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南媳妇自学汉语 喂猪养羊样样拿手

 Hongtop 2017-05-14

在安徽阜阳有这样一位90后越南媳妇,为了和村民沟通方便,她通过书和手机上安装的翻译软件自学汉语;因为不会做饭,她一边打电话向越南的母亲求教,一边在厨房里进行实地操作……在婚后的半年时间里,她还学会了喂猪、养羊、做家务,而且每样做的都很好,成了村里人齐声夸赞的“洋媳妇”。

她叫黎氏艳,是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名90后姑娘。2013年,黎氏艳随着搬迁的服装公司来到中国云南,并认识了在同一个车间里打工的安徽阜阳小伙张刘冰。

“一开始,我们俩全部靠手机上的翻译软件交流。”黎氏艳说,张刘冰帅气、老实、肯吃苦的中国好小伙。因为在她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遇到不认识的中文或其他困难,他就通过手机翻译软件找张刘冰帮忙。

“当时,一起在公司打工的还有几个越南小姐妹,可能是张刘冰感觉我人好,后来,就主动追求我。”黎氏艳说,她把和中国小伙恋爱的消息告诉自己的母亲时,家人都一致反对。“妈妈和家人主要是担心我在外上当受骗,毕竟在我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在中国打工。”

“2014年和张刘冰一起回到村里结婚,当时还惊动了警察。”黎氏艳说,相处半年后,两人准备回到安徽阜阳结婚。但是,他们的这起跨国婚姻很快引起了辖区派出所的关注,主要是担心男方受骗。了解真实情况后,民警还主动帮她办理入境登记和中国结婚证。

黎氏艳说,她第一次来到阜阳的家时,张刘冰的父母很热情的迎接了她。婚后两个人相处和睦,家人对她又非常好,更主要的是阜阳比她家乡繁华多了,黎氏艳决定留在阜阳生活。“刚到阜阳时人生地不熟,因为不会说汉语,和别人交流时主要靠比划和猜测。”黎氏艳说,有听不懂的,张刘冰和家人都会耐心地向她解释说明。

为了学会说汉语,在张刘冰的帮助下,黎氏艳通过书和手机上安装的翻译软件自学。“结婚后才知道,张刘冰还没有我的文化水平高呢。”黎氏艳说,她的文化水平想当于中国的高三,比她老公张刘冰的文平还高。经过一番苦学,半年后,黎氏艳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了。有时,还能说上几句地道的阜阳话。她说,这些地方都是她老公教她的。

婚后,小两口曾外出打工。后来有了孩子,再加上爸爸得了中风,挂念孩子又需要照顾老人,黎氏艳和张刘冰就返回阜阳农村,张刘冰制香挣钱供一家人开销,黎氏艳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还学会了做饭、养羊、喂猪、做家务等,而且做出的活受到了村里人的称赞。

图为5月12日,黎氏艳带着孩子在配猪饲料,准备喂猪。

“这边生活条件和越南老家那边差不多。”黎氏艳说,除了她老家越南那边主要是吃米饭,而阜阳这边是以面食为主外,天气也不一样。图为5月12日,黎氏艳带着孩子在配猪饲料。

图为5月12日,黎氏艳带着孩子在喂猪。

“越南的天气四季如春,阜阳这边有冬天,还有雪。人家说‘嫁鸡随鸡’了,现在已经慢慢地适应了。”黎氏艳说。图为5月12日,黎氏艳在厨房里做饭。

图为5月12日,黎氏艳在厨房里做饭。

图为5月12日,黎氏艳烧出的两碟小菜,看上去不禁让人有了食欲。

2016年,小两口的儿子出生了,现在已经会走路了,小家伙已经奶声奶气地会喊着爸爸妈妈。黎氏艳说,现在孩子还小,等长大一点,会教儿子说越南话。

“我已经爱上这里了,感觉阜阳比胡志明市还要繁华。阜阳人都很热情,这里有爱我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大家对我太好了。将来我要接我的父母来中国养老!”黎氏艳说。图为黎氏艳和老公张刘冰及公婆一家人合影。(摄影:韩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感人的、励志的故事)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