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咏母爱诗选

 杏坛归客 2017-05-14

凯风

《诗经·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评注:用“凯风”(夏天南风)比喻母爱,用“棘心”(酸枣树的芽心)、“棘薪”(可做柴烧的酸枣树)比喻初生与长大的孩子。“寒泉”水冷宜于夏时,“黄鸟”声清悦耳动听,而自己兄弟七人却不成才,难慰母心。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评注:母亲盼儿早归又怕迟归。对于春天阳光般温暖博大的母爱,纤纤小草似的儿女如何报答得尽!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评注:末句自肺腑中流出,催人泪下。


思母

元·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评注:这是一首僧人思念亡母之作。“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门子弟也难舍母爱。


怀母

明·危素

季春天多阴,往拜慈母墓。

恸哭长松根,声彻泉下土。

母没儿尚髫,儿啼母仍苦。

儿第母不见,岁远益愁慕。

白日向西流,沧波自东注。

凄凄石上云,翳翳谷中树。

抚景抱长恨,苍天莽难诉。


评注:“儿啼母仍苦”指母亲弥留之际因闻儿哭而仍觉悲苦。



到家作(四首其二)

清·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破袄犹藏篋,明日焚黄只益哀。


评注:在母亲去世三十四年后路过家乡时作。“焚黄”指在墓前焚烧用黄纸缮写的追赠诰命的文书,与母亲遗物“破袄”形成对比。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评注:出发应童子试时“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可分别之后,母亲难免家信连连(“墨痕新”三字可见);一旦重逢,更不禁怜瘦问苦。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评注:作者四岁丧父。“搴[qiān]帏”指掀起门帘,“河梁”泛指送别之地。



故山别母图(二首其一)

现代·于右任

文章报国男儿志,天地无私慈母心。

珍重画图传一别,故山长望白云深。


评注:古人怀母之作,多写生离死别,无不凄切哀婉。此题图诗也写“别母”,难得不乏豪气。



壬子春丽儿于归,赋示

现代·沈祖棻

娇憨犹自忆扶床,廿载相依共暖凉。

春径看花归日暮,秋灯拥被话更长。

每夸母女兼知己,聊慰亲朋各异方。

喜汝宜家偿夙愿,眼前膝下几时忘!


评注:古代妇女缺少接受教育的机会,很难在诗中读到发自母亲自己的心声。作者是现代著名女词人,此诗亲切如话,弥足珍贵。“于归”指出嫁,“宜家”指家庭和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