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高歌猛进,全年销售工业机器人9万台,同比增长31%。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有东莞老板感叹,机器人维修维护成本太昂贵,还不如请人工更靠谱,这是为什么呢?

工业机器人维修维护成本过高?

高价一直是机器人的最重要标签之一,从诞生以来,基本相当于大型企业的专用产品,一直到近几年工业机器人成本一路走低,中小企业才开始用上了这个“高大上”的产品。

然而,机器换人之后,有不少老板“惊呼”上当了,原来使用机器人并没有当初想的那么简单,不仅缺人才,维修维护成本也极高,根本“用不起”。

网友@广一一一东说,他们公司买了一台1百多万德国进口封边机。第一,没有这么高技术人才开机,出现一点小问题自己处理不了。叫外面人来维修一次2500元。现在买机器成本没有赚回来,在那睡觉。国产半先进的,一般工人都会操作,维护方便。

网友@大鹏的笑容很阳光也反应,他们公司给几台啤机装了机械手,一台几十万,用不了多久就这坏那坏,请那公司的人来修维费用太贵,修来修去现在全完蛋了,本钱还没赚回来。

网友@xuxu85432518认为,在中国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完全用机器人的德日这些国家早就替代了。现阶段机器人在中国只能辅助人工,让工人轻松一点,效率更高点,这才是正确的。

从网友们的评论来看,不管是因为技术太高不会用,还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中国的“机器换人”之路困难重重,正如网友@请叫我小杰杰哥所说,连日本,德国这两个高科技国家的企业也只做到半工业机器人化,我们国家也不能一口吞下个胖子。先做到半工业机器人化先,高端人才是关键。

使用工业机器人都有哪些成本?

在很多对工业机器人不太了解的人心中,把机器人买回来,放到生产线上,按下按钮就可以用了,实际上远没有这么简单,可以说,要让工业机器人真正用好,其费用远比工业机器人本体更贵。那么,使用工业机器人,都存在哪些成本呢?

  • 部署

工业机器人不是插上电就能用,其实际部署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由于工业机器人只是生产线上的其中一个部分,需要其他自动化产品一起组成整个系统才能顺畅的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工业机器人大概只占整个系统成本的1/3左右。此外,还需要雇佣专业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机器人进行示教编程、测试,而最终结果说白了也就是得到一套固定的动作,如果生产线进行调整,更换产品,这个过程还要再进行一次。以某著名相机公司为例,其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部门里使用600台六轴工业机器人生产墨盒,其中一条由60台机器人组成的生产线,需要4名有经验的工程师12个月的工作才能完成动作设计优化,投入运行。尽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在机器人编程示教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依然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 应用维护

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自动化系统部署完成后,通常都不是一个前台文员就会用的,依然需要一些专业的机器人应用人才对机器人进行应用及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在系统遇到小调整时,这些应用工程师可以自己解决。因此,虽然机器人替换下了不少普工,但是也需要企业增加一些高技能的机器人应用工程,从近两年的行情来看,多地万元难求机器人人才,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 维修

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往往不是企业自己的应用工程师就能解决的,需要更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请他们来维修通常费用都不菲,而且等他们来维修的停机时间,也是企业隐形的成本。

后记

不可否认,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机器换人”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因为它不仅仅是取代工人降低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但是,要想让企业主们愿意用工业机器人,就必须降低维修维护等使用成本,让他们用得起,而不只是感叹工业机器人买得起用不起,其中高端人才是个关键,这需要政府一起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