认知加上强大的自律性,巴菲特得以在长达60多年的投资生涯,回避了众多的市场诱惑,躲过了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风潮”,80年代的“生物概念”、“垃圾债券”,也躲避了20世纪末的“科网泡沫”。


2、“战胜他人”不如“战胜自己”

 

老子一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暗藏着更深刻的含义。很多人把战胜别人作为人生的目标,其实那是搞反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世上永远有比你更强的人。以战胜他人为目标,内心将永无宁日。修为之道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一个能够克服自我弱点,不断自我进化的人就是人生的强者。

 

看巴菲特和芒格的传记,他们很少谈及战胜他人或者战胜市场,但经常谈及如何管理自己。

 

芒格如此描述巴菲特:“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芒格自己更是以博学多闻而享有盛名,以至于他的孩子们嘲笑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他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传递给毕业生的人生经验不是别的,而是让自己成为一部“学习机器”,以便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巴菲特和芒格都是自胜者的典范。




【 题记 】 



一边读老子一边读巴菲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人感受到东西方顶级智慧之间竟是如此异曲同工。老子和巴菲特虽然年龄相差了2500余岁,从事的是完全不同领域的工作——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一个是投资家——但是两人所讲的道理却高度相通,毫无时空的隔膜。


举几个例子说明这种智慧的联通。


巴菲特恪守不熟不投的原则,绝不做跨越自己能力圈的投资决定,他说:“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老子则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巴菲特极为自律,哪怕在一件小事上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说: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老子则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巴菲特深知辩证之法,他说:“在有限的世界里,任何高成长的事物终将自我毁灭。”老子则说:“反者道之动。”

 

巴菲特喜欢逆向思考,他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老子则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巴菲特喜欢集中持股,他建议每个投资人都给自己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20个小洞,每次买入一种股票时,就必须打一个洞,打完20个,就不能再买股,只能持股老子则说:“少则得,多则惑。”

 

巴菲特善于等待,他说:“诀窍是当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时,就什么也不做。”老子则说:“致虚极,守静笃。”

 

巴菲特钟情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享受复利的魔力,他说:“我们偏爱的持股期限是永远。”老子则说:“不失其所者久。”

 

巴菲特对于风险非常小心谨慎,他说:“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谨慎,但我宁可一百次的过于谨慎,也不愿1%的不谨慎。”老子则说:“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巴菲特在投资中植入正直和善良的价值观,强调爱的力量。他说:“你给别人的爱越多,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老子则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这个阅读体验使我产生一点创作冲动——将老子和巴菲特拉到一起做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假设老子复活了,好学的他对投资这门显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又恰好在奥马哈小镇遇到了巴菲特,就向这位当世投资大神问个究竟。恰好巴菲特也知道老子是东方的得道高人,于是热情延请老子至家中做客,请益修为之道。

 

这样的场景巴菲特一定不会忘记叫来自己的老搭档查理·芒格。论思想性,芒格比巴菲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巴菲特长子霍华德的说法,他所认识的人中,他父亲的聪明才智排行第二,而芒格排名第一。

 

芒格当然乐于赴会。于是在约2588岁须眉尽白的老子、87岁仍然喜欢喝可乐吃薯条的巴菲特和93岁少言而犀利的芒格之间发生了一场巅峰对话,他们一聊便是十日,每日一个话题,场面可谓精彩纷呈,智慧爆棚。

 

在这场对话中,密斯特舒有幸被邀请为聊天助理。为了便于称呼,老子还给密斯特舒起了个昵称,“舒姓拆开,左舍右予,不如就称呼你‘小舍’吧,小舍小得嘛!”密斯特舒欣然接受这助聊的角色,并在每次讨论后记录下了自己的旁听心得。

 

(按:为了如实地呈现老子、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对话中多数是他们说过的原话,并以直接引语的方式标出,未以直接引语标出的部分则是为了对话流畅的需要所设计的串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