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你知道妈妈为你付出了多少?

 奚奚妈 2017-05-15

【你还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生命的美好与神奇,没有人能比作为母亲的女性更能了解,在她们的眼中,曾经是自己身体一部分的小肉球浅浅成长,成为与自己一般的独立个体,这段时间是多么漫长又是多么短暂,母亲把生命中的多少付出给孩子,换来的是自己慢慢的老去。


今日推荐图书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作者:  龙应台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 2005-8
页数: 168
定价: 22.00元
ISBN: 9787806767238



|NO.1|简介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的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NO.2|读荐

这本书让我感触非常深刻,因为我已经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这种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纠结两难,无法平衡的境地。


所以我非常理解龙应台女士写下这些话时的心境。

这应该也是每一个新晋升为母亲的女人最困惑的问题。


你未曾婚嫁,或者你还没有过宝宝,可能不会感受到那两种思想碰在一起的选择纠结。


但是对像我一样一旦生养过孩子,经受过两难的母亲来说,这个问题很分明,很现实。


你总有一样要舍得,要平衡。

就像曾经的我,刚怀孩子的时候处于事业成长期,当时要孩子,一定是会阻碍我继续大刀阔斧地前进,在事业上无疑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


过早的妊娠反应,导致身体极度不适,甚至有了早期流产迹象。


医生建议我养胎或者拿掉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英雄般的决定留下孩子,放弃事业。


女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无论她有多么爱自己,当她知道体内有一个宝贝住下的时候,她自然会升腾起天使的翅膀。


这是我第一次离职决心放弃个人,选择准备做好一个母亲。


在小辰辰未满周岁的时候,我一直这样坚守,努力地和这个小人儿相处,看着他把胖嘟嘟的小手放在我的脸上,看着他对着你的眼睛吹气,看着他蹒跚走路回头望你的身影,那时候可以不想个人,只有喜悦。


后来他稍微大一些,我觉得他可以离开我一些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又会复燃个人想要做的事情。


有那么一段时光,理想总会和现实碰撞。


我会因为每日每夜地陪伴他,感觉到自己的个人时间被蒸发了。我没有好好地出去吃过一餐饭,没有和闺蜜痛快淋漓地逛一次街,也没有哪一个晚上可以轻松地放下心来,读一读文字。


忽然又会好想去做一回个人。但是当小人儿翻身将头碰到你的发髻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啊呀,我先做好一个母亲。

这种事情是常有的。


后来,我又回到了职场,认为这样便有了很多个人的时间,也确实比一开始充裕放松许多。


他在幼稚园的时光里,我在外面做我想做的事情。


结果恢复工作以后的那些年里,我明显感觉到陪伴他的时间少之甚少,有一年经常出差,总觉得他有周先生照顾,我大可放心。


但是当我在北京的清晨,吹着冷冽的西北风,听到电话那头他打来电话说:“妈妈,你不在这几天,我又吐又拉,今天去挂水了,我多想妈妈在身边的时候,那一刻我很想立马飞回家去,觉得自己不称职,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又觉得有失母亲的责任。


这是我第二次动了想舍弃个人在事业上的追求,全心全意做母亲的念头。

这是真的,虽然我现在尽管还是在职场上也做打拼。


但当时就是这样强烈的心情。


这种念头在孩子上幼儿园前特别明显,在稍微长大一些会有一段沉寂,在上小学开始又慢慢会复燃。


因为作为女人,你既想做好一个好的母亲,想全心全力地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看着TA从一个比猫咪稍微大一点的小婴儿开始慢慢长大,长高,直到长成大小伙或者可爱的姑娘。


你想亲历想用自己的眼睛记录宝贝们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啼哭,第一次爬行,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咿呀学语,第一次跌倒,第一次清晰地喊爸爸妈妈,第一次背着小书包上幼儿园,第一次念儿歌,第一次数数和画画……


你十分享受这种时光,甚至沉迷,但是也势必会丢失一些属于个人的东西。这是难免的得失。


某一段时间内会需要我们花费大把的时间,耗尽大把的经历,需要你放弃很多比如随心所欲的逛街、外出喝茶、说走就走的旅行等等。


然而你也想做好一个“个人”,想要辽阔的野地,想要清冷的月光,想要自由自在的空间和不顾一切的追求属于个人的理想、喜好、和事业。

龙应台曾经有一次和她先生就为这个事情争吵过。


为什么一个男人忙于事业,就没有人想到要问他:你怎么照顾家庭?


为什么一个女人忙于事业,追求个人,人们就认为她背弃了家庭?


为什么你公务繁忙是成功的表现,我公务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抛弃母职?


她觉得这个世界在歌颂母爱。崇敬女性的同时,拒绝给予女性去发挥她作为个人的潜力与欲望?


但是当她听着小安安对她说要快乐,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就快乐的时候。这一切矛盾点有迎刃而解。她又对个人不在那么执着。


因为她还是爱极了做母亲。


当然她的先生其实是非常支持她做“个人”的,只是做母亲的龙应台更多了一些女性的柔软。


她最后舍弃了一些个人,多了一些母亲。


她曾经作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文章豪情万丈,犀利见血。


然而她的《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就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了作深刻的的思索。

那么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


与我,这两者之间有一个比例,肯定不是55分,而是做母亲的天平稍多一些。


但也不是完全丧失了个人。


我选择了在两者之间见缝插针,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但会在他需我的时候毫无顾念地先做好一个母亲。


戳原文,「静雅书院」学员限时特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