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分钟看完《从写作文到写作》,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作者分享的3个写作技巧

 宏泽资料库 2017-05-14
致读者

  1、您看书时是否有以下困惑:

  书籍太厚、字数太多、作者太啰嗦、文章太晦涩、看不懂、不想看。。。那就交给帮主好啦,节省10倍阅读时间。

  2,根据80/20法则,大部分书只有20%的部分值得一读,我们没必要仔仔细细全部读完。

  3、每本书我会读两遍,第一遍细读,第二遍拆解,平均每本书花费5-10小时,不错过书中每一个精华和亮点。

  4、只拆好书,365天更新,让我们一起加油,帮主陪你死磕到底!

  5、回复'拆书',可以查看整理好的所有拆书文章,还可以加入帮主的拆书小分队,大神云集哦。


  作者: 陈崇正

  字数:24万 / 8小时

  拆解版:0.5万字 / 10分钟

  回复“读书”,免费赠送电子版

  这是一本填补从写作文到写作之间的经验空白的书,它最早以专栏形式在豆瓣阅读连载,赢得许多读者的订阅互动。

  这本写作入门书重视个人原创的经验传授,反对照本宣科,不炫耀高深理论,尽力做到每个章节都比较深入地探讨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每个小节、每个小目都有所收获。

  写作之前需要做好什么心理准备?

  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应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写作会无数次模仿人生,会不断与不同的角色相遇,有时你会与你笔下的人物易地而处,感同身受。

  所以,首先要检阅自己的性格缺陷,然后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许多人的人生道路已经提供了一种证明,成功是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千差万别),但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这趋于一致)。

  也就是说,要将检查和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放到与学习专业知识一样重要的位置上来。

  假如你以后要做一个文字客,那么无论你以后是作家、记者、编辑、教师、文员、秘书、官员、编剧或者打杂的,有意识去打磨自己的精神气质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让自己犀利、敏锐、果敢、坚韧、卓尔不群,克服内心的怯弱、犹豫和空白,克服性格上的拖延和懒惰,克服许多负面情绪对明净内心的伤害,在内心深处培植善意,但在外在气场上必须有质疑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盲从,成为傻傻的老好人。

  这些话说起来非常好听,但做起来是很难的。一个人要在内心安置一款适合自己的安全卫士杀毒软件,时时为自己体检,时时修正错误,时时反省,真的很难。性格缺陷几乎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我们可以消除那些致命的部分。

  我们年轻时候会讨厌很多人,这些人啰嗦、平庸、爱卖弄、没创造力,然后,长大了我们就发现自己慢慢成为他们。一切都因为我们的性格缺陷与他们渐渐趋于一致,而这些是在岁月中一步一步积累而成的。

  与消除性格缺陷同样重要的事,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无论你以后是否从事专业写作,但既然你喜欢写作,就应该在内心将自己当成专业作家。

  其实,写作能力的确是能够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所谓的天赋当然很重要,但一味强调天赋是很扯淡的事,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的。你内心有想法,这本来就是潜能激发的必要条件。

  人生而孤独,我们应该彼此庆幸,还有写作这么一种孤独的手艺能让我们为之激动。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去爱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不是么?

  如何让读者产生故事代入感?

  优秀的小说家都是造梦师,他们会在小说中制造星星月亮,制造悲欢离合,制造胜利和复仇的快感,也制造衰败和屈辱的冤案,为的就是让每一个读者能够在作品之中看到自己。

  所谓代入感,在我理解里,就是一种让读者感同身受的能力,一种能让读者相对放松地将自己的感官投放在其中的大设计。说通俗点,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入戏”。受众不入戏,你演得再精彩,筋斗翻得噼啪响,舞刀弄枪满头大汗,也都是浪费表情。

  代入感强的故事总是好故事,故事性越强,也就越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要讲好故事,那么首先你要懂得讲故事的一些基本技巧,比如悬念的制造与人物能量的关系,又比如代入感的形成。

  阅读小说时,我们同样以为小说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心里也明白这种想法纯属虚妄。这种悖论源自小说的属性。我们在此强调指出,小说艺术依赖于我们可以同时相信两种矛盾状态的能力。

  这儿所说的信以为真和明白虚妄,所指的就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一个设定协议。

  在我看来,这是决定代入感的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小说的设定协议。如果能签订好小说的设定协议,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笔下的人物会处于怎样的一个世界,再严丝合缝地铺设好小说的细节,那么人物的代入感就会随之产生。

  除此之外,决定代入感的因素,还有小说的情趣、情节的障碍和人物克服障碍之后有何收获。

  关于小说的情趣,它强调无论是小说的人物还是小说的叙述者,人物的精神世界必须好玩,必须拥有最基本的真诚,比如拥有一些共通的情感。也即是说小说之中的人物,总是会碰到一些人类的共同困境,从而产生各种足印引发共鸣的情感反应。

  而刚才所说的人类共同困境,也就是情节铺陈之中的障碍所在。这些障碍或者矛盾,总会迫使人物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从而必须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这些选择和决定,往往也是读者在他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总是会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雪山飞狐》的结尾,胡斐那一刀究竟砍还是不砍会让整个香港都议论纷纷,除了前面的情节铺陈引人入胜之外,更重要的也是人物面临的这种十分纠结的选择,也是许多读者的纠结所在。读者自然而然会代入进去:如果是我面对那样的选择,该怎么做?

  作者让笔下的人物不断面临选择,做出决定,付诸行动,然后必须让人物有所收获。唐僧师徒每一次斩妖除魔之后,都必须有新的提升,获得新的经验,进入下一个难关,这就是收获。

  怎样才能拥有好的文笔?

  所谓文笔,就是运用富有语感的文字准确而诗意地再现某一情景的能力。

  当然,这样一个定义并不是瞎扯出来的,也不是为定义而定义。我要从中抽取出四个关键词,这四个关键词就是拥有好文笔的关键:1.语感;2.准确;3.诗意;4.再现。下面逐一分析之。

  1、语感。

  其实用语感这个词来概括不太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活的语言”,或者说是有内在节奏感的文字。

  这样一个观点来自于我的文学导师王小波,他在那么著名的文章《我的师承》里头就说了:“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思想、语言、文字,是一体的,假如念起来乱糟糟,意思也不会好。”

  他的意思很明白,好的语言应该是有优美的语感的,这是一种富有音乐感的语感,他认为王道乾等翻译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语言榜样。王小波不惜花费很长的篇幅来引述王道乾的译作《情人》,这是杜拉斯的倾情之作,带着沧桑的美感,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个著名的开头已经被无数评论家评论过,而王小波引述它的时候说“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他说的是“听听”,不是“读读”。也就是说好的语言应该是富有韵律的,是有音符在字里行间跳动的。米兰·昆德拉也说好的语言应该是音乐,他甚至还有五线谱写作。

  而另一个例子是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读过原著的人都感慨这本书的语感和音韵都十分和谐优美。我读不懂原文,但从翻译的第一段,也大概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语言音乐性有很高的悟性: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开篇便来这么一句,让我们的舌头跟随这他运动,并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这样一个音韵和谐的名字。你想想,如果你这辈子能写出这样一部想音乐一样优美的小说,那该多好。

  有些朋友这时候就会说,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书面语跟口头语基本趋于一致,想当年人家用古文,用白话文,一点都不音乐,也写出漂亮的文章。又比如鲁迅的语言,现在读来不也很拗口,但丝毫不妨碍他的伟大。

  而且有些作家,语言平实但也成为非常好的作家。对于以上这些疑惑,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文言文写作固然没有所谓铿锵的音乐感,但也是讲究语感的。

  比如欧阳修曾经给年轻人修改文章,就曾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对方读了半天并没有任何不同,后来才发现多了两个“而”字,将本来急促的语气转而为舒缓。

  所以古文虽然表面看来不重视我们所说的口语性的铿锵感,但其实是究“气”的,这种“气”有时候是格律对仗,有时候仅仅是语气的缓急,本质上跟现在的语言的音韵是一致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语言的音乐感,也并非都是流行音乐或轻音乐,有时候也可以是喑哑寂寥的古琴,断断续续的二胡。就比如鲁迅,表面好像读起来坑坑洼洼,但内在的语感是非常凝聚的,以致很多人读完鲁迅,写起文章来也带着鲁迅的味道:“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

  也有语言平实的作家,但他们必然符合我们的另外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准确。

  2、准确和诗意。

  对于一个作家的语言而言,内在的音乐感其实还不是最内在的,相对于内在的准确性,音乐感只能算是外层的包装。对于很多描述,准确是唯一的准则。准确就是你面对眼前的事物情景如何去把握的问题,这是一个作家的根本能力,也是作家才华的决定因素。

  换言之,如果你连准确都达不到,其他的因素都会因此失效。准确甚至可以涵盖诗意,或者说诗意就是另一种准确。从你的眼睛到事物的本质之间,有唯一的一条直线,如何用你的文字直达本质,就是一个作家必须直面的第一个考验。

  还是举例子吧。曾有人说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小说,而不是《活着》。这种评价见仁见智,但《在细雨中呼喊》很明显调动了余华最多的童年经验储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这么一段描写:

  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的。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他们从菜地里割下欢欣成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这段描写,是在“我”的弟弟溺死于河中之后,我凝视着河水的所思所想。在这个极度悲伤的情景之中,悲痛的情感被转化为一种类似哲理的东西——首先这样的感受是一种准确,我们总是容易在悲痛中产生哲理(比如失恋的人说话总像哲学家),其次这样的概括性体验,是对世界把握的另一种准确。

  河水吞没了一个人,就如同我们屠宰动物、割下白菜一样若无其事。在这里河水不但被拟人化而成为一个敌人,而且也将这样一个意外的事故与万物无常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一种诗意的转化。刚才说了,诗意是另一种准确。

  3、接下来说说最后一个关键词:发现。

  发现和诗意其实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将之分开似乎很难讲得清楚。我判断诗歌的好坏,通常的标准是这首诗歌有没有新的发现:发现一种新的表达,发现两个人两件事物之间的新的关系,发现并刷新一种情感。但这里我所说的“发现”,范围相对比较小,我特指面对同样的事物,能否发现其中与其他事物独特的联系。

  就如《大话西游》中帮主那句著名的台词所说的那样:“谁说我斗鸡眼?我只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以改变我对以往事物的看法。”“改变以往对事物的看法”就是一种发现,而且是一种高级别的发现。所以“发现”不单是一种诗意,更是一种智慧。

  这其实不是文字上的功夫,更多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演练,需要大量的练习才得其万一。

  结语:语感、准确、诗意、发现,这是影响语言的四个重要因素,把握了这四个关键词,就能明白通往好文笔之路的方向。但光有方向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动起来,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写吧。

  怎样把自己没经历过的事写得很真实?

  把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写得很真实,就是一种虚构的能力。虚构的能力可以分解为多个方面:写实的能力,情景再现的能力,丰富填补空白的能力……可以说,这些能力都是写作的基础,其实我们从中学作文开始就不断在训练这种能力,只是语文老师总是放不开,老是说要真人真事,要真情实感——哪来那么多的真人真事,大家都知道作文大部

  分都是编的。所以好的作家从学生时代就是撒谎的高手,他们知道如何将一件完全没有发生的事情说得好像真的一样。

  将没有亲历的事情还原出来,还涉及到一个经验迁移的问题。但我们必然会面对一些经验的真空地带,那就要靠做案头工作,搜集资料来补充。

  我记得我曾读过龙应台的一本书,描写一座城市被围困,城里人由于饥饿死掉大半,等城门打开的时候,里面的人并不是皮包骨头,而是白白胖胖,都水肿了。这样的细节给我很大的震撼。这是特殊的生活经验,需要我们做一些案头工作去解决。

  写作小技巧

  要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你的文章就必须具有“识别度”。别说是初学者,就连许多大师,终其一生在追寻的东西,就是笔下文字的“识别度”——你的风格,你的个性,你与众不同的角度,你所能提供的有别于他人的生命经验,这些都是你“识别度”的基础。

  写一个东西要有质感。这段文字你写出的一个场景,要有质感,最好还有触感,就是说有六种感觉都有,六种感官都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