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绿矾

 林以南 2017-05-14

概述


绿矾,中药名。为含硫酸亚铁(FeSO4)的矿石或化学制品。分布于山东、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安徽、浙江、河南、四川等地。具有之补血消积、解毒敛疮、燥湿杀虫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疳积,腹胀痞满,肠风便血,疮疡溃烂,喉痹口疮,烂弦风眼,疥癣瘙痒。


别名


青矾、皂荚矾、皂矾。



图片




产地


生态环境: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含铁硫化物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的风化带。

资源分布:除古代产区山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外,陕西、新疆、山东、浙江、河南、湖南等地均有产出。



炮制


煅绿矾:《疮疡经验全书》:煅通红,取出放地上,出火毒。《万病回春》:(绿矾)一斤用瓦一片,两头用泥作坝,再用香油制,瓦上焙干,再着皂绿矾瓦上煅枯去砂为末。《本草述》:入砂锅内新瓦盖定盐泥固济,煅赤取出。《类证治裁》:面包煅。现行,取净绿矾,打碎后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研粉。内服多煅用,可用于黄肿胀满,血虚萎黄,疳积久痢,肠风便血等。



性状鉴别


绿矾为柱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蓝绿色、绿色;条痕白色。透明至微透明。表面不平坦,粗糙,露值空气中日久,则变为淡黄色。质硬脆,用指甲可刻划出痕,易砸碎,断面具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先涩后甜。以色绿、质脆、无杂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味】酸;涩;寒;无毒。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


燥湿杀虫;补血消积;解毒敛疮。主血虚萎黄;疳积;腹胀痞满;肠风便血;疮疡溃烂;喉痹口疮;烂弦风眼;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2-0.6g。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为2%水溶液涂洗。



注意事项


多服能引起呕吐腹痛,胃弱者慎服。

1.《纲目》:畏醋。

2.《本草经疏》:令人作泻,胃弱人不宜多用。

3. 本品多服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胃弱及孕妇慎服。内服多用绛矾,对肠胃刺激作用较轻。服药期间禁饮茶水。

4.《纲目》:畏醋。

5.《本草经疏》:绿矾虽能消肉食坚积,然能令人作泻,胃弱人不宜用。

6.《玉楸药解》:未可轻服。

7.《现代实用中药》:多服有碍胃肠,起消化不良及便秘之弊。生用大量作催吐剂,但易起胃肠炎,宜慎用。



相关配伍


①治黄肿病:五倍子半斤(炒黑),绿矾四两(姜汁炒白),针砂四两(醋炒红色),神曲半斤(炒微黄色)。上为细末,生姜汁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下,不能饮酒米饮汤亦可。终身忌食荞麦面,犯了再发难治。(《医学正传》绿矾丸)


②治食劳黄病,身目俱黄:青矾,锅内煅赤,米醋拌为,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救急方》)。


③治钩虫病方:青矾半斤,米醋四两,黑豆四两,米饭适量。先将青矾放新瓦上煅为红色,分两次淬入米醋,煅至干透,取出秤取四两,研细末;另将黑豆炒熟磨成细粉,与青矾服六至八分,儿童酌减,每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五至十天。休息数天后再服。以十至二十天为一疗程。服药期忌饮茶。(《湖南家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小儿疳疾有虫,爱食泥土:绿矾为末,以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绿矾丸)


⑤治大人小儿赤白痢,肠滑不止:绿矾、白矾、石灰、铅丹(四味同入罐子内,烧通赤,放冷,研)、龙骨、赤石脂、缩砂仁各半丙。上捣研为散,更合研匀。每服一钱匕,小儿半钱匕或一字匕,并米饮调下。肠滑极有效,作丸服亦得。(《圣济总录》绿白散)


⑥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奶,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痒痛不息:绿矾四两,捣碎安瓶子内,以瓦子盖口,用大为烧一食间,候冷取出,研细如粉,更用白盐一两,硫黄一两合研,再入瓶内,准前烧一食间,候冷取出,研令极细,入附末一两,都研令匀,用粟料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暖生地黄汁下二十丸。(《圣惠方》绿矾丸)


⑦治妇人赤白带下,连年不瘥:绿矾一两(烧赤),釜底墨一两,乌贼鱼骨一两(炙黄)。上药细研为末,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暖酒下十五丸。(《圣惠方》绿矾丸)


⑧治耳生烂疮:枣子去核,包青矾煅研,香油调敷之。(《摘元方》)


⑨治甲疽:绿矾五两,烧至汁尽,为末。先以盐汤洗疮拭干,用散敷疮上,惟多为佳,着药讫,以软帛缓裹,若患急痛,即涂少酥令润,每日一遍,盐汤洗濯,有脓处则洗使净,其痂干处不须近,每洗讫,敷药如初,似急痛即涂酥,五、六日即觉疮上痂渐剥起,但依前洗敷药,十日即疮渐渐总剥痂落,软处或更生白脓泡,即捺破敷药。(《外台秘要方》)


⑩治趾甲内生疮,恶肉突出,久不愈,名臭田螺:皂矾日晒夜露,每以一两,煎汤浸洗,仍以矾末一两加雄黄二钱,硫黄一钱,乳香、没药各一钱,研匀搽之。(《医方摘要》)


(11)治疥疮:绿矾、花椒各一文,冰片、樟脑各七文。上药用鸡子一枚,滤去黄存白,将药纳壳中,同煅成灰,疮湿者干掺,干者菜油调敷。(《良方汇录》)


(12)治钩虫病初期感染:皂矾适量,研细泡冷开水,擦洗患处,可止痒、止痛、消炎。(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3)治白秃头疮:皂矾、楝树子。烧研搽之。(《普济方》)



相关论述


1.《新修本草》: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出瓜州。


2.《本草图经》:绿矾出隰州温泉县、池州铜陵县,并煎矾处出焉,初生皆石也,采得碎之,煎炼乃成矾。其形色似朴消而绿色,取此一物置铁板上,聚炭封之,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授为末,则色如黄丹。又有皂荚矾,或云即绿矾也。


3.《纲目》:绿矾,晋地、河内、西安、沙州皆出之,状如焰消。其中拣出深青莹净者,即为青矾;煅过变赤,则为绛矾。入圬墁及漆匠家多用之,然货者亦杂以沙土为块。昔人往往以青矾为石胆,误矣。


4.张石顽:皂矾,专除垢腻,同苍术、酒曲醋丸,治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甚效。盖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用以破血分之瘀积,其效最速。《金匮》治女劳黑疸,消石矾石丸专取皂矾以破瘀积之血,缘其未经注明,尝有误用白矾涩收,殊昧此理。妇人白沃经水不利,子脏坚癖,中有干血,下白物,用矾石杏仁蜜丸纳阴中,日一易之。(《本经逢原》)


5.汪级:矾红功亦略同白矾,色赤入心入血分,治诸血病,从容平缓而有奇功。尤消水肿血胀食蛊,治劳疸,合苍术及神曲用之,治中满鼓胀,胜于鸡矢醴及他攻破之药。又能敛气,且不必忌盐,盖平肝即以和脾,补心即以生土也。 (《医林纂要·药性》)


6.《纲目》:绿矾,酸涌涩收,燥湿解毒,化涎之功,与白矾同而力差缓。按《张三丰仙传方》载伐木丸云,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肝乘脾土,病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用苍术二斤,米泔水浸二宿,同黄酒面曲四两,炒赤色,皂矾一斤,醋拦晒干,入瓶火煅。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汤任下,日二、三服。时珍以此方加平胃散,治中满腹胀,果有效验。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故胀满、黄肿、疟痢、疳疾方往往用 之。其源则自张仲景用矾石、消石治女劳黄疸方中变化而来。


7.《本草经疏》:绿矾,《本经》主喉痹者,酸涌化延之功也。蚛牙口疮,恶疮疥癣者,燥湿除热解毒之功也。肠内泻血者,消散湿热 之后,复有收涩 之功也。然而诸 治之外,又善消积滞,凡腹中坚,肉积,诸药不能化者,以矾红同健脾消食药为丸,投之辄消。


8.《本经逢原》:皂矾,专除垢腻,同苍术,酒曲醋丸,治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甚效。盖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用以破血分之瘀积,其效最速。《金匮》治女劳黑疸,消石矾石丸,专取皂矾以破瘀积之血,缘其未经注明,尝有误用白矾涩收,殊昧此理。


9.《医林纂要》:矾红,功亦略同白矾。色赤入心入血分,治诸血病,从容平缓而有奇功。尤消水肿血胀,治劳疸,合苍术及神曲用之,治中满鼓胀,胜于鸡矢醴及他攻破之药。又能敛气,且不必忌盐,盖平肝即以和脾,补心即以生土也。


10.《唐本草》:疗疳及诸疮。


11.《日华子本草》:治喉痹,蚛牙,口疮及恶疮,疥癣;酿鲫鱼烧灰各服,疗肠风泻血。


12.《医学入门》:消水肿黄疸,小儿疳积,治甲疽肿痛出水。


13.《纲目》:消积滞,燥脾湿,化痰涎,除胀满黄肿、疟利、风眼、口齿诸病。


14.《现化实用中药》:用其小量,能补血,用于贫血及萎黄病,并治胃肠出血,配合他药为丸剂用之。生用大量作催吐剂。外用,火煅透,治结膜炎,白癣,脓疱疹,腋臭等,用本品之稀薄液,有收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