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鹿茸图书馆 2017-05-15

半世纪前合肥“回迁房”如今成为保护建筑


来源:中安在线 

“那时,我们当地人就叫这种房子为平房。”随着不断有人迁入和房屋的新建,王保荣所在的生产队出现了越来越多类似的房子,后来索性取名:东瞿村平房组生产队。“一幢房子有5户、每户两间房,最多时有25户。”他曾统计,在三十岗村及目前的大杨镇,全部共有六处券顶民居的聚集地,包括谢岗村、陈龙村、风景村,全部超过100户。

如今,村里也只剩下三四户,都成了危房。“基本被村民自己改造了。”

王保荣1984年搬出了券顶民居,就在距离不到20米远,新盖了房子,父母则一直住到1992年;此后,就成了家中的仓库,“放点农具、家居。”

后期,房屋将根据三十岗乡整体发展规划决定下一步的去留,“无论如何都体现了合肥一个时期的民居建筑形态。”

原标题:券顶民居:外平内拱大有内涵

[责任编辑:张娜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