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电影千姿百态,音乐流彩其间。它们有的是深谙古典音乐的导演精心的挑拣,有的是电影音乐大师用心的抒写。本报将从本期开始特辟“电影音乐”版,为读者解读电影中的那些声音。 听到一段电影音乐,就会想起这部电影的画面,就像听到一首熟悉的歌,就会想起和这首歌有关的故人和往事。 有些古典音乐作品本是自成一体,诞生之初并不为衬托什么画面,却成为受无数影视青睐的万能配乐。被用作电影配乐的古典音乐作品不计其数,如果任意借用在和音乐风格不相符的场景,可能会成为荒诞离奇的笑话,如某部国产古装剧,文绉绉的对话背后竟浮现肖邦的夜曲,令人哭笑不得。 然而,假如导演深谙古典音乐,挑选出最契合剧情场景的作品,则有可能成为一部影片最经典的声音印记。我将挑选出一系列电影中的经典片段,在一个个瞬间中,回味古典音乐所起到的画龙点睛般的作用。 一.麦兜的彩色音乐瞬间 有一天,看到动画片《麦兜故事》,片头曲响起,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不就是我白天弹了无数遍的《音乐瞬间》吗? 前奏的跳音变成了“麦兜-麦兜”,旋律被填上词,就成了麦兜的自我介绍。也不全是童言无忌,你听,第二段开始就有一句大实话:“这世间有很多事,就是由不得你。” 舒伯特在最穷困潦倒的生命末年,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f小调音乐瞬间》,从略带忧郁的小调开始,最后以宁静的大调结尾。 第二天再练琴时,面前那张胖嘟嘟的舒伯特黑白画像仿佛一夜间变成了彩色。 二.春风亲吻我像蛋蛋蛋蛋挞 《麦兜当当伴我心》讲述的就是一个音乐故事。其中,小朋友合唱团翻唱了《卡农》、《美丽梦中人》、《马刀舞曲》以及莫扎特的许多名曲,最美好的一首当属《春风亲吻我像蛋挞》,改编自舒伯特的《降B大调即兴曲》。谁能想到,在写出这首美好的乐曲后,年仅31岁的舒伯特就去世了呢? 长大后的麦兜说:“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撑着撑着/让硬邦邦的/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不至倒塌不起……” 三.和麦兜一起体验“莫扎特效应” 尽管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并没有真的让麦兜变成天才,然而“莫扎特效应”并非谣传。1993年的一次心理学实验表明,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K.488)可以促进聆听者的记忆和判断能力,据说听了莫扎特之后,小白鼠能顺利走出迷宫、奶牛产奶量也会增加。 当然,麦兜的世界里没有天才、没有英雄,只有普通人的小故事,却总会让很多大人笑中带泪。此时,莫扎特的音乐是最好的慰藉。编剧兼导演谢立文不仅绘出可爱的麦兜,还借这只小猪的视角讲述着香港人的日常,借古典音乐映衬出儿童世界的美好理想。 四.越狱之前,先听一听莫扎特! 你或许还记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暗无天日的监狱中,美妙的咏叹调突然从天而降,囚徒们纷纷抬头望向天空,仿佛望着一道光芒。影片中说:这音乐有着令人心碎的美,如同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主人公安迪对禁闭的惩罚毫不在乎,因为莫扎特的音乐还在他心里。 这段二重唱“微风轻拂”出自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由于将平民戏弄贵族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音乐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莫扎特一生都在为独立的艺术人格而与强权抗争。 莫扎特与安迪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是在重重限制中坚守信仰与希望的人,愿我们也能如此。 五.《走出非洲》单簧管 你的回忆里,是否有惺惺相惜的凝望?黑暗的夜里,孤独触碰着孤独,竟在寂寥的土地和生命中开出花来。尽管最后化成一声叹息,却美到令人不忍呼吸。 凯伦就是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遇见了丹尼斯的凝望。这个忧郁又洒脱的男人,乘着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慢板乐章的旋律,带她冲上云霄。极高与极低音区的绝美与醇厚,不断流转,缠绕着他们无法磨灭的爱。 巧的是,莫扎特也将这部作品献给了他的挚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但纵使敌不过生离死别,我们还有音乐,那样深沉却又云淡风轻。 六.天使安魂曲:莫扎特的“落泪之日” 电影《莫扎特传》曾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音响等多项大奖,必须承认,莫扎特本人的音乐功不可没。 影片末尾,莫扎特下葬的场景最为震撼人心:从寥寥数位亲友目送这位天使的离去,到最终躯体被草草掩埋在乱坟坑里,一首乐曲刚好奏完。 这就是莫扎特《安魂曲》中的“落泪之日”,他仅仅写出此曲的前八小节,随即离开人间,可以说,这是他为自己而写的《安魂曲》。 带给世人无尽美好和希望的莫扎特,少有如此哀伤的曲调,他似乎在用这支旋律祭奠自己短短35年的生命。 文 | 李鹏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