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学习中的怪圈

 黑马_御风 2017-05-15


大数据文摘作品,转载要求见文末

作者:Carlos E. Perez

编译 | saint,一针


牛津大学的机器学习先驱Nando de Freitas刚刚在自己的最新推文中推荐了这篇关于“深度学习怪圈”的文章。本文作者将人类自我认知的怪圈与深度学习的算法怪圈相联系,“自我创造”这一似乎是“人类思想”独有的属性,似乎正在成就一些难以置信的深度学习成果。

最终,我们将自我觉知、自我创造,陷入自我参照的小小奇迹幻影中。这种自我参照的机制,如同描述思想独有的属性。

— Douglas Hofstadter


怪圈是一种循环系统,横贯不同等级的各个层次。通过这种循环,一个人可以追溯他的本源。

无独有偶,被Yann LeCun称为“机器学习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最酷的想法”背后,最根本的实际上正是这种“怪圈”。

循环在机器学习系统中并不典型,按照惯例,这些系统由不同计算层的无环图构成。然而,我们现在开始发现,采用”反馈循环”能衍生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新的自动操作。

这可不是夸张,这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事实。研究者们正在训练“精确的”的智能系统,以期创造出在同领域内能力远超于人类的专业自动化。

我第一次知道深度学习系统中使用反馈回路是有效的,是在“梯形网络”里。梯形网络在很早之前就被采用了,可以追溯到 2015年7月!(查看:https:///abs/1507.02672v2)下图为其结构示意。

图片来源:https:///abs/1511.06430v4 Deconstructing the Ladder Network Architecture

梯形网络是上下穿梭计算层的单循环回路,后边跟了一个终极单向通道。这套系统从回路部分搜集信息,它被采用之后展示了非常不错的收敛数。这在2016年中的一篇论文中有原始研究人员的进一步讨论:

https:///pdf/1606.06724v2.pdf

标记:无监督深度学习感知分组

如果你将好几个梯形网络串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大的网络,它能够将图像中的物件分组。

对抗生成网络(GAN)也有它自己的循环回路,但是在结构中看不出来,而是隐藏在它的训练当中。GAN的训练过程中包含了对合作和对抗网络的训练,这涉及了一个生成网络和一个辨别网络。辨别网络想方设法将生成网络生成的数据进行分级;生成网络则是想方设法寻找欺骗辨别网络的数据,最终生成器和辨别器的鲁棒性都得到了提升。GAN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图灵测试的要求,是当前最好的图片生成模型。

我们基本可以肯定有一种反馈机制,以生成器利用神经网络(辨别器)生成更智能的结果(例如,更真实的图形)这一形式而存在。有很多GANs生成真实图形的案例。无论如何,由于梯形网络,现在有更新的结构在促使GANs改变。

图片来源:https:///abs/1612.04357v1 Stacked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