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江山携手 2017-05-15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状物,自然风光,山,泰山

 

【名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出处】

唐·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注】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说明】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本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全诗紧紧地围绕着“望”字而展开,通过描写作者对泰山的所望所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以一个问句来引出全篇,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亲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在齐鲁的交界之外,仍然能看到泰山高耸入云的峰巅,以距离之远来衬托出泰山的雄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描写的是作者近望泰山所见之景。它神奇娟秀,巍峨高大。着一“钟”字,便把天地万物一下子写得鲜活生动起来。大自然如此有心,竟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使泰山拥有了造化之功,具有了神灵之气。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泰山过于高大,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南北阴阳两面,作者称其为“割昏晓”,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所具有的主宰万物的力量,它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一昏一亮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动态的力量,一定程度体现了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风格。更多有山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细望所见。作者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以至于眼眶竟然有决裂的感觉,衬托出泰山迷人的魅力。末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泰山如此雄伟高大,以至于引起了他的攀登之心。诗寄托深远,体势雄浑,构思巧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