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爱玲的姑姑将剩女做到极致 78岁嫁人(图)

 铁血老枪 2017-05-14

张爱玲祖父是晚清名臣张佩纶,外曾祖父是更有名的李鸿章,父亲是旧式才子,母亲是新派淑女,还有剩女姑姑、弃儿弟弟。

《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讲述了与张爱玲有关的一群人——她的祖父、父母、姑姑、弟弟,还有两任丈夫。借对他们性格、际遇的观察,走入他们的人生,通过他们与张爱玲的情感联系探求张爱玲独特的心灵世界。

“三高”女子

何必愁眉苦脸地活下去?

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一直到七十八岁才把自己嫁掉,可谓把剩女做到极致,而她成为这样一个超级剩女的原因,和她最后所嫁的这个人有关。

传说张茂渊很年轻的时候,去英国留学,邂逅一位名叫李开弟的青年才俊,坊间颇有一些文章,用湿漉漉的文笔(一半热泪一半口水),描述那初见的辰光,该男生怎样对她大献殷勤,风起的时候为她披衣,寂寞的时候为她诵诗。总之她很自然地爱上了他,可惜没有“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的幸运,李开弟早有婚约在身,如同画展上标注了“已售”的佳作,其他人只有看看的份。

不管怎样,这故事都不出“守望终身”这美丽的俗套,但是,从张爱玲以及张子静的字里行间里读出来的“姑姑”,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她的剩女生涯,也许与这个男人有关,但,那不见得就是全部。

1928年,张茂渊从国外归来,这一年她二十六七岁,名门出身也许反倒是一种连累。《围城》里方老爷子的看法是,女中学生应嫁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应嫁男留学生,至于女留学生该嫁给谁,方老爷子没有提出适宜的方案,大概他觉得这类人属于天生嫁不掉的一类,不说也罢。

用现在的话说,张茂渊是一“三高”人士。高学历:不知道她在欧洲拿了个什么学历,反正是一留过洋镀过金的海归,盖得过普通女学生;高收入:遗产也应该算一种收入吧,打了折仍然不菲,再说她还是职业女性,一度在电台读社论,工作半小时,就能拿几万元的月薪;高门槛:这里还得引用方老爷子的话,他说,嫁女须胜吾家,娶媳须不胜吾家,更加通俗的话叫,抬头嫁女儿,低头接媳妇,对张茂渊这样的名门之后,免不了要给予敬而远之的待遇。

虽如此说,只要愿意俯就,这世上就没有嫁不掉的女子,张茂渊的问题在于第四高:“心气高”。张爱玲说,她找起事来,挑剔得厉害,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