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这样一个社区集群,让你身处健康主题公园、高端医院、购物商场、医疗科研院校、养生餐厅的怀抱之中,难得一见的医疗专家可以上门服务,自闭症的孩子可以独自安全活动,卧床老人尽享天伦又能享受专业护理……这想必是许多人特别是患病人群梦寐以求的居住地。 记者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健康中国战略,共建天津国际医疗城”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这种理想居住地有望于5年后在天津高新区变为现实。此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美国贝勒医学院校长保罗·克洛特曼、天津高新区工委书记倪祥玉、天津市远程医疗协会会长冯雪等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同时国内众多知名投资及保险机构也积极参与,共同论证天津国际医疗城项目的落地实施方案。 天津国际医疗城规划占地2000亩,投资规模达200亿元,以1到2家综合医院及15家专科医院为基础,以各类诊所为补充,以科研院所为支撑,汇集全球顶尖医疗资源,集综合医疗、教学研究、康复管理、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和医疗衍生商业服务为一体,整合京津冀多元产业资本,共同建设一套完善的区域性协同型医疗健康产业体系。 项目由美国贝勒医学院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同时借鉴全世界最大的以医学教育和医学服务为中心的城市综合体——德州医学中心的成熟经验,共同构建国际化、智能化的医疗科技创新健康产业新城,以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为京津冀地区民众提供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京津冀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与共享、推动医疗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医疗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服务健康政策融入全局、贯穿全程,助力健康福祉惠及京津冀地区。 “天津国际医疗城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整合推进京津冀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深化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津国际医疗城将致力于引进国际优质医疗资源,为京津冀地区人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天津市远程医疗协会会长冯雪表示。 记者了解到,为了使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更加合理化,早在2014年,高新区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远程医疗协会“天津市远程医疗协会”,并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国际远程医疗峰会,对于推广宣传远程医疗知识、建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高新区还设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大健康项目;设立远程医疗孵化器,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本土市场结合起来等。超前的布局规划、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产业政策,犹如磁石一般,吸引了一批健康产业项目落户高新区。由华海高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磁共振医疗车在高新区研制成功;天津弘羊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独创的“互联网”+畜牧养殖,已经为全国10省的近千家养殖场提供服务;云康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致力于建设基层标准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就近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大健康产业正在成为天津高新区的“特色名片”。
|
|