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曲艺界连失两位名家 图...

 板桥胡同37号 2017-05-16

每日新报报道 近日,两位老先生的离世让曲艺爱好者心碎不已——12日下午,相声名家张奎清先生在天津去世,享年85岁,张奎清不但艺术精湛,还为人忠厚,是相声界公认的“好人”;翌日,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小映霞先生也在天津去世,享年90岁。小映霞生前是天津刘(宝全)派京韵大鼓演员中辈分最高、资格最老的表演艺术家。

张奎清

耄耋之年坚持演出

上世纪50年代末,本来在棉纺四厂工作的张奎清拜师赵佩茹学习相声,后进入红桥区曲艺团工作,一直活跃在相声舞台上。他的代表作有《黄鹤楼》《下江南》《白事会》《俏皮话》等等。茶馆相声复兴后,张奎清先后与郭文忠、马洪信、宫兰鑫等人合作,在天津的各大相声茶馆演出近20年,80岁的时候仍然排演新节目,每天坚持演出,老先生对相声有着一份挚爱。

张奎清的师弟刘国器回忆道:“师哥是个好人,有时候别人做了对不起他的事,跟他道歉,他总是说根本没放在心上。而到了自己对不起别人的时候,他就特别内疚,想尽各种办法来弥补过失。我们有时候一起聊天、排节目,到了饭店他一定要结账,怎么抢都抢不过他,后来我们只能提前把钱交给柜台。”青年相声演员张尧告诉记者:“张先生给我在后台找人缘。1997年,我在曲艺团后台听活学习,张先生经常让我去给演员打水、摆道具、拿东西。后来张先生告诉我,这样你在后台能落个好人缘,大家能喜欢你,你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现在想来,张先生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真的是用心良苦。”

小映霞

绝唱留在天津

小映霞先生本名张秀颖,10岁学艺,13岁便登台演出,曾先后师从王文川、胡宝钧,后又正式拜师程树棠,上世纪40年代就红极一时。为了更高的艺术追求,她还曾广为学习少白派京韵大鼓曲目,如《罗成叫关》《击鼓骂曹》《汜水关》等。小映霞长期在演出中担任“攒底”,还与小彩舞、小岚云并称为京韵大鼓界“三小”。上世纪50年代初,由小映霞担纲主演的曲艺剧《新事新办》轰动津门,并且作为天津曲艺剧的主演参加了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0年5月29日的天津中国大戏院,在“纪念鼓王刘宝全先生诞辰140周年”京韵大鼓专场中,阔别舞台20余载的小映霞以83岁高龄再次登台演唱,一曲《闹江州》中的唱段功力不减当年,现场观众无不喝彩,这也成为先生的绝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