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个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二)

 老刘tdrhg 2017-05-14

1.玄奘西行:唐代僧人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到达天竺那烂陀寺取真经,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共带回600余本经文。他长期从事佛经翻译,译典有《大般若经》《心经》,并著有《大唐西域记》,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四十个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二)

2.房谋杜断: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房玄龄,一个是杜如晦。《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宗室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做出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能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做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

3.日月同天:公元689年,临朝称制的”圣母神皇“武则天选”曌“字,自名武曌,意为“日月当空”。公元690年,武则天该国号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她称帝以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用,容人纳谏,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4.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系在公门矣。”治理天下的贤能之士,皆出自狄仁杰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5.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期间的一段盛世。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能,选拔了姚崇等名臣,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治,经济上采取改革制度,安民劝农等一系列措施,这段时间政治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史称“开元盛世”。

6.安史之乱:唐玄宗执政后期,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攻陷洛阳,安禄山自立为帝,号大燕皇帝,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不久安路上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叛变持续8年,史称“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7.五代十国:唐王朝灭亡以后的53年中(公元907至960年)中国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史称“五代”;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的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8.杯酒释兵权: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置酒宴请禁军大将军石守信、高怀德等,于言谈中威胁利诱,解除他们的兵权,不久用同样的方式罢免了各个藩镇的节度使,加强了中央集权。

9.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政权的最后一任皇帝。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对宋称臣,称呼改为“江南国主”。公元974年,宋灭南唐,李煜共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他于政治方面毫无建树,艺术成就却颇高,曾发明“金错刀”书体,他的词尤以亡国后所做的《虞美人》最为著名。四十个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二)

10.杨家将:北汉名将杨业,又名杨继业,随北汉后主归宋后,被宋太宗任命为大将军,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被称为“杨无敌”,后在征辽战役中,在陈家口不幸被俘,誓不投降,绝食而亡。之后杨业儿子杨延昭,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抗辽名将。后人将其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世代流传。

11.澶(chan)渊之盟:公元1004年,契丹大举南下攻宋,兵至澶州,北宋名相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议和,规定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双方互使共达380多次。

12.靖康之耻: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金人俘虏,北上金国,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即位为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

13.精忠报国:1128年到1141年,南宋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同金军战斗,所向披靡。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被迫班师回朝,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朝廷杀害。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典故。四十个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二)

14.一代天骄:辽及北宋时期,蒙古国各部落为争夺领域展开; 长期、激励的部落战争,乞颜部落可汗铁木真力量逐渐强大,并陆续消灭得力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被推为大汗,即为成吉思汗。公元1271年,其孙忽必烈该国号为元,是为元世祖,次年迁都大兴府(今北京)。随后大举进攻南下攻宋。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南宋宣告灭亡。

15.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加封子孙为王,镇守边疆。公元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决定削藩。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其部队称为“靖难军”,此次内战史称“靖难之役”。三年后,燕军攻陷京都,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16.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至1431年将近30年里,郑和七次出海,前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四十个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二)

17.土木之变: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兵败至土木堡被俘,史称“土木之变”;瓦剌太师也先兵犯大明,群臣推荐其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史称景帝。景帝力主抗战,任命于谦负责只会保卫北京,并取得成功。“北京保卫战”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8.东林党:明末官员顾宪成罢官至无锡,修复筹建了东林书院,得到对当时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不满的士大夫、官僚、知识分子和商人的支持,这群人形成了社会舆论的中心,称“东林党”。后遭到阉党迫害,东林党领袖先后被逮捕,有“前六君子”和“后六君子”之称。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惩治阉党,东林党得以昭雪,并一度入阁。

19.清兵入关: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同时,南明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抗清政权先后建立。1645年,清军挥军南下,至扬州遭到明朝将领史可法的顽强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扬州陷落。5月,清兵攻陷南京,弘光政权覆灭。此后20余年,清兵终于完全平定反抗势力。

20.三藩之乱:清兵入关后,为清朝出力最大的明朝降将有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等。清廷平定南方后,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州、耿仲明之孙耿精忠镇守福建。1673年11月康熙帝下诏削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起。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清廷确立了稳定的皇朝统治。

在这里和大家说声抱歉啊,因为一二部分是分开的,所以想要看第一部分的小伙伴可以去小编的文章里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