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话里的这些小昆虫,侬认得伐?

 静雅轩345 2017-05-13

上海闲话


小辰光,上海天热的时候,马路上经常有人在卖“叫哥哥”。上海小囡会挑只“歌声嘹亮”的“叫哥哥”带回去,每天给它喂毛豆。还有树上喊着“热死了”的“野乌子”,调皮的“男小囡”会爬到树上去捉,或者在长竹竿上放个面粉团之类黏黏的东西“搭牢伊”。这些小昆虫给童年生活带来过许多欢乐的时光。这次,小布就给大家带来儿时很熟悉的8种小昆虫,上海话应该哪能称呼TA们,侬晓得伐?

昆虫

来自上海发布

00:00 00:12

斗蟋(雄性)

直翅目昆虫,别名:蟋蟀、蛐蛐、古时也称促织。身体褐色或黑色,有斑纹和光泽。头大,复眼突出,触角长,牙锋利。雄性前翅可以摩擦发音,俗称二尾子。

前足有类似耳朵的听器,后足强壮。雄性极其善斗,因此受到大众的喜爱,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华第一虫”。


斗蟋(雌性)

雌性斗蟋翅短,没有发音器,尾部有矛状的产卵器,生长在尾须中间,俗称三尾子。



纺织娘

直翅目昆虫,别名:络纬、络纱婆,身体颜色有绿色或枯黄色两种,前翅很长很宽,竖立在身体两侧,后足非常细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一般生活在较密集的灌木丛中,夜间鸣叫,以植物的花和嫩叶为食,尤喜爱在南瓜藤上活动,遇到危险时,可自断后足来摆脱捕捉者的控制。


金铃子

直翅目昆虫,也称:拟蛉蟋,成虫通体呈淡褐色,有黑斑。雄性前翅有黑色斑纹,后足的大腿外侧有两条黑色条纹。鸣声清脆,主要生活在草丛中,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蝈蝈

直翅目昆虫,别名:叫哥哥(南方地区),全身鲜绿或绿褐色,头大,复眼突出,触角细长,胸部呈马鞍状,腹部粗而圆,后足强壮。一般生活在灌木丛中或庄稼地中,以植物的茎干和果实为主食,尤其喜爱毛豆。


半翅目昆虫,别名:知了、唐蜩。

身体黑色,翅透明,口器如同一根吸管,专门吸取植物的汁液。雄性的腹部有发音器,鸣声即由此发出。多生活在高大植株上,以吸食树汁为生。雌性用产卵瓣切开植物的表皮,将卵产在表皮内,卵孵化后就钻入土中过冬。待第二年的春夏之交,雨水过后,就钻出土面,爬上树枝进行蜕皮。古人把蝉看作是吉祥、高雅的象征,经常将玉雕成的蝉挂在身上。


蚱蜢

直翅目昆虫,别名:尖头蚱蜢,蚂蚱,身体瘦长,绿色或褐色,头特别尖,突出在身体前面。触角剑状,前翅狭长,后足细长。多在田边、草丛中活动,以植物为食。


油葫芦

直翅目昆虫,别名:黑虫。身体粗壮,褐色或黑色,有油光。头大,复眼突出,眼有白色的眉纹,触角长,上颚(牙)锋利。雄性翅可以摩擦发音,后足强壮。喜欢栖息在草地以及田野,咬食植物的根和嫩茎。白天隐藏,夜间活动。


资料: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制图:杜琼瑶

编辑:杜琼瑶、王晶、邵祺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