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梗三项】心脏标志物cTnI/Myo/CK-MB三项联用的临床意义

 金丝猴酋长 2017-05-15

心脏标志物cTnI/Myo/CK-MB三项联用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损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各种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炎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心脏标志物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而绝大多数人心肌梗塞的症状是胸痛和胸闷憋气。其诱因一般为,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大手术后或大出血休克等。年龄上,四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中年男性是患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肌酸激酶同工酶MB、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产品越来越多,并逐渐被临床所接受,这三项的组合多被称为“心梗三项”。磁敏免疫分析仪根据临床需求提供了此心梗三项测试卡,可在床旁15min内完成三个项目的检测。其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肌红蛋白(Myo)

存在于心脏骨骼的横纹肌中。当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释放到血液中。肌红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早期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发病1~3h即可出现异常增高。

Myo虽然心肌特异性不高,但心肌梗死后迅速地从坏死的心肌中释放出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Myo阴性特别有助于排除 AMI 的诊断。由于Myo在血中半衰期短,所以又有助于观察 AMI 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有无扩展。Myo还是 AMI 溶栓治疗中评价再灌注与否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肌酸激酶(CK)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和线粒体型(MiMi)。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即CK-MB(creatine kinase-MB)。当心肌损伤时,CK-MB立刻被释放入血液循环,在心肌损伤后3~4h开始升高,48~72小时降至正常范围。

CK-MB属于传统的实验室“心肌酶谱”项目,在20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但是其检测的是酶的活性(单位U/L),酶学检测的特异性较差,容易受到CK-BB、CK-MM等亚基及巨CK的干扰,使结果偏高出现假阳性。近年来,卫生部要求有条件的实验室应检测CK-MB质量,质量的测定避免了其它亚型的干扰,特异性较高。

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中建议,CK-MB应作为心肌肌钙蛋白的替代,当不能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时使用CK-MB。有些CK-MB正常但心肌肌钙蛋白已升高的患者心脏事件的风险较高。所以CK-MB联合cTn检测对临床有更好的指导。

心肌梗死的早期(3-6天),若出现CK-MB水平的再次升高,则提示再发心梗或梗死面积的扩大,而这一时间正好是cTn诊断心梗的“盲区”

心肌肌钙蛋白I (cTnI)

心脏横纹肌收缩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蛋白质。有三个亚基: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肌钙蛋白T、调节肌动蛋白ATP酶活性的肌钙蛋白I和钙结合的肌钙蛋白C。

cTn I 和cTnT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同,不需要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通常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由于cTnI在组成上有着独特的氨基酸序列(N-端比横纹肌多31个氨基酸),骨骼肌、肝、肾等细胞破坏均不影响其结果的判断,因此肌钙蛋白I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心肌肌钙蛋白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或坏死特异性最强和灵敏度较高的生物标志物,是目前诊断AMI最好的确定标志物,在ACS危险分层中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健康人血内不含或含极低量的cTnI,当心肌缺血缺氧,发生变性坏死,细胞膜破损,cTnI弥散进入细胞间质,较早地出现在外周血中。在发病后4~6h 外周血中cTnI出现,12~48小时达到高峰。在严重MI出现后,血浆cTnI保持高水平,cTnI持续4~10天,有很长的诊断窗口期。


心肌损伤标志物三项联用的意义

cTnI、Myo、CK-MB三个心脏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各不相同(见表1),如果单一检测某个指标,对AMI的检测是不够的。使用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Myo/CK-MB)三合一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早期敏感性和晚期特异性:

早期敏感性高:在症状发生6h之内血液浓度能够肯定性增加;

晚期特异性高:在症状发生的6-9h后血液浓度还可能升高。

表1.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特性

特性

Myo

CK-MB

cTnI

升高时间

1~3h

3~4h

4~6h

达峰时间

4~8h

8~24h

12~48h

恢复正常时间

20~36h

48~72h

5~10d

心肌损伤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发生6h以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中,Myo是目前最好的早期标志物。AMI复发检测较敏感指标。主要用于早期AMI 的阴性排除诊断。

广泛用于临床对心肌损伤及不稳定心绞痛的检测,是临床医生诊断AMI最信赖的指标之一,心肌损伤后介入治疗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标志物。

目前诊断心肌损伤、坏死时特异性最强和灵敏性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在ACS的危险分层中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

“心梗三项”是目前临床上比较认可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项目,大量临床文献报道使用三项联合来进行心肌损伤的诊断,对于诊断心肌梗死、评价溶栓治疗的效果、评价再栓塞与栓塞的范围及危险程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疑似ACS患者,应动态联合监测该三项心脏标志物的变化,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了减少频繁抽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其经济负担,可采用WS/T 462-2015中推荐的检测时间(表2)进行检测。

疑为ACS病人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标本采集时间

标志物

入院即刻

2h~4h

6h~9h

12h~24

早期标志物(<6h)

a

确定标志物(<9h)

a

a 可选择使用。

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同时动态监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精确性,有利于早期发现ACS患者、复发或继发心肌梗死患者,有利于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预后的判断。磁敏免疫分析仪配套的cTnI/Myo/CK-MB三联卡,可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提供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计委.WS/T 462-2015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与临床应用.

  2.  Robert H等. 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检验医学实践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杂志. 2009,27(5), 附25-33.

  3.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组.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9): 940-51.

  4. 王雅杰, 周金, 康熙雄. 心肌损伤标志物(心梗三项)实验室联合检测. 中国全科医学, 2009,12(10):25-6.

  5. Jaffe AS.Thir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Biochem, 2013,46(1-2): 1-4.

  6. 朱映. cTnI、Myo、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检验与临床, 2011,49(10):48,50.

  7. 梁章荣, 何明丰, 张英俭等. 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胸痛危险分层的价值。中华全科医学,2010, 8(8):949-950, 9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