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二胡现代演奏技巧在山歌剧音乐中的应用

 赵东华 2017-05-14

作者:佚名

【导读】作者:钟立恒   【摘要】本文通过对二胡现代演奏技巧在山歌剧音乐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挖掘二胡在山歌剧音乐中的丰富表现潜能,展现二胡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钟立恒

  【摘要】本文通过对二胡现代演奏技巧在山歌剧音乐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挖掘二胡在山歌剧音乐中的丰富表现潜能,展现二胡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二胡;技巧;山歌剧;音乐;应用 
  
  民族乐器中的二胡通过千年的演变、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流传千年的客家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旷野唱的歌,是人们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也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己经发展千年的民族乐器二胡如何与流传千年的客家山歌、特别是在山歌剧音乐中的融合、应用、发展,这是本文需要探讨与总结的焦点。 
  
  近几十年来,我们山歌剧团比较有代表性的山歌剧目有:《挽水西流》、《彩虹》、《二梅看郎》、《相思豆》《漂流的新娘花》、《啼笑冤家》等,受到当地群众欢迎。特别是最近几年,在上级领导、团领导及团内外各专业人士的努力下,更是提炼出了多部大型山歌剧精品,如:《山稔果》、《山寨红灯笼》、《等郎妹》、《山魂》以及《桃花雨》等。《等郎妹》、《山魂》以及《桃花雨》还代表广东省参加近几年全国的调演。其中,《桃花雨》在2009年7月代表广东省唯一优秀节目,晋京参加建国60周年展演和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这些优秀剧目的成功上演不仅提高了梅州市山歌剧团的品位,更给山歌剧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更展现出二胡在山歌剧音乐中的特殊位置和重要作用。 
  
  民族乐器二胡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二胡的音色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二胡已成为一件十分普及和受人喜爱的乐器,也是一种最重要的独奏乐器和大小型合奏乐队中的弦乐声部重要乐器。其演奏手法十分丰富,音色优美动听,左手有揉弦 、泛音、颤音、滑音、拨弦等;右手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颤弓、飞弓、拨奏等。本文将通过对二胡现代演奏技巧在山歌剧音乐中的应用实践研究,从而挖掘二胡在山歌剧音乐中的丰富表现潜能,以展现二胡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用正确的二胡演奏方法去完美山歌剧音乐表现是二胡演奏重要的基础 
  
  人们知道唱歌要讲究发声,自然,演奏乐器、拉二胡也要讲究发音。唱歌的人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拉二胡的人没有正确的演奏(发音)方法,就不可能演唱或演奏出优美动听的、纯净的乐音。 
  
  正确的二胡演奏方法主要包括正确的演奏姿势、持琴方法、按弦方法、持弓方法、运弓技术等等。笔者认为,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演奏方法,只要我们在演奏二胡时所采用的是一种自然、放松、不费力的演奏方法,并能在二胡上演奏出符合科学振动原理的纯正优美的声音,这就是一种科学的、正确的、好的演奏方法。因为自然、放松的演奏是获得优美动听的声音的前提,也就是说自然、放松的演奏是使琴弦与蛇蟒皮有规则地、充分、自如振动的关键。 
  
  二胡演奏山歌剧音乐其主要目的是表现山歌剧中人物情节的音乐情绪,准确的音乐表对剧情体现是至关重要的。演奏者的全部表情和独特个性,主要通过右手的运弓和左手的运指相配合表现出来的。右手决定剧中音乐的力度和速度,决定音质和音色的优劣,左手控制音准和美化剧中音乐的音色、揉弦及驰张力等。若能高度、自由地控制和支配运指、运弓,从而灵活自如地使长短快慢有序、轻重强弱得当,就会奏出音质干净纯正、音色明亮厚实、优美动听、感人肺腑的山歌剧音乐来。使二胡在演奏山歌剧音乐的技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左右手用力存在着奇妙的一致性 
  
  本人在近40年长期的山歌剧音乐演奏实践中,逐步摸索发现左右手的用力存在着奇妙的一致性,即左手的换把与右手的运弓用力的一致性,左手的揉弦与右手的快弓用力的一致性。下面,我淡淡对这两种现象具体的休会。 
  
  1、左手换把和右手运弓的配合 
  
  不论传统把位还是新把位,均是按照把位的划分换把。换把是左手技巧外的一个重要技巧之一,它不但扩大了演奏音域,而且也丰富了山歌剧音乐了表现力。换把时人体的大椎穴和肩部穴位要放松力,来自背阔肌的力量才能流畅地通过大臂传给小臂,同时还要掌握小臂、手腕、虎口的协调一致性的动作要领。换把时,虎口要松动,手腕要灵活,总重心在肘部。手腕要随着小臂的上下而移动,不管向哪个方向移动的换把,小臂总是先行,而后带动手指,也可以说这是换把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在手掌和小臂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调节作用,并达到动作的连贯性。 
  
  右手运弓与抽线纱的动作相似。控弓时利用肩部、大臂的内在力量牵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向外隆起,由弓根拉至中弓时腕部肌肉稍微放松,手腕略成弧形。将至弓尖时,手向外伸,腕部渐渐伸直,到弓尖部位时,手腕稍向内凹(实际上已为推弓做好了准备),大小臂基本全部伸展,略成弧形。推弓时收大臂,由弓尖推至中弓时,腕部肌肉逐渐放松,最后,大臂停止内收,小臂送腕运行,将至弓根时,小臂停止运行而手腕继续运行,送弓至弓根处,手腕外凸略成弧形(实际上已为拉弓做好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