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入门指南”

 昵称40077028 2017-05-15

文,护珠塔主

《红楼梦》“入门指南”解读《红楼梦》,尤其对于初读红楼的红友,一定要把你的感觉梳理清晰,作品思想就渐渐浮现,最后你会恍然大悟。

怎样梳理感觉呢?

那就想孩子判定人物一样,你把红楼梦中人物,划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你支持喜欢的,一个是对立的,也就是你讨厌的、不爽的。记住,一定是从你直觉划分,而不是通过各种介绍了解行成的印象。

同样,《红楼梦》中大量的风花雪月的景物描写,你也通过直觉,把作者褒奖赞美的划在你好感的阵营,把作者贬低不屑的放到另外一个阵营,比如人物,林黛玉与薛宝钗这是铁定矛盾体,那么就把黛玉宝钗作为两个阵营的排头,然后小说中人物全部自己划分。

事物也一样,你观察作者写月是怎样感情,写风是怎样感情,写玉是怎样,写金又如何,感觉与观察一定要仔细。

比如同样是花,梅花与桂花是不是一样感情?同样是木,松与朱是不是一样感情,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是不是一个阵营,等你感悟梅竹与兰菊对立,你可能就越发感觉作者更多东西都划分了。颜色上,绛朱红赤与青黑碧蓝。方位上,东北,北与南。。。。

这些积累以后,你反复琢磨清风明月,什么后四十后二十八的,根本不要读,你会忽然明白作者原来就是明清两块对立行成的故事串联,初读,就找到了方向。

再深读,串联的故事讲了明清什么事,人物设置又与明清历史过度有怎样联系,不知不觉你就进入研读。研读就需要自己查阅各种资料证实自己判断,同时颠覆自己的红楼认知需要寻求可靠证据,坚持下去,每一位人读者,都会成为红楼达人。最终的共识是颠覆了文学理论最经典的一句话: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心中的哈姆雷特。

这是主流红学装逼常套用的句式: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人个心中的《红楼梦》。

其实《红楼梦》完全相反。应该是一万个人读《红楼梦》,心中有且只有一本红楼梦!因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高度凝练与集中,大家最终都是抓住了这个凝练的内核:“骂清吊明,控诉亡国流寇”。

大多数的读者,《红楼梦》书本还没翻过,就满脑《红楼梦》这好那好,红楼女儿更是好上加好,其实如果你也是这样读者,你就不要读红楼了。《红楼梦》不是要写好好好的,即便不承认自己都把红楼看得好好好,可进入文章阅读时,你区分来好与不好两块了吗?

没有这么区分过,怎么能感悟好坏(明清)?“独立思考”一词,之于《红楼梦》阅读,99%的读者或学者,既不独立,也未思考。先入为主的教育灌输,制约了自己“不可标新立异”,所以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读过,再没有回味作者各种设计。

比如小说中讲薛宝钗抽了一个签,“任是无情也动人”,贾宝玉颠来倒去的念,你颠来倒去尝试过这个句子了吗?没有按照作者设计的轨迹阅读,那你只能觉得作者赞美薛宝钗不管怎样都迷人的,不知作者项庄舞剑,意在骂薛宝钗无情。同样,看到麝月掷了19点,宝玉本就是喜欢凑热闹的,却那么面露凝重,神情异常之下还藏起道具。你不思考十九有什么凝重吗?当然你看到的可能是“十点”,那是通行本的说法,那就更好了:通行本是现在共识的篡改本,十九这个游戏出现的 数字篡改意义何在?

少有点历史知识就会恍然大悟作品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爱情故事,从而进入属于自己的阅读。

古人读出《红楼梦》秘密却不能说出口,因为他们生活在铁蹄统治之下,所以他们只能支支吾吾说此书其妙无穷。之所以古人容易读到《红楼梦》秘密是因为他们读书,每句话都反复读几遍才能疏通。新文化运动前,没有标点符号的使用。所以也就没有颠覆他们阅读方式:反反复复读每一句。

今天人也喊《红楼梦》奇妙,基本都是人云亦云,在标点符号断开句子以后,阅读速度是旧时的无数倍。《石头记》创作技巧很突出的就是“一喉二歌”,古人反复对一段话阅读,就会读出奇妙的歧意,从而领略作者双关表达的巧妙。

今人就像跑车上了高速,油门踩到底,码表没有挡针能转好几圈,你路旁的风景能看多细?所以阅读方法与技巧,也是我们阅读《红楼梦》思想必须遵循的规则。

——————————————————二群群主 yuanjun201008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