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位大艺术家——苏轼与米芾

 水瓶座jmqeqrer 2017-05-14

米芾二三十岁遍临古帖,仿古仿到逼真,他向别人借来古帖,借一还两,由主人自选,主人有时选了他临摹的,他就把真迹收入囊中。苏轼用“巧取豪夺”一词来调侃他。有人说,他是疯子,他却在一次聚会上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米芾与苏轼相差十四岁,两人交往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二人的交往经历,更成就一段佳话。

两位大艺术家——苏轼与米芾

米芾书法

米芾初见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苏轼45岁,米芾31岁。当时苏轼刚刚被贬到黄州,在湖南工作的米芾“逆势而行之”,坚持要去看一位“落难高官”。但当他第一次见到苏轼,就大开眼界,他不但看到了苏轼所藏唐代画家吴道子画释迦佛像,让他甚为惊叹。而在他好奇地问苏轼画竹之法时,更让他见识了苏轼“皆自顶至地,先竿后节”的“独特”画法。

两位大艺术家——苏轼与米芾

米芾书法

三年后,苏轼因受台谏的围攻,再一次被“赶出”朝廷,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路过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远道赶往为他饯行,并以诗相送,苏轼言:“荣宠过分!”欣喜和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更重要的是,米芾还带来一方砚台,请苏轼为之作铭。苏轼遵嘱作《米芾石钟山砚铭》。

两位大艺术家——苏轼与米芾

苏轼书法

与之前苏轼调侃米芾“借一还二”的行为是“巧取豪夺”一样,这次苏轼用十分诙谐的戏语来写,既显出二人很亲近随便,又很适合文人雅士不拘俗套的个性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当时苏轼还借走了米芾珍爱的文房紫金砚,一个多月后,苏轼卒于常州,后人准备以此砚石一起陪葬,米芾闻讯希望能够追回这方名砚,并书有《紫金研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