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中药小辑 | 一艾(下)...

 casgb2006 2017-05-15

上期端午小辑介绍了艾与端午的情深和它的两种用法

回顾请戳上期:端午中药小辑 | 一艾(上)

这期来于众蒿之中辨识艾。

《中国植物志》上艾的别名很多,艾蒿(本草纲目)、医草(名医别录)、白蒿等,而我最熟悉的是它的中药俗称“陈艾”。

夏天,总是会有诸多病扰。太热了,中暑;空调太凉,感冒;外热屋冷,冷热冷热,热伤风......这时家里人病了,病初起,外婆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快把这陈艾水喝了”。在我还未了中药时,陈艾就已自然而然入了我的脑。情深多源于长久的陪伴,即用即采,我想这些草药就是用这样悄然的陪伴,换来了人们的深情,对中药的深情。

情深动人,可现实是:在你的面前,你却不一定识得。说白了,就是可能你对象都没找对

艾蒿、青蒿、黄花蒿、茵陈蒿、茼蒿?这些植物里的多胞胎们,到底怎么认?


先从分类学上来看:

就其分类所属推测:青蒿和黄花蒿应该很像,艾与它们差别不大,茵陈蒿可能比较不太一样,茼蒿可能很不一样。

再从植物图片上来看:

艾蒿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端午除可悬于门楣外,也是药浴中不可少的一味。

青蒿

此青蒿,中药“青蒿”之正品其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入药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

黄花蒿

中药“青蒿”之正品,含“青蒿素”。

中药习称“青蒿”,而植物学通称为“黄花蒿”治各种类型疟疾,具速效、低毒的优点,对恶性疟及脑疟尤佳。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

茵陈蒿

半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被绢质柔毛。根与根状茎均系多年生,木质化,冬季虽地上部分枯死,但翌年春季又从根状茎上萌发出新茎,因于陈,因而古人称之为“茵陈”。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入药清湿热,退黄疸。

茼蒿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常作为蔬菜食用。

复杂的植物形态术语比较生涩枯燥,此文未描述。图片是最直观的展示,希望以上的简单介绍有让大家多了解这几种蒿蒿。

编辑:木角丨 校对:萱草

此文章为微信公众号:金石草木(jinshicaomu)原创,特此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