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养育”的意思是,父母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成长,一手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替孩子做决定,帮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受欺负了也第一时间冲出来“解救”,总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这种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也让孩子失去了许多成长和锻炼的机会,遇到问题只能依赖父母。 过度养育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磨灭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生来就是一个“探索家”,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他们希望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体验从未有过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乐趣。而过度养育的父母,只会给孩子提要求,这个要学会、那个要做好,什么东西不许碰、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只能一味的满足父母的要求,对许多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同时也失去了属于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很容易被困难打败 从小被过度养育的孩子,习惯了在父母的帮助下生活,总觉得所有问题都能够轻松解决,一旦离开了父母的帮助,就很容易不知所措,轻易的被困难打败。举一个例子,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时候,父母会一直在后面扶着,孩子骑的很开心,觉得自行车很容易学会,当父母偷偷松开了手,孩子还是骑得很好,可当他发现父母已经松手的时候,马上就会变得惊慌失措,停下车大哭起来。 ★习惯性依赖,没有主见 习惯了过度养育的孩子,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自己主动思考,总是先去找父母帮忙,甚至遇到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觉得既然妈妈可以帮我做,我为什么要自己做呢?比如说有的孩子每次吃饭都要等大人来喂,不喂就不吃;摔倒了要等大人拉起来,不拉就不起来,这都是过度养育带来的后果。 父母们应该怎样避免过度养育?★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们要避免一手包办,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自己的计划,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自己去尝试新事物,不要因为怕孩子犯错,就把所有事情都帮孩子做好,犯错也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 ★让孩子自己沟通 举个例子,公园里有一个滑梯,两个小姑娘同时到达了滑梯的入口,两个人都想先玩,这时候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过来了,问他们俩:“是谁先来的呀?哦,同时来的,那上一次是谁滑的呀?哦,你滑的 ,那这次该你啦。”看起来很公平的解决方法,也帮孩子们解决了问题,但是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自己沟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不是吗。 ★适度“放养” 许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中,父母成了孩子个这个世界之间的“缓冲地带”,当孩子接触到陌生的人或者事物,不会分辨哪个是好哪个是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教孩子怎么和陌生人说话,而不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遇到坏人,也不是不和他说话就不危险了,教孩子如何应对才是最重要的。 |
|
来自: cuishiwei藏书 >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