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天干物燥。近来,多地出现沙尘暴天气,随之而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日渐增多。除了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还有很多人买了家用雾化吸入器。那么,疑问来了,用哪种药物效果最好呢?助教盘点了一下常用的雾化药物,大致分为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4类: 1. 支气管扩张剂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解除支气管痉挛。 常用药物: 1)抗胆碱能药物 临床常用异丙托溴胺,水溶液浓度:0.025%。 适应症:主要用于COPD急性发作以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成人每次2 ml,儿童每次0.4~1 ml,加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也可直接原液吸入,每日2~3次。 作用机理:吸入剂量的10%~30%沉积在肺内,胃肠道黏膜吸收量少,对呼吸道平滑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血药浓度:吸入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1次吸入后作用可维持6~8小时。 不良反应:极小,但也有吸入后引起急性尿潴留的报道。因此,对于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病人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空 2)β2受体激动剂 临床常用沙丁胺醇。其水溶液浓度为0.05%。 适应症: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病人。 用法与用量:常规使用剂量为2 ml药物加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12岁以下儿童的常用剂量为0.5 mL(2.5 mg硫酸沙丁胺醇),施用时用注射用的生理盐水稀释至2.0-2.5 mL,有些儿童可能需要高达5.0 mg的剂量。还没有18个月以下的婴孩吸用本药的临床效用资料,短暂的低氧血症可能发生,因此应考虑给予吸氧治疗。 作用机理:雾化后形成直径2~4 μm 的气溶胶颗粒,经吸入给药10%~20%可达下呼吸道。血药浓度:吸入后5分钟即可起效,15分钟可达高峰,药效可维持4~6小时。 不良反应: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和骨骼肌的β受体也有部分激动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和骨骼肌震颤。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类药物。 空 2. 湿化祛痰剂 1)α-糜蛋白酶 作用: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释易排出。 不良反应:长期雾化吸入会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并偶可致过敏反应。目前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空 2)盐酸氨溴索 其溶液浓度为15 mg/ml。 适应症:呼吸道感染有痰不容易咳出者。 作用机理:可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黏液的分泌;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摆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用法与用量:成人每次2~4 ml,每日2~3次雾化吸入。将10到30毫克药物加入到5毫升生理盐水雾化。 空 3. 糖皮质激素 作用:局部抗炎。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 布地奈得 药物浓度为1 mg/2 ml 适应症:适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哮喘病人。与抗胆碱能药物及(或)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佳。 用法用量:每次使用2 ml,每日2~3次。 作用机理:经气雾给出的药量中约10%沉积在肺部,成人分布容积约300 L,儿童为3.1~4.8 L/kg,显示其具较高的组织亲和力,可发挥强有力的局部抗炎作用,小剂量就能起到治疗作用。 血药浓度:雾化吸入布地奈得起效迅速,10~30分钟即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 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口腔、咽峡部黏膜念珠菌感染。所以在雾化吸入后要彻底漱口,防止感染。 空 4. 抗生素 作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需要遵医嘱,儿童不推荐使用。间歇或短期预防性吸入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上呼吸道革兰阴性菌的菌落形成率。目前,临床上将抗生素的雾化吸入,主要用于治疗重症病人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空 不良反应:由于覆盖在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液体为等渗液,pH值为中性。吸入抗生素的渗透压过高或pH值过低会引起咳嗽,甚至导致气道痉挛。硫酸妥布霉素和头孢他啶的pH值适于吸入给药,吸入的抗生素应溶于生理盐水中,浓度为100 mg/ml。 空 5. 联合用药 为了增强雾化吸入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缩短雾化吸入的时间,临床上会采用联合用药。 抗胆碱能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 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更强,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的特点。临床可以使用上述2种药物各2 ml进行雾化吸入。但将液体混合吸入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相容性,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 ① 一般来说,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可以配伍。 ② 资料表明不推荐将异丙托溴铵与色甘酸钠配伍使用,因为两者混合后可生成类似于油质、非晶体的配合物而出现沉淀。 ③ 妥布霉素不能与布地奈德和色甘酸钠配伍。 空 【注意事项】 1. 虽然有些药物可以稳定配伍,但混合后其空气动力学特性可能改变,温度、配置后的储存时间、混合后雾化杯中液体量的增大都可能影响雾化效果。所以,并不是加药越多越好。 2. 在临床上,过去经常常用一些静脉用药如糖皮质激素、氨茶碱、庆大霉素等作为雾化吸入的药物使用,目前已经逐渐淘汰。原因如下: 1)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的注射剂型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经呼吸道局部雾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不到3~5μ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由于其结构中无亲脂性基团,因而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局部抗炎作用弱。其水溶性较大,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很难产生疗效。 2)茶碱虽然可以扩张支气管,但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故临床上不主张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3)庆大霉素由于其分子中含多个羟基和碱性基团,属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在碱性环境中呈非解离状态,作用效果好。而脓痰的酸性和厌氧环境常影响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故此类药物用于雾化吸入有一定局限性。同时该药有耳毒性,不推荐儿童以及耳朵有疾病的患者用。有动物试验表明,庆大霉素既会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炎性反应,气道内炎症细胞及介质聚集,继发性自由基损害等;又会对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使气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受损。
|
|
来自: 昵称3925654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