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立群读宋史第二部《宋太宗》(十九)太宗一日

 金色年华554 2017-05-13

太宗说每日所为有常度,固定的作息时间。从起床说起,每天是从五鼓起床开始。五鼓与鸡鸣是不同计时的说法。五鼓是三点到五点,说明五点前就起床了。鸡鸣是凌晨一点到三点时间。鸡鸣概念比较宽。其实五鼓而起,指的是太宗五点前就起床了。太宗的第一件事是早朝,是卯时,凌晨五点到七点间。上班的得去点卯。古代皇帝的早朝是这个时间,不过不固定早朝。唐肃宗时是隔日一早朝。宋太宗呢?张洎上疏时提到,未尝不一日鸡鸣而起。早朝是天天都有。太宗十五年以来,每天早朝。这皇上够累的了。七点后马上开始处理朝政。没有早饭。后来引起大臣们议论。这样勤奋,因为是大小事都要处理。处理的小事,小到什么程度?淳化三年四月,官员报告,有木材用不着了,要退给机关当柴火烧,太宗派人去审查,这些木柴可用吗?结果挑出了许多,做成大床,赏给宰相等高官。连这样的事都处理。太宗设立过这样的机构,处理废木材,还要亲自管。淳化四年一个百姓敲了登闻鼓,皇上不管干什么事,都得来处理。这个农民告状,是因为家里丢了猪。一头猪惊动了天子。宋太宗让赔偿。这个百姓为什么敢?原因在太宗有先例。这样的事他也管,是他自己惹来的。宋太宗的午餐和下午对光:午餐是日中吃饭,中午一点左右。比至日中,尚未御食。太宗以周文王为榜样,珍惜时光。他的时间观念强。下午读书,从一点到五点是读书时间。每天读《太平御览》三卷,一年得读完。大臣们觉得太累了。开卷有益,不为劳也。中午不睡,深夜乃寝。这样的劳累,折寿。太宗每天的工作量,山大。他却乐此不疲。一直到临死。这样的工作狂,欣然对待工作。颇感自家。他觉得这样的工作对百姓有益。源于他的功业理想,和前代君主相比。比如李存勖,他对这样的皇帝嗤之以鼻。矢志不渝。他觉得当皇帝辛苦是必须的。既然做了当家的人,就得辛苦。推而广之,不但自己勤政,还要把这推到大臣和皇子身上。“中外臣僚,若皆留心政务,天下安有不治者?”他认为大臣们必须勤勉。对皇子,他曾传过当皇帝的心得。其中之一就是勤勉。

    大臣们如何看待宋太宗的工作?不只有掌声。朝臣们对这种工作态度,不是完全赞成的。善意提醒他,像吕蒙正等善意地提出了意见,健康为考虑。二是委婉批评。主要是无需事事过间,无需天天上朝。皇帝太勤奋了,其实不是好事。这样会导致官员不作为。多做会多错。官员的作为会被记下来。你能了解得那么详细?损伤国体,朝中皇帝与官员是互补,皇帝太能干,官员不作为。这样对国家不利了。张观讲得有道理。皇帝很委屈。张观提出,你要管大事。抓大放小。得调动积极性。当皇帝的,在调动百官的积极性。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不必天天上朝,有些事得交给大臣处理。“奏入,不报。”太宗没有批复。不接受。到了淳化四年,太宗也不满意了。笔记记,朱昂提意见,不要事事都管,不必天天早朝。按说,太宗不会回答。感到身体严重不适不再上朝了,可是在便殿处理。到无法支撑的时候,才停止工作。我觉得有三个不:不能放,宋太宗自视甚高,与圣贤相比,觉得“靡敢怠惰,天下事急若奔驷,日日听断,尚恐有照烛不至者。”这样短暂,如果不勤勉,达不到明君臣贤的程度,所以不能放松。不敢放。他有特殊嗜好,对权力有特殊的感觉。猜忌心又强。只有牢牢把在手中,才感觉踏实。不愿放。他继位后,确实做了些事,像统一南方,灭北汉。他对自己的治理比较满意。自己评价,基本是达标了。对自己的治下满意。这种优越感让他不愿放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