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形象深刻、情节传神、诗文绝唱:红楼梦脂批第八回赏析

 thchen0103 2017-05-15

形象深刻、情节传神、诗文绝唱

——红楼梦第八回赏析

文·徐银才

 形象深刻、情节传神、诗文绝唱:红楼梦脂批第八回赏析

   花落人亡两不知

名著《红楼梦》第八回,对整部红楼故事有着提纲挈领的意义。这是大都数认同的观点。的确,《红楼梦》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写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种种社会生活现象,是通过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人的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具体讲是“黛死钗嫁,宝玉出走”这样一条情节贯穿线来展开和表现的。

《红楼梦》第八回是书中这三个主要人物第一次集中活动,是“木石姻缘、金玉良缘”矛盾冲突和力量消长的第一次的表现,是他们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对争取周围支持的不同前景的第一次显露,是他们爱情婚姻悲剧发展走向和结局的第一次暗示。因此,第八回可以说是《红楼梦》的总纲。不过,我在前面讲过:对于全书总纲,说法之多,这里暂且不论。本回主要围绕人物形象、情节场面、名句俗谚、诗词韵文和典故引语来进行赏析。

一、人物形象:寓意深刻、形象诙谐

首先,从第八回中的人物形象来赏析,所谓典型化,我在这里不讲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这三个人。而从第八回中两个特殊的清客谈起,这两个清客的名字起得也颇有寓意、诙谐。例如:詹光这个人物在第八回中初次出现。他是一个贾政门下的清客相公。善绘工细楼台,兴建大观园时,他也参加规划设计。平时只陪贾政下棋聊天,见到宝玉百般奉承,极尽丑态,贾政失势,人也就辞去了。脂砚斋说作者(曹雪芹)给清客们起名多有调侃之意,詹光“盖沾光之意”(甲戎本)也。

又如:单聘仁这个人物,在第八回中也是初次出现。他也是贾政门下的一个清客相公。脂批以此名寓“善于骗人之意”(甲戎本)。为迎元妃归省,他曾随贾蔷下姑苏办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

二、情节场面:细致入微、绝妙传神

第八回中的情节场面写的也十分细致入微、绝妙传神。

从“金玉初识”来看:宝玉至梨香院探望在家养病的宝钗,宝钗因早记挂着宝玉项上的那块通灵宝玉,就要求拿下来细细的鉴赏一番。她把玉托于掌上,“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于是宝玉也细细赏鉴了宝钗的金锁及上面所錾的八个字,“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通灵宝玉正面图和通灵宝玉反面图

     形象深刻、情节传神、诗文绝唱:红楼梦脂批第八回赏析

上述情节场面描写,是“金玉姻缘”的第一次证合。莺儿、宝玉所说上面的话儿是“一对儿”,就正透露了这方面的讯息。而此段文字传神处则在宝钗身上,此时宝钗神情正在所谓“烟飞水逝之间”。“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这写出了宝钗看玉乃是有心;“口内念道”,这是心中沉吟神理;“念了两遍”,这暗点出宝钗心内已意识到玉上的两句话和自己项圈上的是一对儿;“乃回头向莺儿笑道”,并先后两次“嗔他不去倒茶”的神态表情,则把这个因正是了“金玉之缘”而满心喜悦、但又不愿袒露内心情感的贵族少女的性格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出来。难怪脂批在此要特别强调“请诸公掩卷含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甲戌本)。确实,上述描写不仅细致入微又堪称绝妙传神之笔。不堪设想,如果作者在这里写宝钗看过玉后“乃回头递给宝玉”,或是“念了两遍”后由她本人说出和自己项圈上的是“一对儿”,那就是从根本上失却了人物之神,而成了味同嚼蜡之文。

 形象深刻、情节传神、诗文绝唱:红楼梦脂批第八回赏析

再从“黛玉含酸”来看:第八回写宝玉在宝钗处说笑,一语未了,黛玉进来了。黛玉对宝玉独自来宝钗处玩流露出明显的不快,特别是后来薛姨妈请吃酒,宝玉本欲吃冷酒,但经宝钗一劝说,他就马上听从了。可巧此时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说是紫鹃使她送的,黛玉便借机奚落宝玉:“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本来,自从黛玉进府以后,宝黛二人之亲密友爱处自较别的姐妹不同,他俩“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后来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这种悒郁不忿之意当然难对别人发作,因此宝玉便常常成为她发作的对象,而这种发作实际上已成了这个贵族少女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以后小说多次写及宝黛之间的这种情感风波。

宝玉接近宝钗,黛玉心中含酸;宝玉亲近黛玉,宝钗内心也自不满,三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一种非常微妙的状态。只是由于钗、黛的性格脾气不同,各自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三、名句俗谚、颇有特色

红楼梦第八回中的名句俗谚颇有特色。例如,第八回中的“没笼头的马”。有人认为指一个人品行是“心太活、性放荡”。又比喻不受拘束的人。笼头,包络羁绊牲口的用具。《金瓶梅》第76回:“一个汉子的心,如同没笼头的马一般,他要喜欢哪一个,只喜欢那个。”这里薛姨妈用来形容薛蟠。“天天忙不了,哪里肯在家一日”。

四、诗词韵文、戏谑嘲讽

红楼梦第八回中的“嘲顽石幻相”一诗戏谑嘲讽、颇为有趣。

嘲顽石幻相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曹雪芹通过薛宝钗赏鉴贾宝玉的通灵玉的情节,点出通灵玉只不过是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的幻相,接着假托“后人有诗”嘲之。

这首诗写在贾宝玉和薛宝钗交换鉴赏通灵宝玉和金锁之时,点出:贾宝玉,宝玉是假、是幻相,他那些玩脂弄粉的癖好、沾花惹草的习气,只不过是掩盖他本相的外衣。他的真面目是顽石,也就是所谓“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的一种叛逆者的性格。实际上,这首诗也是对“金玉良缘”制造者的嘲弄。

玉既是石的幻相,失去志同道合的“木石前盟”,换来公子红妆的“金玉良缘”,自然免不了要遭到嘲笑。这首诗恰恰写在贾宝玉与薛宝钗交换鉴赏通灵玉和金锁、明示后来的所谓“金玉良缘”之际,决非偶然。正如有学者认为:“诗中不涉宝玉与黛玉的关系,独嘲‘金无彩’、‘玉不光’,作者的爱憎褒贬、用心寓意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更重要一点是,曹雪芹在第八回所咏内容实概括了全书的主要情节之一,即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因此它在全书结构上有重要的预示作用。

五、典故引语、入木三分

红楼梦第八回中的典故也入木三分,尤以“藏愚守拙”为例。藏愚:隐藏短处,不以示人,不显露自己的识见和本领。守拙:拙于应世,安分随时,不去用心与世俗周旋。

这里指的是薛宝钗品格。薛是个冷美人,骨子里是个心高气傲的少女,可是,她外冷内热,是个古道热肠好少女,她待人直诚,口碑极佳。

薛宝钗生活很简朴,闺房中陈设甚简,出身皇商,其有的是银子,实为难得。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薛宝钗藏愚守拙,为人不张扬的本性,这点是时下一些暴富者的镜子。

“藏愚、守拙”两者常用作去谦辞。这里需要纠正的是:程本改“藏愚”为“装愚”,变成了后人都说薛宝钗的“罕言寡语”是装愚,大谬。(本回赏析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