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出版大亨成长极简史

 茂林之家 2017-05-15


有一天

我们穿越到了古代

立志要做一个书商

对前景提要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从一个菜鸡成长为出版业大亨呢


开公司,要从起名字做起


古代的图书出版公司起名字

特别喜欢用“堂”“阁”“斋”这些字

“富春堂”“衍庆堂”“三多斋”“雄飞馆”

所以要是起个有限责任公司啦XX文化啦

别人就会一脸懵逼

你缩你四撒?



富春堂

新刻出像司马相如琴心记

衍庆堂

喻世明言

 

为了对应极简史深入人心的史壳郎文化

我们的图书公司就叫

史堂


区位很重要,选址要谨慎


北京上海是现代出版业的集结地

但是古代就不同了


南宋的出版业发展中心集中在四个地方

杭州为中心的江浙

建阳为代表的福建

成都和眉山为代表的川蜀

吉州为代表的江西

其中江浙最大



到了明代

建阳实现逆袭成为出版业发展中心

究其原因

一是和当地的民众喜欢读书分不开

还有就是天高皇帝远再浪也不好管


建阳出版的书甚至为当地人称为“土产”

忍不住脑补了这样一个画面

“我给你带一个我家乡的特产吧”

“好啊好啊O(∩_∩)O,请问是啥啊?”

“书。”

“(⊙o⊙)哦……”


建阳雕版


所以在哪个地方选址

就看史堂的定位以及目标受众了

如果我们的史堂想要出版学术书

就选择江浙

如果想要出版畅销通俗类的书

福建妥妥的


编辑部:选题很重要,质量要过关


做书的第一步就是选题

我们要深入市场

了解古时候的民众都喜欢看什么

以及同行都出版什么


 

宋代的时候

政府一方面严厉打击门阀制度的残余

一方面大力发展科举重文轻武

经史子集类的学术图书得以大力发展

此外宋代实行租佃制

农业开始大力发展

技术类的书籍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到了元代

戏曲蓬勃发展

这个时候的出版商又有了新的选题

元曲


明清时期又增添了一项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说

书商对于小说的执念真的是丧心病狂

没有好的小说稿子就亲自上阵写小说

出版大拿余象斗是个全才

写书编辑策划出版一条龙服务全包

明代横空出世了一本牛逼的小说《西游记》


明清时候小说《西游记》中的绣像


余象斗一看有钱赚!

那我也写个酱婶儿的

啪地拍一下桌子

题目就叫《北游记》

跟热点谁不会嘛

 

《北游记》正文第一页标注了作者以及出版社


所以好的编辑一定要有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

比如南朝太子萧统兼职当策划编辑

组织底下的文人编撰出版的

《文选》那可是百年畅销大书一版再版


明代双桂堂出版的《昭明文选》

 

必备的职业素养还要与作者相亲相爱

宋代知名图书出版公司陈家书铺的CEO

陈起就是一个翘楚

有许多作者跟他保持了良好的联系

写诗告白那都是常事

 “君有新刊须寄我,我逢佳处必思君。”

“雨槽兀坐忘春去,雷屋清谈至夜分。”

这关系,腻歪的不要不要的

 


与作者打好交道当然不够了

专业过硬的职业素养才是标配

朱熹做编辑的时候

为图书出版体裁做出了两个贡献

一个是发明了史书纲目体

一个是发明了集注体


朱熹对于质量差的书尤其不能忍

他斥责同行编书过于急功近利

这种没有校对完的书你也敢拿出去丢人现眼?

 

作为史堂的创始人我都想好啦

把朱熹前辈的这句话印他个百八十遍的

就贴在编辑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

抚须ing


而平日每见朋友轻出未成之书,使人摹印流传而不之禁者,未尝不病其自任之不重而自期之不远也。

——《晦庵集》



要是有过硬的校对质量

那绝对可以写在文案上大吹特吹

作为核心卖点


宋代荣六郎书籍铺

就在自家出版的《抱朴子内篇》

的版权页上写了一篇序

这本书的校对质量杠杠的

不信你们尽管来查

能找到一处错误算我输


旧日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见寄居临安府中瓦南街东,开印输经史书籍铺。今将京师旧本《抱朴子内篇》校正刊行,的无一字差讹。请四方收书好事君子幸赐藻鉴。绍兴壬申岁六月旦日。

——《抱朴子内篇》


《镜花缘》封面上写着“较对无讹”


编辑要是看作者的稿子有哪点不满意想改

一定要跟作者本人商量对吧

我们可是正经人家(雾)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编辑吕玉绳

就擅自把《牡丹亭》给改了

老汤很生气

毫不客气地把吕玉绳给挂出来了

我写的东西都是要讲究意趣的

你屁也不懂改个毛线

还告诫别的演员

别相信这个人瞎改的

他啥也不懂!

 

为了避免被挂丢人现眼

我们史堂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


《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做的意趣大不同了。

——《与宜伶罗章二》


那么问题来了

编辑怎么招?

从落第的文人里面招

 

明代有一个业内非常牛逼的编辑

邓志谟

他科举不顺

理想虽然破灭了但饭还是要吃的

他就在建阳的余氏书坊当了二十多年的编辑


当然除了自家的编辑外

我们也可以特聘

当时的一些名士啊官员啊来当编辑

明代图书出版巨头余象斗就这么干过

他们家出版的

《新锓朱状元芸窗汇辑百大家评注史记品萃》

就请了各位士大夫来编撰此书

在宣传的时候还将这点写在了文案上


辛卯之秋,不佞斗始辍儒家业,家世书坊,锓笈为事,遂广聘缙绅诸先生……文笈之神业举者,悉付之梓。

——《新锓朱状元芸窗汇辑百大家评注史记品萃》



市场部:诚信为本,经营方善


万事俱备就差出版啦

我们要专业一点

古代出版那叫付梓

 

一本书的字体、纸材都很影响口碑

宋代的书对这一块就很有建树

到了明清之际还被人夸

字体肥瘦有度

纸张坚韧莹洁

可爱滴hin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



藏书者贵宋刻,大都书写肥瘦有则,佳绝者有欧、柳笔法。纸质莹洁,墨色青纯。为可爱耳。


到了明代

书商们更加具备商业头脑

为了节约成本将利益最大化

他们要求印版上的字体线条要平直化

这也就诞生了我们熟悉的“宋体字”


史堂出版的书的字体就可以选择

颜体啊柳体啊宋体啊

 

在印刷方面明清还出现了多色套印

喜欢刻橡皮章子的同学们对套印不陌生吧

 

清·《劝善金科》书页套印


图书上市前夕

我们还要做营销

首选的营销方式就是文案

在图书的封面上写明该书的独特卖点


如果这是插图本

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封面上写

“绣像”“出相”“全相”

尤其是在戏曲书中

绣像那是标配

比如《新刻出相增补搜神记》啦

《绣像玉闺红全传》啦


《绣像西厢时艺》书影


我们还可以在图书的正文开始前

插播自家出版的其他书目

我们家除了这本书还有其他的书哟

客官看完这一本再看看别的呗

现代的图书公司不都喜欢在肋口处这么干嘛


正文开始前的图书广告

 

接下来我们就要找渠道了

古代的城市里面

图书一条街那是肯定有的

还有固定的书市

我们可以选择直销或者代理

 

除了具体的营销方案

我们还需要借鉴前辈们的经营理念

杭州出版巨头陈家书铺就是当时文化企业的标杆

创始人兼CEO陈起有自己的一套经营原则

价格低廉

可以赊账

可以借书


①收价清于卖卜钱。

——《赠陈宗之》

②赊书不问金。

——《秋怀寄陈宗之》


规模做大了拓展业务开分店也不是不可以

宋代一些出版公司甚至还形成了家族企业

比如陈家书铺、尹家书籍铺

陈家书铺的本部在杭州的棚北睦亲坊巷口

另外两家分店分别开在

洪桥子南河西岸和鞔鼓桥南河西岸

我们史堂的分部就叫

史堂1部

史堂2部

 


当然最低限的还是要守法不是

触犯法律分分钟请你喝茶

 

宋代唐氏出版社经理唐仲友

不仅私刻书

而且包庇印假钞的人

朱熹不能忍了

于朝堂官员的身份

包庇罪犯是为祸国殃民

于图书编辑的身份

私刻图书是误人子弟

于是朱熹狠狠地在皇帝面前把唐仲友挂了

一次不够挂了六次

成功把唐仲友撕到退圈


诚信经营从我做起


版权部:盗版抢我钱,纳命来!


正版这个东西

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有盗版盯着他

演技捉急素质不佳

画虎不成反类犬


知名作家苏轼就被盗版得憋屈

给自己的朋友发牢骚

这帮混蛋为了钱啥也能干

我都恨不得亲自把那雕版给毁了

辣鸡盗版

毁我文字

污我清白


某方病市人逐于利,好刊某拙文,欲毁其板,况欲更令人刊耶?……今所示者,不唯有脱误,其间亦有他人文也。

——《答陈传道》


所以为了表明我们史堂对于打击盗版的决心

坚决捍卫作者以及公司利益的立场

我们需要申请官方版权保护印在书中

这个东西叫做“牌记”

相当于现代的版权页

“史堂出品,翻版必究”


①陈衙藏板, 翻刻必究 。

——《唐诗类苑》

②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

——《东都事略》



怎么申请官方版权保护呢

首先通过自己的官方身份

向教育出版总署国子监提出申请

国子监受理之后

就会向有关机构说明

让他们记得约束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书肆

同时还会开具公文作为官方证明

 

当然了

光有说明肯定不够

盗版商们一定会说

不听不听

王八念经


 

所以为了我们史堂出版的书

被盗之后有地方说理

我们需要查阅相关版权纠纷的案例

避免让自己陷入被动

 

古代政府对于盗版这个东西

还是有一定的打击力度的


①刑部言,诸习学刑法人,合用敕令式等,许召官委保,纳纸墨工具,赴部陈状。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②印给,诈冒者论如盗印法。从之。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如果有盗版

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销毁雕版

南宋初年有个叫范浚的作者

他发现有人借他的名义写了一本《和元赋集》

于是跑去跟政府告状

果然官府直接一张公文发到建阳

勒令销毁这些盗版书的印版


大儒朱熹也是一个打击盗版小能手

朱熹的书《论孟精义》还没出版多久呢

就被建阳书商拿去盗版了

于是他成立了一个图书公司同文书院

啥都不印专印自己的书

选址偏偏就选在了盗版猖獗的建阳

自此到清代

朱家的子孙都享有朱熹作品的独家版权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个

异常有才华的畅销书作家

李渔

他专职卖文以谋生

但盗版却严重影响了李渔的收益

为了防止盗版

李渔不仅辛苦奔波在苏杭两地打官司

而且创立了“芥子园”品牌

自印自销


弟之移家秣陵也, 只因拙刻作祟, 翻版者多 。故违安土重迁之戒, 以作移民就食之图 。不意新刻甫出, 吴门贪贾即萌觊觎之心 , 幸弟风闻最早 , 力恳苏松道孙公出示禁止, 始寝其谋 。乃吴门之议纔(才)熄 ,而家报倏至, 谓杭人翻刻已竣, 指日有新书出贸矣 ,弟以他事滞金闾不获亲往问罪 ,只命小婿竭当事,求正厥辜, 虽蒙稍惩贪恶 ,现在追板, 尚未知后局如何 。

——《与赵声伯文学》



但是一己之力终是难以敌过猖獗的盗版书商群

辛苦笔耕却为他人翻梓

这是每一个文人最不愿看到的画面吧

 

所以我们史堂要坚决维护作者的利益

与作者同生死共荣辱


最后

距离您成为古代出版大亨

只剩下穿越的距离了




- End -

本文由史小姐4号编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