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中药的作用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7-05-15
中药的基本作用
    作为中药使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除了医疗用途之外,还具有多种多样的非医疗用途,古代本草常常将这些作用混列其中。如《神农本草经》称曾青“能化金铜”,《名医别录》称白青“可消为铜剑,辟五兵”等。对于药学专著来说,这些记载并无实际意义。
    这些物质作为药物使用,又有针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目的,如《神农本草经》称乌头“ 杀禽兽”,目前一些中药书籍称毛莨“杀蛆”或以之作为兽药,则属于后者,实际上也不是中药学研究的范围。
    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可能发生有利的效应,亦可能发生不良的反应,在本草文献中,常将此称为药物的“利”和“害”。同一药物,在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 需要时使用,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其是有利的;而在人体不需要时使用,则往往引起不良反应,其是有害的。《素问·脏气法时论》将前者称为五脏所“欲”, 并将药物有利的作用统称为“补”;又将后者称为五脏所“苦”,并将药物的不利作用统称为“泻”。此即一些医药文献中所说的“五脏苦欲补泻”。原书以举例的 方式告诫人们,任何药物,哪怕是名贵的补虚之品,若不为脏腑所“欲”,就会干扰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或加剧病理改变,因而不可乱用;相反,只要为脏腑所 “欲”,哪怕是偏性强烈甚至有毒性的祛邪药,只要用之得当,都应该果断使用。这对纠正人们喜补恶攻的不正确心理,具有积极意义。
    药物对人体的医疗作用,习惯上叫做“功效”(或功能)。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则为副作用或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内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不适反应,而且比较轻微,对人体危害不大,一旦停药后多易于消除。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的加工炮制、配伍 、用法、辨证是否准确、患者体质及禀赋等多种因素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一种中药有多种 功效,对于某一证候,其中部分功效是与病相宜的,另一部分功效则与病不宜,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引起副作用。如麻黄最 宜于外感风寒,表闭无汗之喘咳。而对肺热壅盛,汗出而作喘者,其温散发汗的功效,则成为与用药目的相违背的副作用。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 损害,或对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坏。这种反应由药物的毒性引起,主要是用量过大或用药过久所致。副作用与毒性反应既有区别,亦有联系,有时难以截然区分。这些 内容,主要见于各药物的使用注意部分,一般又将其称为药物的病证禁忌。
    全面认识中药的作用和特点,合理用药,充分发挥其防病治病优势,尽量避免不利的副作用,严防发生毒性反应,确保用药安全而有效,这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并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着“ 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当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人体后,便会破坏这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导致邪盛正衰,阴阳气血失常,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等病理改变,发生疾病。针对不同的病机,使用相应的中药,或祛除病邪,或扶助正气,或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盛衰,使机体恢复或重建其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中药的基本作用。


中藥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可分为治疗功效和保健功效两大类
  1.中药的治疗功效
    中药的治疗功效,是迄今中药学所论功效内容的主体。由于中药应用经验的积累,主治范围的增多,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的深入发展,中药的治疗功效体 系亦渐趋成熟,形成了一个由纵向的多系统(如清热、补虚、散寒等)和横向的多层次( 如补虚又分化为第二层次的补气、补血、补阳和补阴;补气又再分化为第三层次的补肺气、补脾气等)组成的立体网络结构,成为临床辨证用药的主要依据。
    中药的基本作用是祛邪、扶正和调理脏腑功能。因此,中药的治疗功效主要是针对这些病因而概括出来的。如外因有六淫,则功效就有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 燥与泻火;其他病因有气郁、血瘀、痰凝、食滞、虫积等,则功效便有行气、活血、化痰、消食、驱虫与之相应。这类功效能消除病因,可用以治本。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功效在层次上的不断分化,正是为了使药物作用与证候有机地相联系。如热邪可引起脏腑热证、气分热证、血 分热证、湿热证和热毒证等不同热证,清热系统的功效就有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的分化。所以,中药的对因功效,实质上主要是针对不同证候 的。只有截疟、驱绦虫等少数功效,主要是针对疾病而不是与具体证候相对应的。
    临床的证候,常常是由若干症状表现出来的,在中药的治疗功效中,客观存在一些主要是针对症状的功效,如麻黄的平喘、生姜的止呕、柿蒂的止呃逆等等。这类功效可以直接缓和其相应的主治症状,收到治标的目的。临床应用时将这些功效与该药对因治本的功效(如麻黄的发散风寒、生姜的温中散寒)相联系,或配伍对证之药,可以标本兼治,或急则治标,这与中医学要求治病求本的整体思想并无矛盾。

2.中药的保健功效
    中药的保健功效,包括药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未病”状态下人体的养生作用两个方面。前者,如《本草纲目》所载苍术“除 恶气,弭灾沴”;后者,如《开宝本草》所载何首乌“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这些保健功效,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应用历史远久,是 研制各种保健食品和预防药物的主要依据,目前更加受到世人关注。由于中医药理论和认识方法的特殊性,至今中药学对这方面功效的总结十分薄弱,内容极少而粗 略,有时甚至缺如。这是中药学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人类的生、长、壮、老、已,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药物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相对于精神、饮食及运动等调养来说,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不可盲目夸大药物的保健作用而适得其反。
    必须注意,总结药物功效的基础是对其主治病证的临床疗效。这种疗效应该是单味药所具有的,不能与复方相混淆。功效还应当是直接作用,其与间接效果是有区别的。如黄连因清热,燥湿,解毒而对湿热痢疾有效,止痢是间接效果,不能视为独立的功效,必要时可以称其清热燥湿止痢等。
    一种药物的功效是多样的,也是逐步被认识的。各药下所列的功效内容,只是当时认为较重要或较常用的。其记述往往是不完整的,也是可以根据情况予以补充或减少的。作为教材的中药功效,亦是如此。
    对于功效术语的使用必须准确、规范,才能避免使用时的随意性,这将有利于中药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交流。学习中药学各论中的具体药物时,只有抓住功效这一核 心内容,并用中医药理论为纽带,将其性、味、归经等性能,主治病证或临床应用,病证禁忌等使用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牢固,融汇 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功效是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性能只是对功效性质的进一步概括,主治和应用是与功效相对应的适应病证及常见配伍使用的实 例。因此,功效既是总结性能的基础,又是确定应用的依据,掌握了某药的功效,就抓住了该药的肯綮。
    记忆功效,首先应理解各种功效术语的含义。从构词特点看,功效术语都是动宾结构词组。其动词使用灵活,变化较多,有的功效术语中动词殊异,其作用含义极为 近似,甚至完全相同,如化瘀、消瘀、逐瘀、散瘀、行瘀、破瘀。有时动词不同,其功效含义迥异,如化湿、利湿、燥湿、胜湿等。其次,应注意中药功效存在层次 性,如石膏的清热泻火,包括了清气分热、清肺热与清胃热;牡蛎的收敛固涩,包括了止汗、固精;麦冬养阴,包括了养肺阴、养胃阴、养心阴等。功效的层次分化细致,对该药的认识就越深入,临床选用就越准确。因此,掌握各药的功效不能满足于粗略而笼统的水平。
    从事中药工作,不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各种药物的具体功效,而且还必须从总体上认真学习和研究功效理论的历史和现状,这既是学习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中药学发展的需要。

中药的功效是中药与生俱来的,它作为一个客观的物质,它本身就有一定的医疗作用。但是人们对这些医疗作用的认识是缓慢的。儘管我们本草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早期的本草学没有明确的提出药物的功效这样一个概念,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往往是功效和主治溷杂在一起。
    从《神农本草经》开始,一直到明清的很多本草书,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状况。功效和主治的概念的区别是不清楚的,比如说麻黄,它能够发汗,是一个功效,后面呢,伤寒寒热,那就是主治,那个治症瘕积聚那就是一个主治。有的药裡面比如说有补虚,又有咳逆上气,麻黄也有咳逆上气,那咳逆上气是一个主治。
    清代初年的本草学家汪昴在编《本草备要》的时候,在他序的裡面第一条,就是说最能使人如睡如寐者莫过于读本草,就是这个中药书翻开就使人睡觉,为什么呢?没有可读性。
    首先有了把功效和主治区别开来的第一人应该是明末的贾九如,它做了一本本草叫做《药品化义》,《药品化义》这本书裡面它都有一个栏目叫做力,力下面记载的内容完全是功效,比如说槐花,力这项就是凉血,主治后面比如说才是什么吐鼽,咳嗽有血,它把功效和主治分得很清楚了,但是它没有使用功效这个术语,但是有了把功效和主治明确的区别开来,最成功的、最早的是《药品化义》,然后经过了清代的发展,功效和主治就明确的区别开来。

关于功效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功效的含义呢,功效就是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但是有些问题需要说明。
    第一个,我们现在认识的中药的功效,也就是我们今后要学的这些药物的功效,是在传统的给药途径下认识的功效。传统的给药途径主要是汤剂口服,和一些药物的局部外用。
如果把中药改为其他给药途径,比如说改成注射,它还有没有原来的功效?它和原来的功效是不是一样?比如说芒硝能泻下,芒硝经过静脉注射能不能泻下?不能泻下。所以我们现在中药有了新的剂型,这种新的剂型在古代是没有的,它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功效。比如说我们发现了枳实能够升高血压,能够治疗休克;天花粉能够用于孕中期,孕妇的中期引产。但是这些功效必须用注射的途径给药,口服是没有这样的功效的。这是我们研究中药,尤其是现在剂型发展以后必须注意的第一点。
    要注意的第二点呢,中药的功效是直接的治疗作用或者保健作用,不能把间接的作为独立的功效。我们现在在很多中医药文献当中把一些间接的作用列为功效,这个在清代一个本草学家叫做黄宫绣,他在《本草求真》裡面就提出了批评,就是药物的功效有的人“隔二隔三,以为附会”,把隔二隔三的间接效果附会的作为一种功效
    比如说比较典型的,厚朴这味药,一般的教科书上行气、燥湿、去积、平喘。去积就不是一个直接作用,它就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功效,它不是直接的治疗作用。

第二,这个功效是单味药的作用,不是複方的。複方的作用和单味药经常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我们现在的很多中药,把複方的作用等同于单味药的功效。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很多中药书上,讲桂枝能够发汗解肌,这个解肌不是桂枝单味药的功效。到我们讲桂枝的时候还要讲,问题很多,因为解肌本身就是一个随意性很大的一个术语。从张仲景开始一直到陶节庵,或者以后明清一些温病学家,它们的解肌每个人的内涵不一样。张仲景有桂枝汤的解肌,陶弘景有麻黄疗伤寒为解肌第一要药。陶弘景的解肌就是发汗,张元素有张元素的解肌,李时珍有李时珍的解肌,陶节庵有陶节庵的解肌。有的人把石膏也称为解肌,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这个在中药的文献裡面解肌是一个随意性很大的。但是对于桂枝来说这个解肌是複方的作用,而不是单味药的。因为在《伤寒论》当中有这样一条经文:“桂枝本为解肌(就是说桂枝汤有解肌的作用),其人恶寒发热而无汗者不可与之也”,他讲的是桂枝汤,如果说对于恶寒发热而无汗的不适合用,那么张仲景的解肌是指的桂枝汤的複方的作用,而不是桂枝单味药的作用,这个解肌就相当于调和营卫,在张仲景的《伤寒论》裡面。所以我们教材上桂枝裡面写个发汗解肌,是溷淆了複方和单味药的功效。
    有的书上说柴胡和解退热,和解是小柴胡汤的功效单味柴胡并不能和解,这是比较典型的一些例子。澹豆豉的除烦,解表药,澹豆豉的除烦,什么鹤虱的能够去絛虫,象这些全都是複方的作用。我们讲到具体的药的时候,我们能够举出很多例子,把複方的功效溷同于单味药,其实不是单味药的功效,这个是存在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所以在功效的含意下面除了记住那一句话以外,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