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天才10岁登第,最终却投湖死在县官任上

 金樽清影 2017-05-13

第七回 裴侍郎一语成谶 杨盈川祈雨投湖

少年天才10岁登第,最终却投湖死在县官任上

文/时间领主

诗曰: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杨炯《从军行》)

1

且说唐咸亨年间,“初唐F4”相约一起到长安参加典选。吏部侍郎裴行俭说,你四人虽有文才,但气质浮躁浅露,不能长久享受官爵福禄,遂不用。四人悻悻离开长安。不表其他,单说杨炯。

杨炯,号盈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少有才名,10岁应试神童科登第,待制弘文馆。27岁进士及第,补授校书郎。后六年,中书侍郎薛元超推荐他为弘文馆学士,后迁太子詹事司直,从此算是摆脱“裴行俭魔咒”,步入权利中枢。

进入朝堂的杨炯,很快便把裴行俭的训示置之脑后,持才狂傲的本性再次显现。他常常觉得朝官们故意造作,掩过饰非,深恶痛绝之,私下称之为“麒麟楦”。有好事者问其究竟,杨炯说,“你看那些乔装打扮演麒麟戏的人,必画出麒麟的形状披在驴背上,仿佛是神奇的动物。等到揭去这层假皮,只不过就是一头笨驴而已。”人们听后心里都很不舒服,久而久之,嫉恨杨炯者大有人在。

而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684年,武则天连废中宗、睿宗,自己临朝称制。消息传来,天下震动。徐敬业遂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闻言,随即加入麾下,手书《讨武曌檄文》,天下群雄起而呼应。此时,杨炯的堂弟名神让者,也加入了徐敬业的大军。却没想到,这徐敬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三个月不到就兵败被杀。结果,骆宾王不知所踪,神让父子被处死。

堂弟既然是反贼,杨炯若是没问题,说什么都说不过去。先前遭其羞辱的官僚借题发挥,大告御状,结果武则天震怒,杨炯受此牵连,于685年被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杨炯自是不服,心说神让谋反,自己压根不知情,何来罪祸。然而天命难违,也只好乖乖收拾行囊赴任。

少年天才10岁登第,最终却投湖死在县官任上

2

也就是在四川,他结识了卢照邻、王勃等人。才子们一起诗歌唱酬、饮酒作乐,倒也快活。

后来,四人相约赴长安参加典选,不第。众人落魄而行,且说杨炯却记下了裴行俭的话:“四人中,唯杨炯沉默寡言,可做到县令,其他三人都不得善终。”于是,他于天授元年回到洛阳,在司艺馆任教,等待时机。

机会还真就来了。公元692年,天授三年,洛阳宫中拿出盂兰盆分送给佛寺。武则天与群臣一起在城楼上观赏。杨炯立即写了一篇《盂兰盆赋》进献给武则天,赋中极力歌颂了武则天的大周王朝,并希望武则天“任贤相,淳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披图策,捐珠玑,宝菽粟”等,成为千古帝王的楷模。武则天看罢,心中那个爽啊,好似喝了蜜一般。

当年,在武则天的亲自过问下,杨炯被起用了,调任盈川县(今浙江衢州一部分)令。

消息传来,杨炯对天长叹:“苍天呐,大地啊,父母大人英灵在上,不屑子终于等来出头之日了。”此时,杨炯已42岁了,小他17岁的张说也当上左补阙,奉旨与众人编撰《三教珠英》。得知杨炯即将赴任,25岁的张说写了篇《赠别杨盈川炯箴》,为其送行,并劝他待人理事不要过分严厉。“你以前那种口无遮拦的性子也要改改了。在那地方好好干,以后兄弟们相互提携,以后还有更大空间。”张说说。

此时,满朝文武,竟只有张说为其送行。杨炯不觉一阵心酸,敢情自己平日里确实不积口德,把同僚们几乎得罪光了。他二话不说,紧紧握了握张说的手,转身登车,往浙江而行。谁也不知道,他郁积在胸中多年的酸楚,终于山洪暴发,独自在马车里痛哭不已。

闲话少提。且说刚到盈川时,杨炯还能记得张说的劝戒,接人待物都耐着性子。时间一长,本性就显露出来了,稍有不顺心,轻则责骂,重则杖罚。没多久,地方乡绅衙役,无不怨声载道。杨炯也不为意,像他这样的盖世天才,能与这些泥腿子为伍,就已经很屈尊了,又怎会跟他们打成一片了。

倒是有些迎奉之徒,知道杨炯才名,一有新房亭榭落成,每每请杨炯赐墨送宝。杨炯也不客气,当地但凡进士、乡绅府邸,都留下他的亲笔题词。

这愈发让同僚们感到不爽。久而久之,大家出工不出力,吏治愈发艰难。

转眼3年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杨炯都要出巡一次,到辖区各村巡视,所到之处,庄稼的害虫就会被白鸟吃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不提。且说这一年,公元695年,遭遇罕见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枯焦,百姓求神拜佛,旱情未解。杨炯心急如焚。当年农历七月初九,他仰天长叹,“吾无力救盈川百姓于水火,枉哉焉!”遂设台祭天。为求甘霖,他竟纵身跳入盈川潭,以身殉职,时年45岁。

杨炯后归葬洛阳。705年,中宗复位,追赠其为著作郎。

少年天才10岁登第,最终却投湖死在县官任上

3

杨炯生性耿直,言语刻薄,持才傲物。他长于五言诗,以边塞征战诗最为著名,所作《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都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张说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对于世人对“初唐四杰”的排序,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对此,张说评价说,“愧卢前,谦也”。

除文首的《从军行》外,他的诗作现存34首,其中29首为五言律或排律。其他著名的作品有《出塞》——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紫骝马》——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战城南》——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这些诗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

少年天才10岁登第,最终却投湖死在县官任上

他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正是——

少年天才十岁官,口无遮拦惹人嫌。

一朝祈雨身逝去,空留诗文万古传。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